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访谈、参与观察等方法,本文对两个淘宝镇电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下乡现象开展田野调查。本文发现,和传统资本下乡不同,独特的互联网经济使得农村电商产业链中产品供应、快递物流、店铺运营等环节的资本下乡呈现出另一种姿态。其中,市场驱动而非政策推动构成了电商资本下乡的内生动力,从事电商运营的农户因掌握以"流量"为核心的稀缺性资源而具有市场主体地位和市场能力优势,"强农户—弱资本"的市场关系形态导致电商资本谋求支配地位失效并转向寻求依附的市场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电商资本给乡村带来了增权赋能式的社会影响,促进了个体、家庭以及村镇的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引导庞大的城市资源反哺农业是振兴乡村的关键问题之一。当前,下乡资本在与流转农地结合过程中面临诸多难题,如下乡资本对流转农地的"非粮化""非农化"利用、企业盈利空间有限、与农民"争"地矛盾加剧等问题。因此,下乡资本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主动创新"资农结合"的科技创新理念,选择经济效益高、技术要求高的特色农产品,积极打造具有营利空间的产业项目。二是农民群体应按照新时代职业农民的要求,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并合理调整土地收益预期,主动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下乡企业。三是不断完善农地流转相关配  相似文献   

3.
今年"百乡万户调查"活动期间,农业部赴云南调查组对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生产经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规范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是历史发展必然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和家庭农场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他们在当前环境下存在不少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他们的存在提高了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资本下乡能否有效组织带动农户经营,推进农业转型发展,仍是有待探讨的问题.本文将"资本下乡"这一独特的社会经济现象放在特定"公司农业"视角下加以考察,围绕"江西绿能模式"案例的分析表明,尽管资本下乡企业的本意在于逐利,但是,资本农业以农地规模经营、服务规模经营发展为依托,在农业生产领域、服务领域与农户缔结不同的合约安排,...  相似文献   

5.
工商资本下乡、要素配置与农业生产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要素配置视角,运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014),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对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1)工商资本下乡会正向显著影响农业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即工商资本下乡会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2)工商资本下乡对粮食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作物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工商资本下乡后资本对劳动力的替换程度在两种种植结构中存在差异;(3)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粮食作物的劳动力资源流失和家庭劳动力的多部门配置,并导致资本对劳动力要素的替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对经济作物中资本替代劳动力的程度较弱;(4)工商资本下乡会促使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发挥,从而摆脱传统农业低效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正>在中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进程中,在农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工商资本或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产前领域(提供农业投入品),产中领域(提供农业技术服务)以及产后的流通及加工领域一直受到鼓励和提倡,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公司(企业)+农户、""公司(企业)+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就反映了这方面的实践探索。长期以来,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与经营模式的选择上,争论焦点是如何  相似文献   

7.
资本问题关系到中国合作社的未来,农民合作社独特的治理机制导致其存在内生的资本约束困境。本文对农民合作社运用社会资本优势破解资本约束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案例检验现实条件下中国农民合作社如何运用社会资本优势破解资本约束困境。研究发现:合作社的价值理念决定了其财务资本获取是基于其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合作社破解资本约束的内在优势资源,合作社利用社会资本可缓解资本约束的内在的成员激励以及现实中的资本控制问题;成员是合作社的根本,提高整体成员融资参与是破解合作社资本约束的根本途径,而实现这一途径的关键在于社会资本与财务资本的有效结合,即重视普通成员的利益诉求以及注意对核心成员资本贡献的激励。  相似文献   

8.
正应通过产业链的合理分工带动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社会资本集中在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等环节,种养环节尽量由农户承担,走"公司+农户""公司+家庭农场"的道路。应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带动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项目,或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办乡村旅游企业,或者配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兴旺产业最终落脚在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发展产业的主体上,其中,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各种形式下乡,具有资金、经营管理和销售渠道的先天优势,对其合理引导、扶持和监管有利于助推现代农业,特别是高效农业、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可带动村镇经济,就近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土地撂荒、乡村空巢的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工商资本下乡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笔者根据当前山西省工商资本下乡经营的实际情况,探究对工商资本下乡进行引导、扶持和监管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正"资本下乡"一直是农业农村领域热议的话题。为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热情,近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以下简称《指引》),释放了政府将服务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重要积极信号。《指引》的发布意在用足用好社会资本力量,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齐全面小  相似文献   

