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谭武 《中国石化》2007,(4):69-70
茂名华粤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其前身为技术含量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劳动服务公司,2000年起开始转型,逐步形成了以炼油深加工和乙烯后加工为主业的石化企业。并于2006年5月被广东省授予高新技术企业的称号。为了实现公司转型后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公司人力资源部面向高校小规模地招聘大学毕业生。较好地缓解了许多技术岗位员工素质、知识结构与生产要求不匹配的矛盾。如今有的大学毕业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逐步成长为公司的管理、技术骨干。甚至进入了公司两级经营班子的行列,但也有大学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离开了公司。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劳动力总量过剩与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双重现象,作为高素质劳动力的大学毕业生也未能幸免。一方面,众多大学毕业生滞留人才市场,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短缺仍旧是经济发展的瓶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众多毕业生为顺利就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就业成本一年高过一年,给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同时众多大学毕业生滞留社会,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探讨大学生就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通过完善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提高大学生就业率,降低就业成本,成为政府、社会工作者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共同课题。  相似文献   

3.
大学毕业生进班组、当工人,已经成为普遍的趋势。这些人有知识、有思想。会很快成为企业高素质劳动者的代表。大学生要珍惜一生中重要的实践机会,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为企业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毕业生分配制度普遍实现了“双向选择”。本文从实践中总结了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并就学校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较有实力的企业每年都要引进一批大学毕业生,然后像“宝”一样进行培训,希望他们成长为企业未来的顶梁柱。而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之高又让不少企业头疼。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呆上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跳槽高峰期。因为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思想难免偏于理想化,而工作后发现现实并非想像的那么完美,  相似文献   

6.
又到了新的找工作的高峰时节了。在这样的时刻里,大学毕业生们以及一些往届毕业生都在焦头烂额地填着简历以及忙着面试。鉴于我往年找工作的经历,并总结出以下经验,供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灵活就业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大学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诸如劳动合同意识不强、法律维权意识淡薄、违法意识存在盲点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有利于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  相似文献   

8.
人语     
《IT经理世界》2009,(7):10-10
“我们不像是从象牙塔里走出的人才,更像是每斤1元的大白菜,在市场上任由人挑选。”——一位大学毕业生参加招聘会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高齐 《现代班组》2009,(6):10-11
有的大学毕业生这样自嘲:我们就像趴在玻璃上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但就是没有出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凸现。目前新增大学毕业生人数又创历史新高,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了解并清楚认识求职就业的程序非常重要。本文就高职高专毕业生最后一年所要必须做的一些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供山东省高职高专毕业生参考。  相似文献   

11.
7月4日,合肥锻压招聘的20名2005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全部到人力资源部报到,他们分别毕业于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全国重点大学的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高分子材料等专业,这是合肥锻压一次性招聘人数最多和人员整体素质最高的一次。改制以来,合肥锻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并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决心把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2.
由于长庆油田快速发展的用工需要,有相当—部分非油气勘探开发专业的油田子弟大学毕业生,按照相关的政策精神陆续录用到油田基层操作岗位上工作。油田公司将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岗前培训任务交给了培训中心。培训中心党组织在研究分析后认识到,做好这个群体的教育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杨度 《中国纺织》2010,(5):132-132
4月17日,一场以“城市·融合”为主题,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主办的2010毕业生Fashion Show在尚街Loft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14.
刚刚从“象牙塔”走出来,到企业、在最基层的班组工作,很多大学毕业生会发现,工作实际似乎与自己想象的不一致甚至相差甚远。有的人可能会因此觉得自己的满腔热血和理想抱负无处施展,因而工作上有些消极,也没有了学生的气息和上进心,开始碌碌无为起来。  相似文献   

15.
纺织院校毕业生走俏4月中旬的一天,北京服装学院旁边的北土城公园已经花红柳绿,当记者遇到悠闲自得的鲁成时,很难把他与“毕业生”联系在一起。如今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尽人皆知的现象,一提到大学应届毕业生人们往往会想到电视新闻中那人头攒动的就业招聘会和紧缩眉头说工作太不好找的表情。  相似文献   

16.
梦想与创业     
前不久,一部描写创业的《中国合伙人》风靡影院。而在这个毕业的季节,在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的形势下,梦想和创业成了永恒的主题。《中国合伙人》作为一部励志片,刚好迎合了这个主题。前几天就有新闻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建国64年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空前严峻。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国家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加,已由2001年的114万提高到2008年的559万,而就业率却在下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却存在着招收合格人才难的问题,应届大学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就业后稳定性差,频繁跳槽,致使企业不愿意接收。如何缓解严峻的就业压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帮助企业选择更优秀的人才?建立高校就业见习基地制度成为一项重要的应对选择。  相似文献   

18.
赵梅 《华北电业》2012,(6):60-61
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走进现实的工作世界时,通常会对工作世界怀有十分美好的憧憬,但是,迎接他们的是现实低定位与自己的心理高定位之间将形成巨大反差,遭遇不同程度的"现实振荡"。而如果企业不顾及大学毕业生的这些感受,不给他们逐渐了解新环境的时间,只是急切地希望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掌握与职务相关的基本技能,达  相似文献   

19.
成晖 《中国石化》2009,(11):51-53
大中专毕业生作为企业员工队伍中年轻的群体,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安庆石化正处于新一轮有效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炼化一体化项目为核心的一大批重点工程即将开工建设.企业人才资源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采取有效对策加大大中专毕业生的培养力度,促其尽快成才,为企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看题目,大家可能会猜到我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其实刚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 我在一家企业里当资料员,工资虽然不高,但稳定、清闲。没事儿时就打打毛衣,看看时尚杂志啥的,有时也会偷着跑出去吃“肯德基”。老公孙明在一家合资企业当部门经理,大我两岁,是个大学毕业生。他起先是我们单位的工艺员,常到资料室来翻阅资料。我们就认识了。结婚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