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健  吕岩 《辽宁经济》2002,(9):26-29
建立规范有序的建设市场秩序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方面,没有规范的市场秩序,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市场各方主体建设行为难以得到控制,势必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给城市建设留下后遗症,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市场管理是一个有着相当广泛而深刻内涵与外延的概念,需要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首先要立足于找准地方政府市场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统一认识,解决好“抓什么”和“怎么抓”的问题,善于抓住当前建设市场的主要矛盾,充分发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职能,力争突破重点、拓展全局。当前,沈阳市建设市场管理的中心工作应紧紧围绕“整顿、管理、建设、发展”八字原则,“整顿与管理”、“建设与发  相似文献   

2.
在连片特困地区进行扶贫开发攻坚要“集中力量”,最主要的政策措施就是“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连片特困地区的投资支持力度”,同时鼓励和支持贫困地区信用及保险事业的发展。这些政策措施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的方法论,也就是说,在连片特困地区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必须解决好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3.
综合配套改革五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应该建立国家层面的组织保障。综合配套改革不只是先行先试,其核心应是“综合配套”。综合配套改革应为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妥善处理行政区和经济功能区的关系和矛盾。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立法力度,解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法律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4.
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2月28日,国家主席、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指出,深入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 "僵尸企业"这个 "牛鼻子".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要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中央要求上来,坚定不移处置 "僵尸企业".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的大部制改革不应该仅仅是模仿中央政府的大部门模式,而是要找到大部制改革的实质.作为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它的宗旨与实质性的目标,应该落脚于政府职能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始终是机构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各地的改革更是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结合自己地区发展特点,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改革模式.使政府部门的职能大了,但是职权要变小,机构变小了,但是职能、责任要变大.  相似文献   

6.
李洪斌 《浙江经济》2009,(22):56-56
当前义乌市场的国家战略作用日益凸显,义乌要抓住围家发改委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发展机遇,认真开展“中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同时,着力深化统筹改革,谋划重点领域突破  相似文献   

7.
杨成 《北方经济》2014,(12):24-25
正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基本建成法治政府,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明确提出了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部门,当前正处在加快推进职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提出的目标是要加快  相似文献   

8.
孟刚 《浙江经济》2007,(21):13-15
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承担着发展与改革的重大职责,更好地履行政府综合调控部门职能,就需要抓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前提应该是对当时阶段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从国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在当前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有过这方面的经验教训。过去由于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的认识不够准确和深刻,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发生巨大偏差。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往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现阶段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特别是主要矛盾,避免“左”的、右的错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制度作为国家民生建设的根基,一直承载着农业发展和农民生存的基本功能。农民与土地二者的关系始终是深化中国农村改革的主线之一。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历经了由“两权分离”向“三权分置”的变迁过程。“三权分置”对于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并行的规定,有利于释放“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提高了农民收入以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视角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结合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间的博弈综合分析土地流转中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研究重点是土地流转主体之间是否进行流转及地方政府的作用,并建立土地流转的收益模型,分别从地方政府不干预和干预两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当地方政府进行干预时,是否改变土地用途也会对流转主体的利益均衡结果产生不同影响。结果表明,国家征用有利于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因此,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发展要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流转主体参与土地流转,地方政府要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加强监督和宣传,以此来明确土地产权制度,并对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进行更加全面且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钱金保 《南方经济》2020,39(4):53-61
文章尝试从国家能力视角分析东亚开放模式何以成功,以及中国开放的独特之处。基本史实梳理显示,东亚开放模式的本质特征是渐进开放和有序开放;在此基础上尝试解释东亚模式何以成功,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对外开放,渐进、有序是其固有特征,即使成功发挥"后发优势"压缩追赶进程也需要遵循一定规律,能否发现并遵循规律则反映了国家能力差异。中国在借鉴东亚渐进、有序成功开放经验的同时,亦从"双转型"后发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在两个方面拓展了后发开放理论:一是按照"试验-推广"路径扩大开放是大国的可行选择;二是对于双转型经济体需要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最后探讨国家能力在中国开放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动态演化。  相似文献   

