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益分配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核心,关系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建立的成败。在探讨国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分配模式的基础上,分别从社会、区域公平的角度和城镇化、工业化效率角度分析流转增值收益分配。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统筹协调集体经济组织与集体成员之间、规划限制下土地权利人之间、城乡居民之间、发达地区与基本农田保护区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出以市场的方式形成流转收益,以税收方式进行收益调节,再通过农业补贴实现利益均衡,以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我国社会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受我国现有相关体制的影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所有主体权益得不到应有体现。为了促进土地利用的效率以及土地利用中收益分配的公平,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交易行为等进行效率分析,并基于公平和效率的原则提出今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体制改进之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府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参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难点所在。本文基于对当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体系的剖析,发现政府以土地调节金机制作为主要的收益分配模式存在法律定性模糊、法理逻辑不畅、法律体系混乱、多层级法规内容冲突等诸多法律问题,导致增值收益分配环节的法律依据不充分,实践操作冲突频繁。据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建立一种独立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税,既能够使得法理逻辑严谨,又能够解决当前困境,较大程度地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在国家、集体、个人三者间合理分配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4.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及分配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需求和规模日益增大,但因相关法规政策及经济利益等原因还存在诸多问题,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合理分配即是其中之一.本文在总结评述学界既往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明晰了当前存在的主要争议和问题,提出应明确流转收益分配主体、构建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技术理论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以期为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土地问题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说到底还是农民利益的问题.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明确提出来的,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的思路后,各界亟待看到该政策落地的进展.现行土地制度存在权利二元、市场进入不平等、价格扭曲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等弊端.我国工业发展迅速,农业也需要发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将会带来一系列的好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城乡建设统一市场有效的运行好处就是打破目前一头沉的现状,过去是胆量的要素向城市流动,包括土地用途从农用到非农地的巨大增值收益也基本流向城市,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让增值部分留住农村,实现城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入法学利益衡量论,建立包括个体利益、阶层利益、制度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析框架,厘清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复杂利益关系。当前集体建设用地权能缺失导致流转不畅,土地资产功能难以显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入市改革涉及农民、集体、多级政府、不同开发商、使用者等诸多利益主体、阶层,以及多部法律法规,可能引发对社会利益格局的多重影响和激烈博弈。改革应以促进土地权益公平和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土地流转收益优先用于增进农民利益,规范集体提留,限制乡镇政府参与利益分配;通过调整财权、事权兼顾县级政府利益,由市场调节开发商和使用者收益;重构法律以调整现行制度利益,保障土地规范流转;采取措施降低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可能造成的农村两极分化、资源环境代价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新闻月览     
正1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引导和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田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府失灵与制度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严格限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自发、隐性流转早已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集体土地制度与政府管理的缺陷。为了建立一个开放、竞争、公平、有序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政府应出台法律规定规范土地转让的范围、形式、程序、管理,并有效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及其土地流转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政策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在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前提下,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财政部、田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关于夫妻之间房屋土地权属变更有关契税政策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概念,分析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列举了当前存在的四类十种流转模式,分析了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流转收益分配及监管制度不完善、流转程序和机制不健全、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和盲区等问题。反思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运用博弈理论分析方法对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进行理论解释可知:在征地博弈中的最优选择是地方政府征地,农村集体组织阻挠;在进入市场博弈中的最优选择是农村集体组织进入隐形土地市场,地方政府默认。但以上均衡结果受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预期收益、中央政府政治压力、社会舆论压力、补偿成本、阻挠成本、惩罚成本、监督成本、交易成本等的影响。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市场亟待构建,制度创新应围绕利益分配合理化进行,制度设计应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近年来,理论界和实践部门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理论层面,主要从产权、收益分配、法律政策等角度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可行性、模式和制度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实践层面,国土资源部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先后在安徽芜湖、广东顺德等地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相似文献   

13.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对发展农村经济、解决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和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引入鹰鸽博弈方法分析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过程中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博弈策略,探究地方政府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和收益情况,并引入实力对比参数对原模型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实际情况。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只与流转收益和冲突成本有关,与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对比及流转过程中双方信息量大小无关。应采取多种措施健全流转入市法律法规、明确集体建设用地权属、完善流转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流转交易市场平台、改进流转过程中政府职能,促进流转规范高效的开展推进,保障参与主体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财产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高集体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本质上表现为土地权属转移和土地利用布局的空间置换。它是在遵循土地利用规划的前提下,在合理界定土地产权的基础上,捍卫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既得利益(土地开发权),以优化和增值土地资产为目的,通过土地用途转变、土地布局和结构的调整、土地产权的重新分配等方式对处于不同区位的土地进行交换,进而实现土地效益和效用的最大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陆丰 《上海房地》2010,(11):36-37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即允许农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经营,是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实现权益的过程,是建立在集体成员的共同意愿以及流转收益分配平等性基础之上的,即流转非行政强制和流转成果由成员共享。  相似文献   

16.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和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是在农村农业经营用地流转基础上的又一次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在土地要素跨城乡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将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内部矛盾从更深的层次上展现出来。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利益主体之间(农户、集体和管理者)的博弈将推进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实践中,要以股份合作制产权变革为契机,结合中国区域差异化特征走农村建设用地产权多元化制度变迁模式。  相似文献   

17.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客体应当在传统意义的乡镇企业建设用地上拓展为用于工商业生产和经营的农村非农产业用地,而不包括宅基地和公共设施以及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统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所有权的行使主体为村农民集体,其集体成员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收益享受收益分配请求权。通过立法缩小政府征收范围,严格征地公共利益的认定,切实保护农民产权。  相似文献   

18.
禁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既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也是歧视性的二元土地管理体制的遗痕。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符合我国《宪法》的精神。禁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会带来土地产权关系混乱、隐形流转难以避免、建设用地失控、流转收益流失等问题。虽然一些地方率先突破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禁区,但其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流转范围...  相似文献   

19.
《中外管理》2014,(2):22-22
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1份中央一号文件1月19日发布。首次提出:赋予农民对承包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加快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一号文件最抢眼的就是进一步明确了农民在土地上的财产权利。在明确权利的基础上,既启动了农业市场化改革大幕,为农业改革注入了持久的活力,又为农村建设用地规范入市打开了通路。这对房地产市场将产生深远影响,长远来看,会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一级开发的垄断。大幕已启,农业改革的长征已经上路。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导刊》2005,(22):54-54
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资料统计,2003年以前,经济发达的珠三角“隐性交易”逾半,由于缺乏相关法律及办法.隐性的集体建设用地自发性流转带来许多问题一如随意私下转用、占用农用地进行出让、转让、出租用于非农建设.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缺乏调节和管理,导致资产性收益分配不公土地流转缺少登记管理,积累了许多土地纠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抵押和自由处置受到限制,影响了企业的投资经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