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殖户病死猪处理行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基于湖南、湖北、广东、贵州及江西5省19个县1167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以养殖户选择的病死猪处理方式为观察变量,运用多项Logistic模型对影响养殖户病死猪处理方式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无处理丢弃与无害化处理相比的模型中,养殖规模越大、参加过专业化培训、村庄有集中处理设施对养殖农户选择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促进作用显著;离城镇的距离越远养殖户选择无害化处理的概率越低,且具有统计显著意义。在低价出售与无害化处理相比的模型中,收入水平越高、参加过专业化培训对养殖农户选择无害化处理病死猪的促进作用显著;养殖规模、离城镇的距离以及有病死猪地下市场对养殖农户选择无害化处理病死猪有负向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政策认知对生猪养殖户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经济》2016,(5)
为了剖析生猪养殖户政策认知水平对病死猪处理行为选择的影响路径,本文基于江苏、安徽、湖北和湖南4省349个生猪养殖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贝叶斯推理方法探究了生猪养殖户在现有无害化处理政策认知状况下的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研究发现,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病死猪处理行为选择。如果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的满意程度越低,其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发生的概率越高;生猪养殖户对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政策的了解程度和重视程度越高,其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发生的概率越低。为此,把征询生猪养殖户的建议作为相关政策优化的出发点,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生猪养殖户病死猪不当处理行为风险,从源头上保障猪肉及其制品的消费安全。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等疫情冲击下,推动病死猪从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向堆肥、发酵、化制等资源化处理转型是畜禽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本文基于河北、河南和湖北3省354户生猪养殖户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分析激励性规制、引导性规制和自愿性规制对养殖户病死猪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工具变量法(IV-Probit模型和IV-Tobit模型)处理引导性规制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激励性规制代理变量"政府补贴强度"、引导性规制代理变量"技术指导强度"及自愿性规制代理变量"承诺约束强度"对养殖户病死猪资源化处理决策和处理程度均存在正向显著影响;其中引导性规制的促进作用最强,自愿性规制的促进作用次之,激励性规制的影响效应最弱;引导性规制在自愿性规制对养殖户病死猪资源化处理决策和处理程度的正向影响中发挥着增强性的调节作用。最后,提出分类实施补贴政策、多主体供给技术服务以及完善病死猪契约治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政策中明确或细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偿标准,对于保障无害化处理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744个生猪养殖户的实验和特征数据,运用双边界二分选择模型和Probit模型测算不同补偿方案下养殖户受偿意愿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不同补偿方案下估算的养殖户受偿意愿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补偿收益确定性的增加而降低。实践中对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的补贴与基于养殖户受偿意愿所测算出的补偿标准有较大差距。为实现公共利益,除了提高补偿标准之外,减少补偿程序、加快补偿兑现、提高养殖户认知水平等也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5.
6.
7.
生猪保险是保障生猪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对维护畜产品市场供给稳定和确保养殖户增收有重要支撑作用。本文以江苏、河南两省生猪养殖户为调查对象,分别使用有序Logit模型和二元Logit模型分析影响养殖户生猪保险参保意愿和参保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对政策性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显著高于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收入占比、风险认知程度、养殖规模以及市场波动等因素显著影响养殖户的参保意愿;对生猪保险的了解程度、生猪保险的参保意愿、养殖规模以及风险偏好等因素对养殖户参保行为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推进生猪的适度规模化养殖、加强宣传培育养殖户风险意识以及稳步推进生猪目标价格保险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畜禽养殖粪污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促进养殖粪污资源化处理,从而实现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方法 文章基于肉鸭养殖生产大省养殖户粪污处理行为的调查数据,建立多元无序Logit模型分析环境规制下不同组织形式养殖户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结果 (1)相比“随意丢弃”,养殖户通过“直接还田”方式处理肉鸭养殖废弃物比通过“沼气发酵”方式处理更能显著受到环境规制的影响,而且不同环境规制对养殖户粪污处理方式影响程度不同;(2)环境规制通过组合型规制因素对肉鸭养殖户粪污资源化处理行为发挥约束作用,命令型规制、激励型规制、引导型规制都显著影响肉鸭养殖户将粪污“直接还田”的处理方式,而只有“引导型规制”对“沼气发酵”处理方式的养殖户有显著影响;(3)“激励型”与“引导型”环境规制对“紧密型”组织形式养殖户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较大,而“松散型”组织形式养殖户环境友好行为主要受到“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影响。结论 为促进养殖户积极主动进行粪污资源化处理,提高肉鸭养殖效率,地方政府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型规制的职能发挥,通过技术推广和相关宣传与培训,提升养殖户环境友好行为认知,激励养殖户积极治理污染,实现肉鸭产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基于辽宁省869份肉鸡养殖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作为中间变量,验证了信息能力影响养殖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养殖户环境风险感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养殖户的信息能力既直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又通过中间变量间接显著影响亲环境行为采纳,信息能力对养殖户亲环境行为采纳的间接影响效应大于直接影响效应。养殖户信息能力对亲环境行为采纳的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信息处理能力,而信息能力对亲环境行为的间接影响主要来自于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交易成本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社会分工等视角阐明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理论逻辑。其次,本文作者在对陕西省52家种植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产前环节的后向一体化、产后环节的前向一体化以及产中环节内部的一体化三个角度进行了现实考察,并总结出农民专业合作社纵向一体化的演进路径。最后,作者在完善融资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大培训力度等方面对合作社纵向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观察》2022,(1)