12.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嘉  王鹏 《科技和产业》2010,10(4):113-116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我国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均衡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从六个方面揭示了目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主要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全面开放的经济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之一。尤其是在当前中国改革开放正面临环境和条件重大变革的新形势下,准确判断并把握全面对外开放的新内涵和新任务,找准加快推动建设全面开放型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为在其他领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内外融通的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全面开放体系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地位需要逐步由跟随者、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体现了党和政府在新时代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更高认识;诠释了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阶段,改革与开放之间辩证关系的再解析;包含了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的规模、拓宽开放范围和领域、提升开放质量等一系列目标集成。为了建成全面开放经济体系,要求全面提升中国深度参与乃至引领塑造国际经贸合作新秩序的能力;利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创造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补齐开放领域、开放区域、开放对象等结构不平衡的短板;同时还要有效防范和化解扩大开放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推进、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贸易强国的建设、对外投资模式的创新等则是加快建设开放经济体系的重点抓手。  相似文献   

14.
驱动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我国重大发展战略。以2011-2017年广东12个行业出口消费品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简单线性回归和双重差分法评估政府监管政策变革对出口消费品质量(出口消费品合格水平、市场感知质量)等两个维度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监管政策变革显著提升出口消费品质量水平,对实验组样本产品合格水平的正向影响作用普遍好于对照组;同时,政府监管政策变革对出口消费品市场感知质量的影响与行业关联,能显著提高部分行业的市场感知质量,如:家电、照明设备、仿真饰品、信息技术设备、纺织品服装、家具等行业。鉴于此,政府质量监管应结合行业发展特点,创新监管模式,进一步推进"管检分离",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结果采信等,以形成健康可持续的出口消费品质量发展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以满足辖区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财税体制改革给地方政府带来的财政压力,会对其公共服务供给行为产生影响。在测度中国229个地级市公共服务质量与财政压力的基础上,构建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质量产生了非线性影响,当地方政府承压超过一定限度时,财政压力将显著降低辖区公共服务质量;实证结果因地区、城市规模不同而呈现异质性;不同种类公共服务间的质量差异,源于财政压力环境下地方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行为。为此,应将财政压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质量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16.
盛毅 《改革》2020,(2):125-137
新一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和任务有显著变化。内涵变化体现在:将宏观层面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企业层面的多种经济成分融合分开,明确后者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改革要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功能定位进行,明确分类改革才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确保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任务变化体现在:垄断性国有企业、特殊领域国有企业、资本经营类国有企业、母公司等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重要对象,吸纳新的非国有投资主体、创新其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和渠道需要有全新的探索。基于以上两个变化,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分商业类和公益类、母公司和子公司、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三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7.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与企业养老保险框架相互衔接的制度,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论文通过构建保险精算模型,在给定条件下,模拟测算了视同缴费水平、过渡性养老金调节系数和退休年龄等对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政策框架下,高收入人群的养老金替代率明显偏低,而低收入者的养老金替代率又过高,其中代表性参保人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73%,而低收入者的替代率可能高达156%。因此,适当提高视同缴费水平,合理设定过渡性养老金,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和建立多渠道的养老保险补充渠道,是我国事业单位养老社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传统政府预算制度的弊端,近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了多项预算改革措施。但应看到,我国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与公共财政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根据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进程和我国的预算管理实际,今后的预算改革应着重于进一步加强预算控制,增强预算的透明度,确保预算的合规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引入绩效管理因素,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提升政府部门的施政绩效。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已经不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到“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的政府转型势在必行。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转型的中心任务,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必须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管理理念才能达到建设高效政府的目的。文章在分析青岛市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青岛市在进行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了基于可视化管理技术的青岛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董上海 《乡镇经济》2008,24(11):16-19
乡镇作为我国的基层政府,在农村税费改革后许多职能虚化,从长期来看,乡镇政府可以取消;短期而言,我国农村地广人多,乡镇政府暂应保留以保持地方稳定,但其职能应进行转变。税费改革后,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强化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增加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弱化行政管理职能,淡化基层政府的行政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