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必须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制度;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及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思路,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现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动力和保障.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之路,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和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时明确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对统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方针和新要求,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的根本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实施策略,指出了农村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洋 《适用技术市场》2010,(6):11-12,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谐社会,必须抓住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通过对常德市发展文体生态园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农村地区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让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振兴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农村物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村逆向物流又是农村物流发展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现代农村逆向物流,改善农村物流发展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河南省新农村逆向物流1.新农村逆向物流的概述新农村逆向物流是指在新农村区域内对由农村居民产生的农作物秸秆,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城乡经济增速进入快车道。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仅是当前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更是相应国家农村政策,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着力提升农民收入的迫切课题。本文将从国外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经验入手,并重点针对缩小城乡差距上开展对策探索,强化农村市场的规范与发展,完善新农村制度建设,加快城乡关键节点建设,提升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社会形态处于快速转型期,农村家庭、集体和个人储蓄养老功能减弱,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化养老体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向未来的城乡发展格局,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要考虑统筹城乡资源分配、财政分配、社会就业和各项政策发展,建立统一的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手段。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我国当前的农村信息化的现状做了总体分析,阐述了农村信息服务存在信息服务的实施成本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弱、信息服务长效运营机制缺位等关键性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侯芳 《商》2012,(16):137-137
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前提,是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以及构建和谐农村的内在要求。财税政策作为保障、协调和引导城乡统筹发展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进程中应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情况分析,就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砚岗 《中国市场》2013,(28):95-9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笔者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入手,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该县近几年来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特别是加强新农村法制建设和反腐倡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国家,40%以上的总人口是农业人口,位居世界首位。城乡统筹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点城乡发展战略,其发展重点是新农村建设和失地农民的创业问题。因此,要在充分调研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新农村建设和失地农民的创业问题。从根本上改变思想观念、加强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管理体制及机制。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障碍因素,有的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的则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表现。为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政府必须主导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村城镇化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也是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新疆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城镇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认真分析新疆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加快新疆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发展的方向与任务,也是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新疆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城镇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认真分析新疆农村城镇建设进程,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加快新疆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发展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温家宝在《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最近,胡锦涛、温家宝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指出,“要积极促进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县域经济,充分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经济基础。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新时期,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把壮大县域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联系在一起,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建设,破解“三农”难题,实现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潘红鸽 《商》2014,(33):77-7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的加快。我国农村人口将面临着人口少、规模小等问题,这对于农村社区的建设是非常不利的。本论文对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三条路径,以解决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统筹进程中的“新农村”住区规划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英  罗源 《中国市场》2009,(14):62-63
城乡一体统筹发展是在城镇乡村所构成的区域系统内,在内外开放的条件下,城乡之间日益交融,系统的整体功能日益发展提高的过程。其实质内涵是城乡在明确分工、加强联系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共同实现现代化。本文通过对农村居民生活行为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城乡统筹进程中新农村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住规划做出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农村全面发展的要求,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使新形势下的农村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可喜的变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增强,农民收入逐步提高,乡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然而,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我们也了解到新形势下农村工作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同时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尖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加快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新村建设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要成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要遵循自然规律,按照生态和经济双赢的发展思路,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效保护生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