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15)
作者选取2004年—2013年十年的青少年犯罪数据,[1]并以此为基础建构青少年犯罪数据库,通过矩阵和折线图的方法,对当前青少年犯罪情况,特别是对未满十八岁青少年的犯罪现状进行研究,以期把握我国青少年犯罪发展脉络,进一步探索出青少年犯罪规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目前刑事犯罪的主要构成部分。对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有利于预防犯罪工作者和社会层面的青少年工作者强化防范观念;对青少年犯罪新特点从法律成因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则可有助于相关单位和人员寻找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做好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汪萌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4):223-224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促进预防、惩治和矫正青少年犯罪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犯罪这些特点浅析犯罪的原因。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信息犯罪主要是大专院校学生和青少年、公司工作人员、竞争雇佣的职业窃贼或工业间谍、计算机地下组织的侵袭或袭击、毒品走私犯或Mafia组织中的犯罪分子等。他们的犯罪目的分别为:信息窃取和盗用、信息欺诈和勒索、信息攻击和破坏、信息污染和滥用。这些信息犯罪的主要特征是犯罪人员的智能性、犯罪手法的隐蔽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性、犯罪后果的严重性、犯罪行为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犯罪与毒品泛滥、环境污染一起,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三大公害。促进预防、惩治和矫正青少年犯罪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全人类面对的共同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趋势一直呈居高不下态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的特点。根据青少年犯罪这些特点浅析犯罪的原因。家庭负面影响,学校应试教育模式和社会不良风气等是构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从这些原因中寻找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预防青少年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以青少年为主体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有人把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称之为世界"三大公害".在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因素中,家庭因素是第一位的,一个人自呱呱坠地到成年都离不开家庭,因此家庭的好与坏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成长.本文就从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三个方面阐述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并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袁昊宇 《商》2013,(6):185-185,182
文章通过对1999-2010年全国年度18-25岁青少年犯罪和全国年度离婚的统计数据分析,给出了青少年犯罪数和全国离婚数二者变化的模型结构,同时对二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家庭婚姻状况角度对降低青少年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娟 《科技转让集锦》2008,(16):138-138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综合症,其犯罪原因是综合性的"污染",同时对青少年的教育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因此要从本人、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因素来考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有效防止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一个倍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因素是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文仅对青少年犯罪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作一些粗浅的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事业的迅猛发展,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案件也呈现上升趋势。由于青少年这一特殊人群具备的诸如好奇心重,模仿欲、表现欲强,道德法律意识相对淡薄,心理成熟度不完善等种种特征,决定了在青少年网络犯罪中,心理因素往往是左右其犯罪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各种心理因素进行剖析,并就如何防范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无处不在。青少年由于没有一定的辨别力,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不可自拔。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屡见报端,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出发,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预防青少年的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相似文献   

12.
《商》2015,(46)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机率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尽管专家对青少年犯罪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给予多方面研究,却收效甚微。随着社区矫正逐步发展,其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以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着重从此课题以下几个方面对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与实践:一、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二社区矫正概述,三、社区矫正的特点,四、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进而降低青少年犯罪的概率,为进一步研究青少年犯罪提供理论指导,为社区矫正青少年犯罪实践化研究提供实践化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陆彬 《商》2014,(11):233-233
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面临的突出问题,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青少年犯罪问题尤为严重。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鉴于犯罪主体的特殊性,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对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治疗。本文从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征、趋势入手,探讨了各种预防措施,以期真正的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张弘 《商》2012,(20):117-117
如今,农村青少年犯罪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面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率不断攀升的态势,本文通过对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与阐述,提出了一些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当前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媒体全面性、系统性的视野来看,原因主要集中在家庭、社会和个人等方面。传媒往往以理性的,第三方的视野来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在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教育方面,必须做到教育、引导与管理多管齐下。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提出预防对策,以期达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黎曦 《华商》2008,(12):49-49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但是近几年来,我国青少年的犯罪始终保持一个高发的频率,有关青少年犯罪的报道在各种传媒中不断出现,青少年犯罪现象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探讨了造成青少年偏离正常社会轨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当今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社会化的角度去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找出防治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以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任何犯罪现象是犯罪原因的外在展现和结果状态,社会各种原因的互动驱使犯罪归因的形成,犯罪原因无疑是自然原因、社会原因、文化因素、犯罪者个体的不协调状态的综合作用等。其中犯罪的社会原因又由相关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教育和家庭因素等,其中家庭因素是犯罪的社会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笔者着重简要从家庭原因浅析对青少年犯罪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利用网络结社和勾联所结成的“网络帮派”正在成为引发青少年犯罪的新途径。其中,网络帮派有其明显的群体特征:等级性和管理的完整性、网络纠集的快捷性和群体犯罪的疯狂性。其中网络公会成为青少年网络帮派的新形式。极易培养青少年的帮派意识,并诱发青少年结帮犯罪。网络帮派犯罪不仅因其便捷和突发性而使犯罪防治更加困难,而且它毒害了青少年的心理,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应针对青少年网络帮派犯罪形成的青少年自身、社会和法律原因,加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立法和加强司法干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