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阐述郑州铁路枢纽概况的基础上,结合"米"字形快速铁路线路宏观走向、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新增郑州—重庆、郑州—济南、郑州—合肥、郑州—太原等线路,并且对其功能进行定位,在分析客运专线引入数量及性质、速度目标值、客运专线运营模式、引入线路及既有站改扩建的工程因素等引入枢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快速铁路引入郑州铁路枢纽的新增线路方案及枢纽分工方案,探讨"米"字形快速铁路引入郑州铁路枢纽的远期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2.
客运专线引入枢纽或地区的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开工建设,分析客运专线引入枢纽的影响因素,确定引入方案成为修建客运专线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列举客运专线引入北京、天津、济南、郑州、哈尔滨等枢纽的方案实例,对客运专线引入始发、终到站的枢纽、省会城市枢纽和一般城市枢纽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一般性方案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昌赣客运专线引入南昌铁路枢纽方案最优、投资最省、效益最大,在阐述既有南昌铁路枢纽概况、主要车站、在建及拟建工程的基础上,分析枢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预测枢纽未来客运作业量,根据昌赣客运专线引入南昌铁路枢纽的研究思路,提出昌赣客运专线引入三江镇站、向塘站、横岗站和杭长客运专线横岗线路所4个方案。经过综合比选,建议昌赣客运专线引入南昌铁路枢纽采用引入横岗站方案。  相似文献   

4.
广州—湛江客运专线引入湛江铁路枢纽对其总图格局影响深远,根据湛江铁路枢纽概况、在建与拟建工程,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客运量预测,首先研究广州—湛江客运专线分别从南侧和北侧引入枢纽的2个线路走向方案,比选后采用北侧引入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新建湛江站方案(方案Ⅰ)和引入既有站方案(方案Ⅱ)系列方案。最后经过在城市规划协调性、运输组织、物业开发条件、工程实施难度、经济投资等方面的综合比选,建议采用新建双线引入湛江西站方案。  相似文献   

5.
郑西客运专线引入西安站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州—西安客运专线即将修建,针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西安站的3个方案,从客运专线车场与既有车场的客运作业分工等方面,探讨了各方案的联络线设置、车场能力对运量的适应情况等,并推荐出较优的Ⅲ方案。  相似文献   

6.
为配合沈哈、沈大客运专线引入沈阳枢纽,结合沈阳枢纽现状,设计了引入既有站和引入新建沈阳站两套方案,确定了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作业分工等,经过方案分析比选,推荐客运专线引入既有站、远期沈哈、沈秦客运专线间增设直通线方案。  相似文献   

7.
铁路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西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为例,阐述了客运专线引入枢纽的设计要求。对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提出了3个站址方案,对方案进行了优缺点分析和近远期工程衔接分析。并按“一主两辅”的客运系统规划,论述了客运站分工。  相似文献   

8.
分析铁路客运专线相邻区段的维修天窗开设方式及时间,对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时段的影响,以郑武客运专线相邻专线采用的矩形维修天窗时间为例,对北京—郑州,武汉—广州及西安—郑州区段的天窗开设,对郑武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时段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郑武客运专线列车合理的开行时段。  相似文献   

9.
针对京郑客运专线引入石家庄枢纽,根据枢纽客运量及列车开行方案,对与既有客运系统的连接设计了6个方案,经分析比选推荐在京深高速公路西侧新建石家庄东站方案,并对客运专线与既有站的联络线设置,以及新建石家庄东站站型方案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阐述西安铁路枢纽概况和预测近远期客货运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枢纽总图规划及西武客运专线引入后枢纽的客运系统格局,针对西武客运专线引入西安枢纽,研究引入既有西安北站和新建新西安南站2个方案,分别从枢纽总体布局、客运站分工及作业能力分析、客流特征及运输组织灵活性、工程投资及实施难度、对城市交通影响5个方面进行综合比选,建议采用新建新西安南站方案。  相似文献   

