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苏刚 《江南论坛》2004,(6):46-47
一、自称为“江南第一燕”的瞿秋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行者之一,他较早以经济为中心考察了中国社会现象与问题,并由此完成了他的经济思想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在中国旧民主革命时期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在辛亥革命中,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又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都建立了丰功伟绩。中国人民不仅要研究、继承孙中山的政治思想,而且要研究、继承他的经济思想(包括他的经济建设思想),这对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无疑都是有益的。本文仅对孙中山的经济建设思想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亚当·斯密对中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当·斯密为了建立一个关于市场经济的经济学体系 ,在他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考察了当时世界上的主要国家 ,中国是他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 ,对他的经济思想有着重要影响。斯密为什么要研究中国 ?这一研究对他的思想有什么影响 ?对这一研究应如何评价 ?作者以为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更准确地把握斯密及其经济思想是有意义的 ,因此根据《国富论》 ,结合十八世纪中国的实际对这一研究进行了分析。然而作者的主要结论却是斯密对中国的研究符合其整体理论需要 ,但并不符合当时中国的实际  相似文献   

4.
赵靖先生(1922-2007)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不仅系统总结了中国四千年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提出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特有的研究模式,而且还开拓了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史、中国人口思想史等分支学科的研究,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系统总结赵靖先生的学术贡献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学术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霖  刘甲朋 《财经研究》2003,29(10):67-72
胡寄窗教授是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一位主要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他在对中国经济思想史进行系统梳理研究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整套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科学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古、近代经济思想发展演变的独创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的伟大革命家,也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他为中国人民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思想遗产,经济管理思想,尤其是国民经济宏观的经济管理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发掘、整理和研究这部分思想遗产,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和探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对改进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都有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一贯抱着高度的热情和宏伟的理想。他在1919年写的《实业计划》一书,是他本人有关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思想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振兴实业思想的总结。联系中国近代振兴实业的思想的发展来研究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对于弄清中国近代振兴实业思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总结和吸取有益的历史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史华兹小传     
本期的“专题”推出“著名中国研究大师史华兹纪念专辑”。史华兹对思想世界的敏锐洞察力,为西方学界开拓了探究中国思想史一条新途径,也为中国的史学家提供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经验。 我们纪念他,不仅是他对中国研究所作出的贡献,也在于他的高尚品格。“没有任何论文可以替代对他本人的了解,因为在高超的水平和典范的方式上,他的为学与德性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9.
<正> 朱执信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杰出战士。他1905年二十岁时加入同盟会,1920年秋被反动军阀杀害,为中国的独立和民主洒尽了热血。他在孙中山先生领导下,组织武装起义,无役不与。在艰苦繁忙的革命工作中,他还写下近百万字的论著,不仅有力地抨击了立宪派的谬论,而且“以主张为答辩”,从正面阐述和发挥了革命民主派的见解。特别是对于经济问题,朱执信作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在中国革命民主派中,除孙中山和章太炎以外,他是在经济问题上最有创见的理论家,代表了二十世纪初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理论成就。本文试就朱执信的财政金融思想作一粗略的评析。  相似文献   