11.
社会资本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建设,目的在于通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乡村资源配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资本与农民互利共赢。尽管我国目前出台、修改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对引导社会资本下乡产生了促进作用,但资本下乡仍面临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缺失、政策性风险、营商环境不佳和农民契约意识不足等困境,导致资本下乡乱象频出。政府在社会资本下乡、优化农村营商环境方面具有积极的引导推进作用。以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的现状为基础,分析资本下乡的困境,结合国外政府解决资本下乡实践的有益经验,对推动我国社会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提出针对性的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家庭农场具有资本投入门槛低、生产效率高、经营方式转变灵活等特点,是适应当前农业发展条件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但受资本、土地、劳动力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家庭农场生产率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无锡市家庭农场为样本,运用DEA模型分析了家庭农场全要素生产状态,探讨了家庭农场规模效率相对充分而技术效率不足的发展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先行、技术推动、规模运作、服务支撑"的"四轮驱动"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如何激发社会资本的动力和活力,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则是构建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这一课题的破题关键。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这既是激发社会资本活力的政策延续,也是社会资本下乡的重要指南。  相似文献   

14.
丁波 《农村经济》2022,(10):64-70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产业兴旺”与“治理有效”。随着工商资本下乡,农业产业发展迅速。在资本下乡过程中,村企矛盾纠纷的实践困境,重构原有村庄治理结构,推动村企合作治理模式生成。村企合作治理的主体行动逻辑不同,各个主体进行策略性合作,促使形成目标一致的合作治理行动。村企合作治理模式,将企业纳入村庄治理主体,通过村庄联合党委的治理平台,发挥合作治理优势,实现治理主体、治理形式和治理效果的合作治理逻辑。资本下乡中的村企合作治理,一方面促进村庄治理结构优化、村庄共同体再造和村企矛盾纠纷减少,另一方面村企合作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因此,村企合作治理要激活村庄内生发展动力,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有效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等现象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新三农"问题。"新三农"问题的衍生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内在动力和制度根源。破解"新三农"问题必须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之间人口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及公共服务的均衡分配。如果说改革以来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改革的重点在城市,当前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则在农村,尤其是破除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封闭性。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实行"政经分开""户产分离",鼓励"市民下乡",为农村发展提供人力支持;"管住规划、放开市场",允许"资本下乡",为农业现代化提供资源支持;"守住底线、多元供给",通过"服务下乡",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化解"新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试图通过农村劳动力商品化的过程来考察农村社区社会资本变迁。在传统农村社会,互助换工不仅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同时还对社区认同、互惠规范以及社区参与等社区社会资本的要素进行着生产和再生产,从而促进了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村庄内部劳动力商品化改变了村民之间的合作方式,直接导致社区社会资本各要素的流失,出现集体行动困境,农村社会内部也难以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社会资本下乡成为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投资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化养殖、优势特色食品加工等现代农业领域,对推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会资本进入农业的鲜明特点笔者实地调查南京市浦口区和邳州市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发展情况发现,社会资本下乡在现代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化养殖等领域投资较多,呈现出鲜明特色。科技装备新。科技创新和装备更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劲的外源性动力,社会资本的优势在于,有能力投资引进现代高端设备、先进经营理念技术等。走进邳州金水杉番茄生产项目公司,看到的是工厂化生产番茄的玻璃温室,面积为12.3万平方米,投资8.3亿元,配备了荷兰的传感器、以色列的滴管系统等,组装集成了工厂化生产的现代科技装备,体现了当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进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张天任认为,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可以带动土地流转,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带动农民就近就业、脱贫致富。然而,一些社会资本在"下乡"的过程中暴露出"热投资、冷农民"的倾向,损害农民利益,破坏生态环境,激化矛盾。资本下乡不能代替老乡,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而且始终是老乡。资本下乡必须充分尊重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农民发展意愿,充分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张天任代表建议,应建立严格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工商资本下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但在工商资本下乡参与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引发了农地"非粮化""非农化"等问题。分析了工商资本下乡的动因,探讨了造成工商资本下乡"非粮化""非农化"的原因,据此提出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资本下乡”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公共性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基层政府推动与资本逐利的双重驱动下,工商资本下乡大规模转入农地。通过对基层政府推动"资本下乡"的背后逻辑和"资本下乡"的运作机制进行分析,本文发现,基层政府、工商资本结成"权力—资本"利益共同体,共同应对土地流转中分散孤立的农户;村级组织成为下乡的工商资本管理分散农户的代理人;基层政府联合下乡的工商资本共同获取涉农项目利益和土地增值利润,其自主利益越来越独立于公众利益,"资本下乡"背景下乡村治理缺乏公共性:治理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违背农民公共利益,治理方式在民主参与方面有待完善,治理资源利用趋向内卷化,治理结果不利于农村发展,这些都导致基层政权的民意基础遭到削弱。为了建构乡村治理公共性,需要从改善基层政府治理机制、完善地方政府治理体制、发展农村社会力量三个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