11.
根据南宁铁路枢纽现状和近期引入枢纽线路对枢纽客运系统、解编系统、货运系统的影响,研究并提出南凭铁路引入枢纽的规划和枢纽改造方案。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为新建铁路及客运专线铁路引入枢纽后导致枢纽改造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个新思路,使改造后的枢纽更具有便捷性、高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旅客旅行舒适度的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旅客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有人均占用面积、旅行时间、站车环境、运行平稳度和客运服务水平。不同职业和出行目的的旅客,对旅行舒适度的需求有所不同。铁路客运专线建设为旅客出行提供了更人性化的设计和高标准的软硬件环境,舒适度的改善将使旅客出行更加舒适愉快,也将进一步增强铁路客运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郑焦城际铁路是郑州城市群城际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郑州铁路枢纽内,利用京广线接轨引入郑州站,能力受到一定限制。基于郑焦城际铁路与京广线共线区间及郑州站的能力利用现状,分析郑焦城际铁路能力制约因素,提出提升郑焦城际铁路能力的普速旅客列车外迁和重新规划建设客站2种方案。分析各方案的枢纽分工和能力适应性,考虑工程投资和运输组织方案等因素,选定新建郑州北客站及客运环线方案,为城际铁路规划、建设及枢纽的合理分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西安铁路枢纽将有8个方向、7条铁路线引入,既有西安站已不能满足客流增长的需要。分析西安枢纽内影响客运能力的各项因素,结合西安枢纽的改扩建及西安城市规划,提出新建第二客运站——西安北站和辅助客运站——纺织城站,并对原西安站进行扩建的方案,形成西安枢纽客运系统二主一辅的格局。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面对建设融资的严峻现实,提出将资产证券化用于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融资的设想。在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应用的操作模式和运作过程进行了设计,并对存在的主要障碍和风险进行了论述。指出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引入资产证券化提供了尝试机会。  相似文献   

16.
秦沈客运专线对京沈客流分担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Logit模型,通过建立新的数据分析模型,对秦沈客运专线的客流分担率与列车旅行速度、票价、安全性、舒适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各因素敏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有效提高客运专线的客流分担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石太客运专线客流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改进的重力模型和灰色理论模型,从石太客运专线的本线客流、跨线客流和诱增客流3个方面,分别以客运通道周边城市的GDP和人口分布密度、石太客运通道既有线的旅客运输量、城市间的加权运行时间为影响因子,对石太客运专线的旅客运输量进行预测分析。预测结果为客运专线合理制定运输组织方案、设计车站规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武汉铁路枢纽路网构架进一步扩充,客运系统运能紧张、过江通道能力不足,为解决路网结构缺陷、提升武汉城市群城际铁路断头线的路网功能,阐述武汉铁路枢纽与衔接客运铁路布局既有现状,为应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作业量及过江运量的增长,补强客运系统及过江通道能力,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出3个规划方案,经综合比选分析,采用新建新汉阳站和天河北站并将客运系统调整为"四主两辅"方案。研究结论能够满足高品质出行服务需求,对武汉铁路枢纽客运系统布局与分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有折返作业中间站的平面布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折返作业的中间站,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常见的中间站。在普速铁路中,由于全线开行的客车密度小,机车牵引的列车折返时需机车调头,作业复杂,折返作业时间的长短对能力也影响不大,所以,在车站布置上不需要作特殊对待,最多设一条机待线。而以动车组运行的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就大不相同,高峰时段列车开行密度大,动车组折返不仅影响到车站和线路能力,而且也影响到动车组运用效率,就折返问题,对中间站的布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中国铁路时速200km及以上动车组关键技术及客运专线(高速铁路)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的主要成果,在总结客运专线建设和铁路历次提速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大型工程系统集成理论;以大型工程集成理论为指导,对世界范围先进技术资源进行系统集成,可以又好又块地实施大型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