10.
周谷城具有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大革命时期及其后,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研究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全面阐述了中国政治、经济、阶级、教育和思想等问题。周谷城的中国社会研究虽存在偏重阶级斗争的问题,但其基本特色为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1.
郑观应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实业家郑观应(1842—1922)在其名著《盛世危言》中提出其经济思想的核心部分——商战思想,即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以商业竞争为手段,通过国际市场上竞争实力的比拼,最终战胜外来经济侵略。对其经济思想特别是商战思想研究从总论性研究和专门性研究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2.
抑兼并是中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王安石变法的各项措施,都具有打击兼并的明显意图.王安石变法之所以最终被废除,与其抑兼并思想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密切相关.从传统政治伦理出发,凭借一己的道德勇气和行政权力,王安石希望在短时期内根本改变国家的经济状况,结果事与愿违.这表明:国家干预可以解决暂时的经济失衡和财政需求,但由于这种干预阻碍了民间经济的自然生存和发展,要真正达到"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习俗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治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尤其如此。司马迁较早注意到了俗与治的内在关联,但学术界忽视了其在司马迁经济思想中的重要地位。文章对司马迁的经济思想谱系中“俗”与“治”两大重要范畴进行了关联阐述,介绍了司马迁“因俗以治”治道思想的源流和主张,并结合现代经济学理论对其进行延伸与扩展,探讨其现实意义。研究发现:(1)司马迁的治道思想兼容了道家与儒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的不同侧面,而其“善因论”的要义正在于“俗之所欲,因而予之”。(2)因俗以治的核心是因循人“生有欲”和“皆为利”的本性及民间习俗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立俗施事,以达至“事少而功多”的理想治理效果。(3)由于司马迁的经济思想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和朴素性质,而且中国古代社会缺乏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其在近代以前始终未得到重视和采纳。(4)司马迁“因俗以治”思想给现代国家治理带来了众多启示:一是要尊重风俗习惯并加以因势利导;二是要注重习俗等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的兼容;三是要让好的习俗成为一种稳态均衡而固定下来并延续下去。文章不仅是对司马迁经济思想研究的丰富和拓展,而且对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也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1897-1949年间的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作为该学科的奠基时期。鉴于奠基时期的学术研究对后续研究的重要影响,以及学术界对该阶段研究的不足和对其评价肯定得不够充分,文章从学术史研究的角度出发,围绕研究成果、学术争鸣、学术价值以及研究特点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奠基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主要贡献与历史地位,并对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This paper provides an encompassing portrayal of Thoreau's economic thought. It is analyz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and the economic thinking of his time. Thoreau's economic thought is an ext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ideas of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particularly of Jean-Baptiste Say, and it is a fundamental critique thereof. Thoreau recognizes that some aspects and foundations of the modern conception of the economy lead to an alienation of the human being from itself as well as to an alienation from nature. I demonstrate that this critique is a result of Thoreau's specific approach to the economy, which, based on his particular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being and his philosophy of nature, seeks the meaning of the economy for human life and for nature. In this philosophical approach, which I characterize as an economic philosophy, Thoreau's deeper defiance of classic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his original place with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are grounded. It leads Thoreau to an alternative conception of an economy of moderation, which is identified and described in detail. I conclude with considerations on the potential meaning of Thoreau's thought for current economic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
The article studies to which extent the economic ideas of Jean Antoine Chaptal were conditioned by his education and knowledge as a chemist. Chaptal's life and activities and the main elements of his economic thought as expressed in his written works suggest certain relationships between his education as scientist, doctor and chemist, and his economic thought. Chaptal's place i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is discussed, especially those opinions that define him as a neo-mercantilist, or as an economist of the nation in the pure industrialist sense. But on a closer analysis, Chaptal can be defined as an industrialist physiocrat as a result of his training.  相似文献   

17.
After briefly reconstructing the debate in Ital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marginalist revolution on the correct methodology for the 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the article examines De Viti de Marco's position. A historical essay of his (De Viti ) on Antonio Serra (), becomes the first object of our critical enquiry. As with other studies of De Viti de Marco, from it emerges the adoption of an analytical and retrospective approach.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essays of the other historians of economic thought of his age, the originality of the method applied by De Viti de Marco in hi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can be seen.  相似文献   

18.
孙歌 《开放时代》2010,(11):35-63
与通常的使用理论表述结构设想并完成体系性论述的方式不同,沟口是用具体的经验研究推进他的结构性思考的。但与一般经验研究局限于一点或者泛泛而论地随自然时间叙述不同,沟口在长时段的历史时间中挑选了若干个关键时刻作为着眼点,并对这些点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开掘,这些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他所思考的中国思想史结构,它们相互缠绕、纠结,沟口把这种关系称之为中国历史的“基体”,却基本上不把重点放在对于“基体”的正面论述上。他最下功夫的是深入展开他所开掘的若干问题群,这些问题群透射着中国思想史的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点均处在历史剧烈变动的时期,因此可以说,沟口的中国思想史是在研究这些问题群高度变动的脉络及其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分工思想何以被忽视
——以马歇尔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工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中却一度被忽视。其缘由何在?本文以马歇尔为中心,做了思想史的考察。发现马歇尔的分工思想内含于对组织的分析中,这一分析采用了生物类比的方法。该方法与经济力学方法的兼容性是有争议的,这引发了20世纪20-30年代有关“报酬递增与代表性企业”的争论,使主流经济学走向了“去经济生物学,近经济力学”这一背离马歇尔思想的道路,这是分工思想被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The social thought which emerges from Francesco Forte’s economic writings proves to be mainly inspired by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though interpreted through a peculiar “personalistic” key. We will analyze the peculiar traits of his thought and the specific contribution that Forte gave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a specific economic theory based on the doctrine of “Ordoliberalism” or the “Freiburg School.” In our work, we will show how Forte propose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at doctrine, according to two of his main points of reference in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 Luigi Einaudi and Antonio Rosmini Serbati. Finally, we will present an important aspect of Forte’s work: his institutional analysis in the light of the particular civil philosophy expressed by Christian social teach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