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前的国际关系研究 ,还没有解决好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相结合的问题。已有的理论范式固然具有解释现实的能力 ,但都具有局限性。由于国际体系与行为体的对外政策行为都具有多元的属性 ,因此国际关系理论应该超越范式之争 ,吸取各家之长 ,运用多元的视角与观点 ,发展一种综合的理论模型。这种情况既是现实分析的需要 ,也是理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包含两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关联创新的有无,第二层次涉及创新的大小。第一层次的创新包括经验驱动性理论创新、理论整合性理论创新以及提出新概念或描述新事件/现象三种类型。第二层次的创新包括范式内创新和范式间创新两种类型。对于范式内创新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的自变量数量越多,外延就越小,相应地贡献也越小;在理论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前提下,理论的边际贡献就取决于该变量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范式间创新有两个亚型,其中第一个亚型是理论的结果变量相同(似)但基本假定不同,这样的理论可以时序优先性和理论内涵的大小作为评价标准;第二个亚型的特点是结果变量和基本假定均不同,这样的理论原则上不可比。作为一个变通,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结果变量的“重要性”来推断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其主要指标是“基础性”。评估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参照系是专业文献,而非个体的直觉或见解。“众所周知”体现了评价主体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文本较大的潜在理论贡献,但它本身并不是理论评价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兴援助国积极开展对外援助,引发了全球发展援助领域的一场革命。学界对新兴援助国与传统援助国外援的差异做了大量总结和分析。然而事实上,外援政策与实践上的差异不仅存在于新兴援助国与传统援助国之间,而且传统援助国外援之间的差异也长期并广泛存在着。对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并没有回答什么是新兴外援与传统外援的本质不同以及什么是所谓的"新型"外援。作者从援助关系中的核心概念、前提假设、基本原则和起始关系四个方面定义了"垂直范式"和"水平范式"两种截然不同的"理想类型",并认为传统援助国代表了"垂直范式",而南方援助国则体现了新型的"水平范式"。作者运用多层模型对跨区间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传统援助国和南方援助国在外援分配动因上体现了明显的范式差异,而新兴援助国中的阿拉伯援助国和类DAC援助国则居于两种范式之间。作者的研究发现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传统援助国针对南方援助国持有警惕和怀疑态度以及为什么进行发展援助三边协作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4.
从库恩的范式转换看经济学理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最早提出来的,其中"范式转换"理论作为一种方法论,被其他学科领域借鉴用来理清本领域的发展、变迁路径以及把握其领域的未来走向。科学的发展,首先体现在范式的转换上。范式是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和成熟标志。经济理论的发展,也突出体现在范式的转换上,而利用库恩的范式转换理论来研究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际关系研究的三理论大理论范式具有无政府状态假设、科学理性范式、见物不见人等三大明显的缺陷,适合西方但未必适合解释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际关系问题。从中国历史上存在过的华夏体系来看,用这三大范式进行理论解释有很大的缺陷。比如,华夏体系也是一个无政府结构,但这是一个有权威的、等级特别明显的结构;与用安全解释大国崛起的西方观点不同,华夏体系中出现的霸权国家似乎并没有明显的安全问题存在;西方的均势理论似乎特别不适合华夏体系中秦国战胜六国联盟的历史。华夏体系各国的人员、商品、思想的流动和开放程度都很高,也通过频繁的盟会产生了一些共有的国际规范和规则,但这种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赖与合作又是十分有限的、不可靠的,齐国霸权、晋国霸权、魏国霸权之后,这种合作都没能持续下去。华夏体系中的那些华夏国家也的确有一个身份问题。但身份的认同不如建构主义所说的有那样大的作用。所以,应把这三大范式从普遍性的理论研究范式还原成西方特色的理论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宋伟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8):143-162+168
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需要澄清与反思。首先,关于现实主义的范式,现实主义者认为国家可能追求安全、权力和经济发展等利益,但并非总是认为安全优先或者权力优先。当国家安全不面临紧迫威胁时,国家可以追求其他目标;而且对许多国家来说,它们也无法把追求权力作为主要目标。尽管部分现实主义者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但在大多数现实主义者看来,人性不一定是恶的,因为人性本质上是无法测量的。国际关系也未必是冲突的,现实主义理论也不仅仅是用来解释国际冲突的理论。某些要素在一些形态下会带来冲突,在另外一些形态下会促进合作。虽然现实主义认为实力结构比制度、道德和认同等因素更重要,但并非认为这些因素不重要。其次,现实主义理论的核心即结构现实主义是一种国际关系理论,其主要解释对象是国际体系的稳定性而不是国家行为。它可以很好地解释冷战的结束并部分解释苏联的解体。国际结构的量变在不断发生,但质变相对困难,而国际结构的量变和质变都能对国家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核武器的出现增强了两极结构的稳定性,但其重要性并未超过结构。最后,现实主义理论兼具解释性与规范性,也不排斥合乎道德的外交政策。只有建立在了解现实的基础上,才能...  相似文献   