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率低下已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风险厌恶可能影响农户的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决策。本文利用新疆349户植棉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测度农户的风险厌恶程度,系统考察了风险厌恶对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风险厌恶对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行为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越厌恶风险的农户采用气候适应性技术的可能性越小、采用程度越低、采用时长越短。进一步探讨作用机制后发现,风险厌恶通过抑制农户参与信贷影响其技术采用行为,具体表现为越厌恶风险的农户参与信贷的可能性越小,进而采用气候适应性技术的可能性越小、采用程度越低、采用时长越短。此外,受灾程度、技术培训对风险厌恶影响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行为有调节作用,即受灾程度加重、技术培训参与能缓解风险厌恶对农户气候适应性技术采用行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洲猪瘟无疫苗、根除难,疫情点状暴发的风险仍然存在,如何在疫情冲击后快速恢复生产、保持生猪产能稳定是中国生猪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基于对21个省份受灾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开展了疫后养殖户生产恢复行为的研究。结果表明,生猪养殖户的综合恢复力对其恢复意愿与恢复速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目前养殖户的内生恢复力较弱,生产恢复主要依靠外部支持拉动;在本次非洲猪瘟疫情后生产恢复的过程中,缓冲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在养殖户做出“是否恢复生产”决策的阶段显著提高了养殖户的恢复意愿,而在实际恢复生产的阶段,则仅有外部支持因素对恢复速度的提高发挥了显著正向作用。缓冲能力中的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学习能力中的认知能力与获取信息能力、自组织能力中的社会网络是养殖户内生恢复力的短板因素;外部支持因素的短板主要在于养殖保险支持不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培养养殖户内生恢复力和优化外部支持结构两方面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为政府构建疫后生猪生产恢复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农户视角的畜牧业污染处理意愿研究——基于长三角生猪养殖户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长三角地区207户生猪养殖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分析框架,运用二元Log it模型实证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意愿因素的作用方向及程度。回归结果显示,农户的年龄、教育、饲养年限长短、所处的养殖区域及非农比重、风险态度等特征均不显著。这与计划行为理论关于态度内生性因素对态度影响的复杂性,以及态度与最终行为之间不确定性的论断相符。进一步通过后向搜寻法寻找模型中最重要的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农户对污染的认知程度、养殖规模及政府补贴对农户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渔业经济》2019,(5)
为实现河蟹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河蟹养殖户的生态行为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江苏泰兴、射阳、如东的250个河蟹养殖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农户个体特征、农户生产特征、政府政策与制度因素、非正式的制度因素四个方面探讨其对农户生态行为的影响,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户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的劳动力数、养殖收入占总收入的人比重、技术培训、政府补贴、农村社区文化、农户的法律意识这些因素与农户的生态行为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最终,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三条优化农户生态行为的建议,目的是为河蟹养殖户生态行为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生猪产业受环境和资源要素的双重约束,提高养殖生产效率、准确把握养殖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对破解环境及资源制约、推动生猪产业供给侧改革、保证生猪市场的健康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我国生猪大省277户生猪养殖户调研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不同养殖区域生猪养殖户养殖效率进行测算,并对影响养殖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1)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效率、技术效率相对较高,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低下,亟待提高;生猪养殖重点发展区技术效率具有明显优势,而潜力发展区在养殖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经济效率方面优势显著。(2)提高养殖户户主受教育水平、推动生猪养殖机械化发展、降低预混料投入比例、增加饲料利用率对提升生猪养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养殖集约化程度存在最优水平,纯自繁自育养殖模式和纯育肥养殖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两者兼顾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7.
周家源杨氏家族文书记录了19世纪棚民在徽州置买土地并定居的过程。1805年开始,杨氏棚民先与其他棚民合伙购买土地,后逐渐单独大量购置周家源山场,用于造屋、下葬及山林经营,成立了独立的纳粮户头。他们还被编入歙县的保甲体系之中。1834年分家以后,杨氏家族向周边继续扩大购地规模,增加山林经营的投入,并在休宁县开立图甲税户完纳钱粮。在传统徽州宗族村落之外寻求新的聚落空间,买地置产,加入各类户籍,都是棚民在徽州得以定居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