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业焦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是一个将永远烙在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时间。那一刻,大地在颤抖,家园遭毁坏,生命被剥夺,一场突如其来的超强大地震袭击了汶川,袭击了四川,袭击了整个中国。面对灾难,全中国人民奋起抗震救灾。新闻记者也冲向了第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8,(7):75-75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我们以广告人的独特方式,积极、快速的行动起来。不只是奉献一己之力,我们更动员、呼吁、联合多方资源。这一刻,我们都是汶川人,即便不能亲赴灾区,也要用爱来传递力量。  相似文献   

3.
珍德 《农机市场》2008,(6):13-14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是一次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发生的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灾难发生后,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立即与国家有关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联系,迅速筹划并启动“东方红情系灾区”救援工程。广大干部职工也和全国人民一样,以极大的热情迅速开展捐助及救援活动,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  相似文献   

4.
谢国忠 《商界》2010,(10):102-102
无法设想.中国城市化的结果是10亿人都涌入大都市。若果真如此,不仅城市将患上不可救药的城市病,乡村也将被全盘抛弃,而这将是一场文明灾难。  相似文献   

5.
“5.12汶川地震”让亿万国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我们的企业与企业家们亦在积极赈灾捐款的同时,经历着另外一场关乎恰当的社会责任、关乎正确的公关努力、关乎专业的媒体表达的公关洗礼。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根据新浪《四川地震企业公民在行动》专栏发布稿件开展文本分析,就企业这次公关之战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地震"让亿万国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经历了一场灵魂的洗礼。我们的企业与企业家们亦在积极赈灾捐款的同时,经历着另外一场关乎恰当的社会责任、关乎正确的公关努力、关乎专业的媒体表达的公关洗礼。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根据新浪《四川地震企业公民在行动》专栏发布稿件开展文本分析,就企业这次公关之战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7.
伍星 《广告大观》2008,(7):60-61
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经历了从惊慌到震惊、从痛心到行动的复杂心理历程。在这场巨大灾难面前,人的力量显得那么渺小无助、脆弱无常。但同时,我们感受到了灾难能够唤醒人性中最美好的因素,激发出国人的仁善、公益之心。感动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思考:大地震中人们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同情、关爱、无私奉献精神,能在多少程度上凝聚为相对稳定的道德信念,  相似文献   

8.
汶川大地震既是所有中国人的灾难,也引发了中国企业公民观的一次“地震”,那些只将在类似灾难中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种选择而非义务的公司,其企业形象也遭遇了“地震”。  相似文献   

9.
就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一个月后,6月14日,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也发生强烈地震,震级7.2级,震源深8公里(四川汶川大地震深10公里),地震类型为"逆断层型",与汶川大地震相同。两场地震均属浅层地震,震央都位于地底8至10公里,级数相差0.8级,但灾难后果却大不相同。据估计,日本此次地震的死亡人数最多不超过100人,而汶川大地震截至6月16日已有69170人遇难。  相似文献   

10.
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的四川工商干部,更能体谅玉树同胞在灾难中承受的巨大打击和伤痛,玉树地震也勾起了我们四川工商系统两年来对抗震救灾工作的回忆和深思,是全国人民和全国工商系统的爱,同时,也是伟大的红盾精神,让四川工商人走过了劫难,走出了阴影,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11.
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严重地震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中国政府和人民在灾难面前团结一心,群策群力,努力将地震造成的灾难降低到最小,最大限度低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在抗震救灾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非赢利性国际组织以各种形式投入到汶川地震救灾中,本文将对非赢利性性国际机构在汶川地震的作用进行简要的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川之上,国之殇。5月12日,一场8.0级的特大地震撼动四川汶川等地,迄今已造成6万多人遇难,4000多万人受灾。灾难袭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亲赴灾区,查看受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国家工商总局党组也在第一时间及时向全系统发出明传电报,对抗震救灾工作和发挥工商  相似文献   

13.
《船舶经济贸易》2008,(5):24-25
一场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撼动了汶川,撼动了四川,震惊了整个神州,也牵动了所有中国造船人的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作为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中国船舶工业,责无旁贷地扛起了“骨干”的社会责任,从企业负责人到普通员工,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以各种方式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表关切慰问.行救援义举。数千万元的捐款,数千万次的祝福,此时,造船人的心与灾区人民紧紧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4.
一场建国以来最强烈的地震,撼动了汶川,撼动了四川,震惊了整个神州,也牵动了所有中国造船人的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作为国民经济骨干力量的中国船舶工业,责无旁贷地扛起了"骨干"的社会责任,从企业负责人到普通员工,迅速行动起来,全力以赴,以各种方式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表关切慰问,行救援义举.数千万元的捐款,数千万次的祝福,此时,造船人的心与灾区人民紧紧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15.
自唐山大地震以后,再也没有哪场灾难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猝不及防,惨烈激冲.地震,当真是从地底释放出的魔鬼? 我们诅咒地震,可地震却几乎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6.
周攀峰  王欢  雷辉  宋文山 《商界》2008,(6):22-26
5月12日,汶川巨震。我们每个人都置身灾难中,既是亲历者,也一定是无处可退的担当者。政府的第一反应是“灾难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公民的第一反应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血出血;作为媒体,媒体的第一反应就是,到现场去,马上!  相似文献   

17.
小智 《中国广告》2009,(2):44-45
2008年1月,中国南方发生了大雪灾,5月又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在这两次对全国人民的考验中,我们表现得异常团结。广告人更是群策群力,做了大量的公益广告,从精神上进行鼓励。每次当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广告人始终做在前头,感动着大家,也感动着自己。  相似文献   

18.
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在灾难新闻报道中,要保持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既记录不幸也警醒社会,呼唤人间真情,张扬人性与爱,为社会营造灾难无情人有情的健康氛围。文章结合5·12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探讨如何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中国,荣耀与灾难并存。奥运的五环光芒让各大传媒摩拳擦掌,而年初雪灾与5月汶川的特大地震,迅速考验了中国传媒在灾难面前的传播能力。在这一场传媒业机遇与考验并重的竞赛中,上海广播凭借其灵动的智慧和移动的优势,在大灾之前,始终坚守报道第一线,以出色“桥梁”角色,赢得上海区域媒体内的肯定。在捕捉奥运商机之时,锐意进取,积极策划声音媒体的营销方案,逐鹿奥运中原。迎着中国2010年世博会的阳光,上海广播更已跻身其中,蓄势远行。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这是中国人一个难忘的灾难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这场地震让世界震惊。目前,抗震救灾仍在进行之中,所有中国人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念——尽一切力量挽救自己的同胞。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就是企业,很多企业第一时间向灾区捐献了大量资金和物资。其中,尤以中国民族企业表现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