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环境诉讼中极易形成群体诉讼,美国特规定了集团诉讼制度,我国则采取了代表人诉讼制度.本文介绍了两种制度的主要内容,并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张树林 《民营科技》2010,(10):69-69
简析检察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两种诉讼方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作用及其缺陷,在肯定我国新《公司法》明确提出股东代表诉讼的重大意义下,提出我国应该积极引进集团诉讼,使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相结合,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诉讼机制,从而更好地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4.
冯勇 《中外企业家》2013,(11):185-186
团体诉讼源起于德国,最早存在于民事诉讼与经济法领域中,之后才引入到行政诉讼领域内。其可分为利己型团体诉讼与利他性团体诉讼。对于利已型团体诉讼而言,其与诉讼代表人、共同诉讼、诉讼第三人以及诉讼担当等制度都有相通之处,但是,基于立法和现实情况的障碍,目前在我国并无存在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摘要:近几年物业纠纷诉讼案件的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相当数量的案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间因物业服务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纷争,而是由于业主对自身权利内容的错误认识及诉讼实现途径的错误选择形成的物业纠纷案件。为使业主及相关权利冲突主体全面了解和掌握与不动产物业持有和利用相关的民事权利,从而能够正确选择实现民事权利的诉讼实现方式,减少权利实现成本和诉讼资源的浪费,本文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对业主持有和利用不动产权利的规定入手,重点对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和相邻权等物权的诉讼实现方式,以及业主商品房买卖、供用能源、物业服务合同等合同债权的诉讼实现方式进行概括阐释。  相似文献   

6.
刘德军 《活力》2006,(6):124-125
本文概述了公益诉讼涵盖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三大诉讼领域。概述了检察机关如何参与公益诉讼,公益诉讼的实践操作,以及如何在实践中发现公共利益、集体利益被侵犯案件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对于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是必要的。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主要途径是直接提起诉讼,但这一介入方式尚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根据具体情形我们可以考虑选择检察机关支持公益诉讼或者运用检察建议督促起诉的方式参与诉讼。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方式,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作用及其缺陷,在肯定我国新《公司法》明确提出股东代表诉讼的重大意义下,提出应该积极引进集团诉讼,使股东代表诉讼和集团诉讼相结合,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诉讼机制,从而更好得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审计》2005,(13):18-20
背景资料 金融不良资产交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产管理公司对全融不良资产的收购活动;二是资产管理公司通过债权转让、债转股、债务追偿、债务重组、诉讼、破产清偿以及全融不良资产出资、租赁、信托和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范围内的上市推荐及债券、股票承销等方式处置金融不良资产,实现资金回收的处置活动.  相似文献   

10.
论诉讼担当     
诉讼担当理论主要是围绕第三人代替杈利义务主体参加诉讼的场合展开讨论的。第三人替代诉讼标的之权利义务的主体(或者与权利义务主体同时)持有当事人适格,并且该当事人承受的判决效力也及干权利义务主体的情形,就被称为第三人的诉讼担当。根据管理权获得的不同情况,第三人诉讼担当可以分为法定诉讼担当和任意诉讼担当。所谓法定诉讼担当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当然发生的诉讼担当就是法定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法律授权而获得管理权,并具备当事人适格。所谓任意诉讼担当就是基丁本来权利义务主体之意思进行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当事人授予管理权或者是诉讼遂行权,而具备当事人适格。下面,就对这两种类型的诉讼担当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1.
论诉讼担当     
诉讼担当理论主要是围绕第三人代替杈利义务主体参加诉讼的场合展开讨论的。第三人替代诉讼标的之权利义务的主体(或者与权利义务主体同时)持有当事人适格,并且该当事人承受的判决效力也及干权利义务主体的情形,就被称为第三人的诉讼担当。根据管理权获得的不同情况,第三人诉讼担当可以分为法定诉讼担当和任意诉讼担当。所谓法定诉讼担当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当然发生的诉讼担当就是法定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法律授权而获得管理权,并具备当事人适格。所谓任意诉讼担当就是基丁本来权利义务主体之意思进行的诉讼担当.其当事人适格的理论基础可以理解为:基于当事人授予管理权或者是诉讼遂行权,而具备当事人适格。下面,就对这两种类型的诉讼担当分别论述。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往往受害人数众多、覆盖面较广、影响极其恶劣.运用公益诉讼方式维护受害人权益是一种比较适宜的方式,既有利于打击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又有利于消费者维权.为了更有效地实施食品安全公益诉讼,需要明确原告的资格.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法修改之际,应该确定食品安全公益诉讼制度,明确诉讼的原告.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法律经济学的兴起以及司法现实困境等诸多因素,引发了对诉讼效益的探究。作为与“诉讼公正”并称的诉讼“两大基石”,其核心是强调多快好省地解决诉讼纠纷。经济学上提出的投入与产出,在诉讼中同样存在,即诉讼成本和诉讼收益。“公正”和“效率”是司法的两大主题,提高诉讼效率是当前司法改革之重任。本文通过对影响效益价值实现因素的探讨,主张以公正的司法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来实现诉讼的效益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4.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采取评估方式对不良资产进行走价无疑对规范处置行为,防范风险县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评估界引入的资产评估理论和评估务实原则,与管理公司不良资产的处置要求不相适应。本文根据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特点,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民诉法第五十五条首次在立法层面上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了规定,以往的诉讼要求原告与被告以及诉讼请求存在一定的利害关系,而此项新规定将公益诉讼的理念正式的以条文的方式规定下来,这是中国法制建设的一大进步.在新民诉法关于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出台后,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主体不明确、 诉讼过程操作性差、 条文不够具体等问题不断涌现,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严重阻碍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云鹏 《价值工程》2014,(21):328-329
本文将通过对提起诉讼的不同形式以及同一诉讼的不同结案方式来详细探讨提起诉讼对诉讼时效的影响,以期对诉讼时效的中断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鄢焱 《企业导报》2014,(7):125-127
我国2012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新增了小额诉讼程序,但是规定其实行一审终审。本文以小额诉讼程序较为发达的美国为考察对象,具体考察了其各州就是否允许上诉(appeal)所采取的不同做法,力图为我国今后健全小额诉讼程序的救济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秦雅平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117-117,119
宪法适用包括两个层面:宪法诉讼中的宪法适用、合宪性审查中的宪法适用。我国并没有建立起宪法诉讼制度,宪法还不能进入诉讼,初步建立起来的合宪性审查制度并没有得到实施。究其原因,我国的宪法适用存在制度和现实实施上的困境。基于我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现状,我们应采取稳健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宪法适用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刘文博  敦洁 《企业导报》2014,(12):128+127-128
民事诉讼法在2012年的修改中增加了关于小额诉讼的规定,将小额诉讼程序入法。这对于我国司法实践中,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率,降低当事人诉讼成本,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因为小额诉讼实行一审终审,我们担心小额诉讼及时化解纠纷、避免迟到正义等优势能否发挥。文章认为小额诉讼简易却并不简单。  相似文献   

20.
任锦曦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0):170-170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涉及国家社会整体利益的经济纠纷日益增多,而现行的诉讼体制因没有相关规定而使该类纠纷的解决一直处于法律的“真空”地带。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应及时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