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哪里能挣更多的钱,哪里能做更大的事业,温州人就往那里奔,并在那里扎根、生长、竞争、发展。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温州人就会以百分之百努力去做。  相似文献   

2.
东方 《企业研究》2001,(8):37-39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温州人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先讲国内,以新疆为例,在60年代,为支边来到新疆的温州人仅300 名,现已有8万多人,光乌鲁木齐市就有4万多人。他们主要经营皮鞋和棉纺织品,年交易额达几十个亿。温州的著名厂家,如吉尔达鞋业、康奈鞋业及夏蒙、报喜鸟西服等,在乌鲁木齐市场上都享有盛誉。 如今,乌鲁木齐的温州商人…  相似文献   

3.
温州人善做生意是有名的,温州人的富有也是闻名的。温州市连同所辖6县(市),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一人经商办企业,老板的80%以上拥有百万元资产,千万元富翁超过30万,亿元以上的富豪也不少。各地撒开“老乡网”温州老板无论到哪里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凭的是极强的亲和力和适应力。如南京方圆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州老板李方源去年移师南京,他充分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宁经商的温州人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自己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了一张几百户的“老乡网。”同时…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孕育了温商的崛起。他们敢为人先,不畏艰苦,带着产品走南闯北,铸就了发展市场经济的“温州模式”,吸引无数专家学者前去考察调研,参观学习者更是络绎不绝。当今,温商和温州产品遍布全国,世界很多国家,也都有温州商人和温州的名牌产品,真可谓“哪里有市场,那里就有温商;哪里有温商,那里就有市场”。这确实让人称奇。然而,我们读完虎牌控股集团总裁陈建孟的“创业创新与温商文化”后,就不难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5.
温州人会做生意,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温州人对房产投资的热衷蜚声各地,坊间素有传闻"温州人买房就如买菜",大手笔一挥,大盘小盘通吃。其实,温州的房产投资者在日渐成熟的房地产市场中也已经逐步成长,此次问卷调查各项统计的数据,无不反映了温州人的投资理念已经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7.
温州印象     
(一)温州为什么? 一提起温州很多人马上就会想起温州人会赚钱,温州人能吃苦。小到遍布全国各地的发廊、服装加工店,大到专业批发市场,甚至包飞机、包航线大多是温州人所为。 印象颇深的是 1999年科索沃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刚结束,许多温州人都背着大包小包坐飞机涌向南斯拉夫,说是战后生活物资极为缺乏,不能错过如此好的商机。温州人的经商意识由此可见一斑。 有人称温州人为中国的犹太人,银行装在脑袋里每个细胞都充满经营的意识。温州人有一股劲,靠自己的精神一步步打拼走出来。服装、皮鞋、打火机、眼镜是温州的四个支柱…  相似文献   

8.
东方 《企业文化》2001,(11):21-23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奢侈温州     
写《随园诗话》的袁枚就伫立岛上感慨过:来去沙汀雁,兴衰早晚潮。江水翻滚不息,这或许可以是温州式消费的另一个注解刚一提到要去温州,某著名奢侈品牌市场经理就这样惊叹:“你去那里做什么呀?那里是造假货的地方啊!”虽然温州人一向是这个品牌的消费大户,然而这个富有的消费群却并没有得到尊重。在全国人民的想象中,温州应该是一个灰扑扑的城乡结合部,尘土扑面的道路上,开着血  相似文献   

10.
《江苏楼市》2004,(10):18-20
哪里钱赚,他们就扑向哪里,他们对于商机的洞察有着一双老鹰般的眼睛,敏锐的嗅觉不输于猎犬,行动更如豹子一般迅速,他们,就是在全国饱受非议的温州炒家一族。  相似文献   

11.
眼界超越国界 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1扎根各地靠两力 温州老板无论到哪里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凭的是极强的亲和力和适应力.李方源是温州颇有名气的印刷设备经销商,2002年他移师南京,试图扩大地盘,占领南京印刷设备市场.  相似文献   

