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 《商》2014,(12):55-55
福克纳是美国南方著名的作家,《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他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是一篇分析性论文,就《献给艾米丽玫瑰》中对福克纳的叙事手法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小说的叙事理论,叙述视角,在不同的叙事视角下的情节发展、艾米丽的形象分析。  相似文献   

2.
滕光 《商》2014,(46):135-135
电影作为演示型性叙述,与传统的小说叙述分层研究既相关联,又与之不同.对于演示性叙述,常常是形成“叙述框架”,并不现身为人物.《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作为当代奇幻题材的电影的经典乏作,在跨媒介叙述框架形式上甚为丰富,叙述分层、跨层现象层出不穷.本文将以叙述分层理论为指导,探究《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跨媒介叙述的叙述框架与分层问题.  相似文献   

3.
“现代白话语言/生命场域/时间”三位一体,在现代主体的反思观照中形成意涵丰富的纲领句式,并作为叙事逻辑框架统率整个叙述,构成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特质。现代白话常常融入欧化的、能包客复杂意涵的句式;在时间的断裂中,中国现代叙事主体入新出旧;叙述对象兼处现代时间断裂中的不同生命场域——理想与经典的现代白话叙事正是对这三者的整合。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10套科学教育频道全面改版后,连续5年获平均收视率排名第一的《讲述》栏目,在改版后发展为全程外拍的口述纪录片节目。改版后的《讲述》栏目,是在原来基础上对节目内容以及叙事方式的进一步改进与完善。《讲述》是一档叙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的节目,由当事者把经历“讲述”给观众。“讲述”为主,结合画面“展现”,是改版后的《讲述》最大变化,以口述纪录片的形式对纪录片的形态作出了创新。  相似文献   

5.
许正林  薛敏芝 《中国广告》2009,(11):124-128
标题:被编辑内容所吸引——处理叙事广告的启示 作者:Chingching Chang 出处:广告学期刊,2009年,第38卷(第1期)第21-33页 摘要:处理故事需要充足的认知资源。因此,叙事广告的有效性取决于个人的认知能力。在认知能力受到叙述编辑内容处理限制的语境下,叙事广告很少有可能吸引到读者或者说唤起读者的同情。编辑内容也会使叙事广告和论证广告的相对有效性减弱。  相似文献   

6.
孙挺 《品牌》2014,(10)
《活着》是当代著名实力派作家余华的代表作,发表于1992年,是余华所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作为余华的转型之作,不同其以往的作品,展现出作者全新的叙述艺术风格,通过双重叙述声调、重复的叙述方式及平缓的叙述声调,完美的展现了作品。  相似文献   

7.
讲故事的策略和抽象的伦理思考的结合是"叙事伦理"的核心特征。文学语境中的叙事伦理是一种虚构伦理,也是一种现代性伦理,它的重点不是在揭示或解释现实理性伦理的主题呈现,而是在考量虚构语境中文学元素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伦理境遇性及其可能性。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和研究者而言,安东尼·伯吉斯作品的叙事伦理和后现代叙事技术,仍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他的作品融合了实用主义与流行文化、现实与虚拟世界,它丰富的想象、双关及黑色幽默带给人们无限的愉悦和有趣的思考,技巧上元叙事、潜文本、涂抹的使用更给作品平添了诸多魅力和深刻的内涵,作品中音乐节奏的运用、低俗语言、反讽的叙述方式、特殊的叙述视角,使得作品丰富而且生动,拥有广阔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8.
《十三步》是当代文学史上罕见的创新性叙事实验文本,小说通过极致化的人称转换、散点透视和元(小说)叙事,以高度叙事审美陌生化倾向的视角试验在叙事上实现了对传统叙事模式和人称机制的颠覆与解构,并创造性地赋予了内视角(限知视角)叙述者全知全能的叙述能力。《十三步》在以强烈的艺术叛逆性和实验性造成阅读障碍和批评缺席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极致(极端)化的叙述人称视角频繁转换的标本性叙事文本。  相似文献   

