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本文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考察了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的强度对其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对其自评身体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对精神健康没有显著影响,两种不同的效应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样本选择效应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成立;第二,隔代照料的效应存在性别、年龄、两代同住、城乡居住安排的异质性,即隔代照料对女性和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有显著积极影响,对与子女不同住的老人和小于70岁的老人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三,子女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和人际互动是隔代照料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机制,上述机制在精神健康的路径中没有得到验证。本文从照料补贴、社区建设等角度提出改善老年群体健康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数据,基于代际差异视角,考察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性别差异,并系统探讨具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农村地区整体上仍存在"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模式,但这种传统模式在新生代子女中开始有所改变,即无论是从经济支持,还是从生活照料这两方面来看,女儿和儿子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幅度缩小,且差异已不显著。这意味着,农村地区以儿子为核心的家庭养老模式虽未彻底改变,但也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剖析影响农村家庭子女赡养行为的机制发现,女性地位提升和家庭子女数量减少促使女儿提供了更多养老支持。同时,传统性别观念弱化也对女儿养老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此外,农村老年父母对照料需求的增加以及女性家庭照料上的角色优势,显著地增加了女儿的生活照料作用,但在提高经济支持上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子女在农村留守老人老年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为探究子女支持和代际关系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文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西南四省市1 037位农村留守老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子女回家频率、联系频率、代际关系自评对老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代际冲突对老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子女的经济支持与老人生活满意度并无显著相关关系。因此,进一步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满意度,从家庭层面,鼓励子女着重增加非物质性的代际支持活动,增加代际间沟通交流频率,减少代际冲突,鼓励外出子女常回家看看;政府层面,鼓励政策多为促进家庭功能实现提供支持,维护家庭养老功能实现;社会层面,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弥补家庭支持缺位。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状况"纵贯数据进行路径分析,研究照料孙子女的经历对农村老年人生理健康的影响,并且讨论了成年子女提供的代际支持在其影响路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相比于未曾照料过孙子女的农村老年人,提供持续性隔代照料的农村老年人的自陈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更好,而曾经提供过隔代照料的农村老年人也有更好的自陈健康状况。同时,对于提供持续性隔代照料的农村老年人而言,情感支持在照料经历对其自陈健康状况的影响路径中发挥了一定的中介作用,即能否从其成年子女处获得情感支持影响了他们的自陈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口流动常态化、家庭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样态不断贫困化,了解并分析农村地区子女代际支持现状、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现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的追访数据,从子女代际支持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农村老年人陷入多维贫困的比重分别为:55.34%(经济贫困)、53.03%(健康贫困)、34.58%(精神贫困)。二是农村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支持较少,月均经济支持额在一百元左右,照料支持随着农村父母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而精神支持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三是不同类型的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存在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包括工具变量法在内的多种内生性处理方法,实证研究隔代照料与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提供隔代照料总体上有助于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劳动参与率提升28.2%、平均每周非农劳动时间延长14.52个小时。异质性分析发现,隔代照料对年龄在30~39岁、初中学历的农村育龄女性的影响效应最大;较“离土型”农村育龄女性而言,隔代照料对“离乡型”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积极作用更大;隔代照料对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效应随儿童年龄的增长显著降低,对有0~2岁学龄前儿童的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正向影响最显著;隔代照料对东部地区的农村育龄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效应最大,西部次之。据此,本文提出鼓励家庭支持体系构建和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并行、依据不同女性群体特点完善女性就业保护制度以减轻农村女性幼儿照料负担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使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引入隔代照料时间变量,本文考察了隔代照料强度对我国农村中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隔代照料强度对农村中老年人主观福利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且年均时间为3~6个月的隔代照料强度对农村中老年人主观福利的改善具有更明显效果,尤其是对女性中老年人、在婚中老年人和老年人。研究表明,隔代照料强度影响农村中老年人的主观福利呈倒“U”型趋势,主要是因为适度水平的隔代照料有利于改善农村家庭养老水平和代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陈光燕  司伟 《农村经济》2020,(3):110-117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文章识别了家庭代际经济支持中的邻里效应,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子女、父母等一系列特征变量后,社区邻里效应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因家庭所在区域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社区邻里效应对农村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明显大于城镇家庭。此外,研究还发现:社区邻里效应对多子女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明显大于独生子女家庭,对男孩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作用显著大于女孩家庭和既有男孩又有女孩的家庭。最后,机制检验表明:在社区内部,子女追求社会地位,希望赢得他人尊重是社区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文章从社区内部不同家庭互动角度解释家庭代际支持行为,为理解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的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牧民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对于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34个嘎查294个牧民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现状,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有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总体较弱,仅有34.0%的牧民明确表示愿意子女继续从事草原畜牧业经营。