7.
市场营销观念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迁而演进.尽管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营销观念是企业营销观念最深刻的一次根本性变革,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而逐渐受到批判,如今涌现出许多新的观点,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竞争中心论",而"竞争中心论"却又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文章在对上述两种代表性观点批评与吸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营销哲学--"三角博弈论",认为正确的营销哲学应该是"企业-消费者"范式与"企业-其他企业"范式的综合.  相似文献   

8.
"气本论"一词在1975年被正式提出,它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研究范式。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气本论"、"理本论"和"心本论"的道学三分范式。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唯物主义"气本论"话语的兴盛期,学界制造着唯物主义"气本论"和唯心主义"理本论"、"心本论"的斗争。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两军对战"的消淡,唯物主义"气本论"话语也开始消淡,越来越多的学人在形式上不再使用唯物主义的话语范式来讨论"气本论",但是,在内容上"批判的论述"依然存在,"气本论"研究范式的本质并未改变。不少学者延续着唯物主义"气本论"的话语模式。在"气本论"研究范式发展的同时,各种质疑同样伴随。21世纪唯物主义"气本论"研究范式的被矫正,得力于西学话语的澄清和中学问题的挖掘。  相似文献   

9.
国际研究的批判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而且国际关系的主要理论流派如自由理想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方法上具有科学实证主义的理论在其出现之初都是以批判形式出现的。自由理想主义最初是以反对帝国主义及其理论的面目出现的,现实主义最初是以反对绥靖法西斯的和平主义思潮登场的,实证主义最初是同反对冷战与越战联系在一起的。它们与当代的国际关系批判理论共同构成了国际研究的批判传统。作者通过回顾国际研究的理论史,认为这种批判传统立足于变化的具体现实,质疑流行的实践及其背后的理论,反对战争、强权、剥削、专制和排斥,提倡和平、发展、民主、解放与包容,并且提出了一些非暴力的、可行的替代方案。今天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倡导"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要求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这在许多方面与这种批判传统是相通的。中国学者可以从批判传统吸取许多理论营养,以充实和丰富中国的国际研究,证明中国对外关系实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0.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范式转移展开的,在其理论早期,国家主义范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主义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得到了复兴,从而对传统的国家主义范式理论构成了冲击。这种冲击促使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家适时调整研究思路,从而使以世界主义范式为导向的全球化理论和全球治理理论在国际关系理论中确立了一席之地。但是,世界主义范式又受到传统国家范式理论的批评,其本身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雷蒙德·威廉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本范式和问题域,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们批判第二国际经济决定论和庸俗唯物主义的这一"未竞的事业",打破传统的二元对立方法论,在历史和逻辑的视阈下考察并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建构了文化唯物主义的理论和范式,从"大众文化"、"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革命"三个方面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新的内涵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哲学解释学的出现及其在法学领域的应用,人们一般在两种意义上使用法律解释这一概念,即方法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和本体论意义上的法律解释。随着近年来本体论转向后的解释学理论和语言哲学大规模地进入传统的法律解释理论,法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和话语被深刻地改变了。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中央机构之外的地方部门拥有和发展全球联系网络,已成为各主要国家对外关系展开中的突出现象。源于西方学术界的多层治理理论、功能主义理论(包括新功能主义理论)和政治社会学理论都为地方部门参与对外关系提供了一般理论解释,但这三种理论存在各自的问题以及共性的缺陷,并不能完全适用于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在批判上述三种理论解释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地方部门作为"有限参与行为体"参与对外关系发展的一般解释,对该类行为体的行动前提、参与原则、目标达致进行分析。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发展中的"有限参与行为体",关键是符合授权有限原则,强调国家对地方部门在对外关系发展方面由上而下、能够收放自如的权力授予。这一研究致力于把握对外关系中的国家行为主体现实,从中央对地方授权有限原则到合作最大化目标,地方部门以对外关系"有限参与行为体"的身份参与其中,既保证对外关系原则性,也预留了地方参与对外关系的央地、内外、地地合作最大化空间。  相似文献   