9.
海明威的叙事风格简洁凝练、含蓄深厚,充分体现了他的"冰山"写作原则。在短篇小说《一条好汉》中,他利用外部聚焦,将人物的戏剧式的会话"展示"给读者,完成叙述情景的转移,加快叙述的节奏。本文通过对话段之间存在着不同关系的讨论,揭示衔接手段对实现上述关系及理解对话中人物会话蕴涵以及连贯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6-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上市公司是否会操纵文字信息披露,以更主观的方式叙述来配合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行为。利用机器学习法提取2-POS主观模式,构建了可量化的文字叙述的主观性指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处于财务重述前,即在盈余操纵隐藏期间,上市公司年报中使用的主观句比例更高、整体主观性分数也更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和内部治理环境会抑制上市公司利用主观色彩更浓的信息叙述来配合其盈余操纵的行为。本文的研究既为上市公司操纵文字信息披露的动机提供了新的证据,补充了财务数据与文字信息披露关系的相关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以及外部信息使用者判断信息质量提供了新的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许定萍 《消费导刊》2009,(8):212-213
本文尝试使用法国叙述学家热内特的叙述理论对《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进行分析与解读,进而挖掘该小说隐含的现代主义因素。  相似文献   

12.
姜吉林 《消费导刊》2009,(3):231-231
19世纪美国小说家艾德加·爱伦·坡是一位独特的作家。在全球文化处于后结构主义语境下,从声音层面解读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更可以发现他不俗的创作实绩和独特的文学风貌。坡小说中的叙述视角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最为常见,这体现了坡在文学创作中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创作技巧上的自觉。  相似文献   

13.
铁凝《笨花》叙述与表达,以第三人称和“第三性”为叙事视角,从生活化叙事结构和意象叙事系统中,探测人性结构的大美,并以结实、简朴、准确、温润的叙事语言完成小说“辐射法”和“嵌入法”的叙事行为,从而形成作品冲淡温润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4.
何进 《中国报业》2021,(6):84-85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邪不压正》,我们可以看到"间离"的这种艺术观念在姜文电影中的反复呈现。本文以影片《一步之遥》为例,试图从叙事结构、叙述方式以及人物与表演这三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姜文电影中"间离"手法的运用,以及通过这样的手法影片的内在表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正人们越来越忙。当他们忙到不愿被打断时,广告主的信息如何见缝插针?如果说纽约广告周能够为全球广告指明风向的话,那你就应该让品牌叙述"原生"。不久前,NBC新闻网站热热闹闹地宣传着他们新推出的"Ad Slice"广告产品,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以其对舆论导向的准确把握,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分析以及选题和叙述方式的贴近性,获得中国新闻最高奖——中国新闻奖(邹韬奋奖)一等奖,站在了全国电视新闻节目的最高峰。  相似文献   

17.
刘馨丹 《商》2014,(52):139-139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传统叙事学中,叙事时间历史的线性,在福克纳这里被完全打破,其追求的是叙事时间的空间结构,成为小说的重要结构因素,甚至是唯一表现的因素.空间结构作为一种形式,在叙事话语层面推动叙述,使叙事围绕主题呈现并置,重复和纯粹时间等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妍 《中国报业》2018,(11):100-100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电视新闻行业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节目制作技术注入了新鲜活力。本文提出大数据时代新闻专题叙述类节目的创新措施,以期帮助新闻媒体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回到现场”意味着文学史研究抛弃“宏大叙事”的叙述和阐释方式,避免跨越式的霸权主义口吻强加“历史规律”于具体史实。保留社会文学生活的本有状态并搁置文化精英的傲慢态度,放弃狭隘的“文学进步”观念和囿于高雅沙龙的单一审美趣味。文学史应该通过文学呈现社会精神——心灵史。  相似文献   

20.
在东北作家群中,最具艺术才情的作家便是萧红。萧红崛起于中西文学艺术交融荟萃的时节,她所直接感受到的是"五四"以来,近现代文学的新气息,应合文学艺术发展的需要,萧红以其独特的空间叙事模式,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的百花园里独呈异彩。针对萧红小说个体,本文从空间叙事研究——《呼兰河传》,感受萧红作品内心情感空间,情节淡化、时空开放的叙事结构三个方面来阐述萧红小说空间叙事模式的独特性,为新世纪的萧红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