少数民族、家中有村干部的样本牧民具有较强的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年龄越大,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越强。天然草场和劳动力是草原畜牧业的两种主要生产要素,与两者相关的家庭人均草场面积、草场质量状况、家庭人口数和家庭畜牧业从业人数都对牧民草原畜牧业经营代际传递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通过引导牧区人口合理、有序地向外流动,鼓励天然草场和劳动力要素禀赋较好的牧户承租草场进行规模化经营,可以在有效缓解草场人口承载压力的同时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社会角色理论、代际支持理论和依恋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子女为农村老年父母提供日常照料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利用"安徽省农村老年人福利状况调查"数据,采用多层线性模型,从个体层面、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分析影响子女为老年父母提供日常照料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子女为老年父母提供日常照料受子女个体特征、家庭角色、社会角色和对父母依恋行为的影响,同时受到老年父母的个体特征、对子女依赖程度的影响,但是并不受社区层面正式照料机构的影响。子女依恋行为在子女提供日常照料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一项关键措施 ,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就兵团农牧团场的现状而言 ,笔者以为 :扎扎实实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农牧团场经济体制适应市场、充分挖掘发展潜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一、农牧团场在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两年来 ,农牧团场虽然在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做了一些探索 ,但由于农牧团场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 ,市场的参与度很低 ,再加上农牧团场目前的基础产业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自然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处于过渡时期 ,…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 ,其重要标志 :一是要求再生产的资源必须补偿生产消耗 ,同时还要存在一个增量 ,以使资源可持续利用 ,并使生态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二是在保护生态平衡 ,发展有效使用价值的支柱产品的基础上 ,使经济不断增长。三是不断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科学、技术素质等内在整体素质 ,使社会不断进步。兵团经过 45年的发展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也存在一系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 ,这给兵团农场 2 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巨大隐患。因此 ,在兵团农场研究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务之急。一、兵团农场可持续发展中存在…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低碳经济的森林抚育经营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对与低碳林业密切相关的森林抚育经营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低碳经济下发展森林抚育的必要性、实施森林抚育的方式以及森林抚育对低碳林业的贡献,并对低碳经济下森林抚育的效益进行了价值分析,提出了低碳经济下通过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建立补贴机制、制定科学的森林抚育方案等措施开展森林抚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林业经济》2020,(2):111-113
以主营业务为煤炭销售的P公司建立财务共享中心的过程及现状为例,通过分析P公司在实现财务转型、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后,产生的财务共享中心结构部门复杂、共享中心简单机械化,以及财务人员难以改变传统观念、无法适应共享中心等问题,提出企业应合理选择配置人员、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及奖励机制、积极促进业务财务融合,建立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以及财务人员应注重提高自身素养和综合能力,积极转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管理职能等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已走过四十余年历程的中国农业税日显老态,其弊端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显露,本文对其缺陷逐一加以分析,提出取消现行农业税,相应地扩大我国增值税、消费税,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和对农业收入征收所得税的解决方案,并指出逐步消减乃至彻底取消农业税收将是WTO框架下我国农业税制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M的森林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Arcgis及其3D和空间分析扩展模块的支持下,计算并探讨武夷山森林主要树种(杉木、松木、阔叶树)在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各梯度级的分布比重,采用三雏立体林相透视图表达森林的地形分布特征,并对其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地带性植被阔叶树由于受人为干扰趋向分布于高海拔、坡度陡的山地;杉木林在长年人工经营的过程中,逐渐占据林分的首要地位且主要分布在500m以下的低山丘陵;松木适生性较广,明显倾向分布于(半)阳坡;人们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和管理,也对森林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真正地实现女性土地权益保障的法治命题。研究方法:用法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女性土地权益易流失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中国集体土地资源的身份化配置、家庭财产的性别化配置和农地流转的再分配配置必然造成女性的土地权益极易被剥夺。研究结论:中国现行的土地立法重行政管理而欠缺民法赋权色彩,为集体和家庭剥夺女性土地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因而需要对其进行私法化改造。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分区技术导则>要求,在大连市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中首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大连市人居环境适应性评价,而影响人居环境适宜性的诸多自然因素中,最为根本且起主导作用的则主要为能综合反映区域自然条件的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特征.本文基于gis手段,利用mapinfo和idris软件,以大连市乡镇街道和公里网格为评价单...  相似文献   

19.
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初探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研究目的:进行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内涵剖析,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理绩效评价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方面进行分析.(2)案例分析表明,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议从建立土地整理成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完善指标控制等方面人手,建立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基于DEA的长株潭城市群用地扩展的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长株潭城市群扩展用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C2R模型,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现阶段土地利用的特点选取一定的输入和输出指标,对该区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并对该区域DEA无效年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用地扩展的经济效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有针对性地对土地各投入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提高第二三产业人员的就业素质以及加强土地市场的信息流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