13.
东方 《企业文明》2001,(11):46-48
眼界超越国界温州人会做生意,勇于开拓,敢于走出家门、国门,遍布全球。有人说,只要哪儿有中国人,哪儿就有温州人!如果在哪儿只有一个中国人,那么,这个中国人准是温州人!也许,这话绝对了一点儿,但温州人把生意做到了全国、全世界,却是不争的事实。先讲国内。以新疆为例,在60年代,为支边来到新疆的温州人仅300名,现已  相似文献   

14.
温州企业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之一。温州人以经商精明能干、吃苦耐劳著称,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温州企业的产品遍及世界,主要有皮鞋、服装、打火机等,其中皮鞋产量占全国产量的20%,占世界产量的6%,是个名符其实的“鞋都”。近些年来,伴随着温州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温州企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温州的民营企业已经发展壮大了,企业的规模、产品、人员、资产等基本特征已经有了本质的不同,管理的基础发生了变化。这就意味着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也必须同时进行转变,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  相似文献   

15.
曾涛 《经济界》2002,(5):56-58
一、温州人的精神与个性温州人的精神气质与个性很难用几句话来概括,但流传下来的顺口溜还是可以窥视到温州人内心深处世界和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殊气质。比如说:“温州人睡得了地板,也当得了老板”,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他们的骄傲之一。创业初期,温州人大部分时光在挤火车、汽车中度过,没有位置,就钻到别人的椅子底下睡一觉,打地铺也是家常便饭。又有人说:“上海人有一块钱就要打扮,广东人有一块钱就要出去游玩,北方人有一块钱就要去神侃,温州  相似文献   

16.
1 扎根各地靠两力 温州老板无论到哪里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凭的是极强的亲和力和适应力。李方源是温州颇有名气的印刷设备经销商,20002年他移师南京,试图扩大地盘,占领南京印刷设备市场。公司到南京了,但怎么开展业务呢?李方源充分展示了温州老板经商的套路:他先是摸清一大批在南京  相似文献   

17.
实地考察:体验温州模式的热度深入交流:探寻企业成功的源泉虽只有几百万人,亿万富豪就达百位以上——温州商人致富有何秘诀?很多轻工产品占据全国甚至领衔全球市场——温州企业营销有何方法?高质量、低价格,产品行销世界,所向披靡——温州企业成本控制有何良方?原只是家庭作坊,摇身一变就成为大集团——温州企业成长有何策略?“敢为天下先”,是“市场经济的先驱”——温州人超越常规的观念有哪些?主办:企业管理杂志社 温州经济学会 承办:北京天诺世纪投资有限公司优秀企业现场考察正泰集团、天正集团、人民集团、奥康集团、报喜鸟集团、…  相似文献   

18.
温州人在经济领域"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是不争的事实。在温州,主流人群都有这样的竞争意识。可温州人怎么也不会想到突然某一天就成了"楼市的主角"、媒体"秀场的道具"。充裕的民间资本寻找投资出路温州人善于投资,善于"流通资本",同时也善于"流通人脉"。据《浙商》杂志的统计,在  相似文献   

19.
“格局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把这句富有哲理的话演绎成为现实版的故事,李江红又把它在保险业做了最好的诠释:温州人不但可以制造小玩意,同样可以在保险领域做出相当当的品牌。  相似文献   

20.
浙江经济的发展和腾飞其原因绝对不是爱钱和计划经济下的鸡肋就可以涵盖的。本人对浙江其他地区的发展了解不多,但就我对自己家乡温州的了解来看,温州模式背后的温州人除了爱钱之外还有它自己突出的特点。温州人的三大特点团结。温州人在外地和外国是非常抱团的,外人难以理解的家乡话可以迅速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生意人天生的和气生财的性格很好在同乡之间表现出来。这种团结使得内耗、恶性竞争变得较少,使得大家在很多资源上可以共享,使得大家在多变的市场上可以互相帮助,极大地降低了生意上的风险。相对于举世闻名的中国人的内斗特征,至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