14.
罗西瑙的混沌范式试图解释后冷战时代国际体系的变迁。它借鉴了复杂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来理解国际体系,从国际体系的三个参量变化来解释国际体系形成两枝分形结构和呈现混沌状态的原因。混沌范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观,要依靠治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发挥治理的功效。这一理论范式结合了主流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不忽视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念因素,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因而,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后冷战时期的世界政治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混沌世界的治理——罗西瑙混沌范式、全球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西瑙的混沌范式试图解释后冷战时代国际体系的变迁。它借鉴了复杂性科学中的混沌理论来理解国际体系,从国际体系的三个参量变化来解释国际体系形成两枝分形结构和呈现混沌状态的原因。混沌范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理观,要依靠治理系统的自组织能力发挥治理的功效。这一理论范式结合了主流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不忽视建构主义理论的观念因素,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因而,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后冷战时期的世界政治具有更大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芬伯格作为当代著名的技术批判理论家,传承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优良的批判性传统,在总结和分析了法兰克福学派及其前辈们的技术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其独具特色的"技术批判理论",而其中的技术民主观则是他整个技术批判理论的核心和归宿。芬伯格的技术民主思想批判了传统狭隘的政治民主理论以及马尔库塞对极权的"单向度"工业社会的悲观主义。通过对其技术民主思想理论来源及创立背景的探究可以对其整个技术批判理论有更好的把握和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以《国际组织》与《国际研究季刊》两家代表性学刊在1997~2006年期间刊发的论文为考察文本,作者将这些文本纳入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三个理论范式之中,以其为线索剖析了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进展,分别表现为: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出现了改进并得到了一定发展,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领域和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也得到了丰富和延展。作者通过分析认为,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进展的特点表现为:不同知识传统出现彼此深化与融合、国际关系分析层次重新回落、理性选择方法仍然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主义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发展得最完善的一种范式,也是迄今为止对国际关系影响最大的一种范式。唐小松博士从理论演变及其内核的角度对现实主义范式做了非常全面、精练、准确的概述,是目前国内理论界对该范式最到位的阐释之一。作者还从现实主义范式自身内部的批判入手,对  相似文献   

19.
由于学科特点使然 ,国际关系理论长期以来有意无意地被视为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 ,而作为近代国际关系理论发源地的欧洲则往往成了“被遗忘的角落”。然而事实上 ,欧洲大陆学派的国际关系理论有自己的理论传统和发展轨迹 ,其文化背景、主流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成长都与美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不尽相同 ,尤其是它从社会学角度对国际关系的研究 ,为“9·11”事件后的国际关系理论带来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范式。而欧洲大陆国际关系理论教学与研究的缺陷以及语言方面的障碍 ,则要求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去关注这一学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现有渠道理论"二阶段三范式"(效率范式、权力范式和关系范式)的基础上,引入"知识流"等新的渠道流概念,并结合渠道演进的4C框架,认为渠道成员间的"关系"正转变为"基于知识的关系",进而提出了一个新的渠道理论范式——渠道学习范式。渠道学习范式的提出不仅能够拓展渠道理论研究的视野,而且对实践中企业管理渠道成员间关系也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