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取向的改革”。粮食作为重要农产品,其流通也应以市场化为取向,所谓市场化,就是以市场而不是计划作为粮食流通的渠道,以市场主体而不是行政主体作为粮食流通的执行者,以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而不是政府定价作为形成价格的途径,以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调配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粮食流通市场化 ,就是要以市场而不是以行政为主体运作粮食流通 ;以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而不是以政府意志为手段形成粮食价格 ;以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行为配置粮食资源。粮食流通市场化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 ,是对原有流通体制的根本性改革 ,必须扫清思想障碍 ,走出误区 ,更新观念 ,才能逐步实现。一、还粮食商品本性由于粮食不可缺少 ,需求弹性小 ,自然风险大 ,加之我国“三个不可逆转” (耕地减少、人口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 ,粮食供求时松时紧 ,国际市场难于预料 ,粮食安全极为重要。据此说粮食是“特殊商品”,甚至是战略物资。并成为长期…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正在加快,新的粮食流通体制框架将很快建立起来。为此,笔就粮食流通市场化问题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建立和发展是与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紧密相关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期货市场是现货市场的延伸和补充,是调控粮食市场的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手段。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给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有必要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和作用,使其更好地促进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1中国粮食期货市场的运行现状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和逐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市场的高级形式———期货市场在中国开始探讨和运行。10多年…  相似文献   

5.
一、粮食购销市场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粮食流通体制作为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积极创造条件 ,从根本上转轨变型 ,尽快朝市场化迈进。目前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粮食主销区已基本具备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条件。因此 ,应当不失时机 ,抓住机遇 ,率先推行购销市场化的改革。所谓粮食购销市场化 ,主要指今后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定购任务不再搞指令性计划 ,完全由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 ;粮食价格不再由政府确定收购保护价 ,而由市场供求决定 ;粮食市场完全放开 ,允许多渠道有序经营竞争 ;正常年景下 ,…  相似文献   

6.
2001年,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八个粮食主销区省市率先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随后粮食产销平衡地区相继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粮食主产区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路子,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曾在粮食流通和粮食宏观调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国有粮食企业,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加快改革,适应新时期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如何认识国有粮食企业的体制责任和现状差距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承担政府职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加上改革滞后,历…  相似文献   

7.
今年国务院出台新一轮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主要是以市场化改革为取向,通过“保护产区、放开销区,省长负责、加强调控”,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我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这次改革是在新形势下对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实质性突破,必将对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等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广东作为粮食主销区,将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这对于长期以来一直依靠政策优势垄断粮食市场、发挥粮食流通主渠道作用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其布局和经营方式必将发生深刻的变化。一、广东…  相似文献   

8.
一、深化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背景和条件粮食是最重要的农产品,粮食流通体制在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制度,聚集资金用于发展城市和工业。在惊叹农业为城市和工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统购统销的粮食流通体制严重地剥削了农民,窒息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因此,1978年伊始的市场化改革在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承包制的同时,也启动了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化的进程,改革的实质是用市场机制来配置和调节粮食的生产和流通。但…  相似文献   

9.
粮食购销市场化取向改革就是国家逐步取消对粮食市场准入限制,市场购销主体多元化;取消粮食收购定购价和保护价,粮食购销价格由市场形成;取消敞开收购的刚性要求,收什么、按什么价格收、收多少、怎么收,由企业自主确定;取消新粮购销经营政策补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实体。粮食购销市场化取向改革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应对加入WTO挑战,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继去年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之后,国务院加快推进粮食市场化取向改革,计划在经济较为发达的…  相似文献   

10.
粮食流通体制缘何难以市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大部分的竞争性产业已经实现了市场化,但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反反复复,难以进行市场化改革,有时甚至还有逆市场化的趋势。这不仅与粮食经济的重要性有关,而且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本文所说的市场化不是指粮食完全由市场来调节,而是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适当、适时参与并矫正其缺陷的市场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因素阻碍、延迟了粮食流通体制以市场为方向的改革。一、对粮食的非经济性质的矫枉过正粮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承担了不少非经济职能。一是保证人们生存的社会性质;二是确保稳定供给的政治性质;…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实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之后来谈论粮食行业的行政管理改革,虽然有“骑驴找驴”之嫌,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微观粮食管理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粮食管理,确实有“别是天地非人间”的本质差别,因为前者管理的对象是掌握“垄断经营粮食权力”的国有粮食企业,后者管理的对象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市场主体;前者的管理手段主要通过行政计划命令来执行的,后者主要通过法律、经济政策调节调控来实现的。在我国的国有粮食企业最终完成市场化改制后,粮食行政管理的职能如何定位,粮食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策性收购资金的安全及风险性质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主产区农发行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性金融职能,执行国家购销政策和封闭管理政策,防范和化解信贷资金风险,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拟以产粮大市湖北省荆州市为例初作探讨。一、当前荆州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今年以来,作为粮食主产区的荆州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了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取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是调整了保护价收购范围。产购量较大的4个县、市继续执行按保护价收购政策,其余4个县、市、区全部放开…  相似文献   

13.
在大力促进种植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尽早建立与WTO规则和全球竞争相适应的粮食流通体制,是我们必须完成的紧迫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改革的意见》确定的总体目标和改革重点,笔者认为深化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必须牢牢抓住以下4个方面:1加快完善市场体系完善的粮食市场体系是实现粮食流通市场化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的调节作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才算基本到了位。目前中国粮食有形市场规划不够合理,不仅较为分散,而且缺乏层次性,管理水平也不高…  相似文献   

14.
1.1 市场日益完善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商品市场领域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等要素市场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市场机制已经主宰了整个国民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市场的调控作用和调节功能已经从抵制、怀疑转为肯定、信赖和追求。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目前还处于行政主导、行政管制色彩浓厚的粮食流通体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和期望都很高。另外,市场经济本身也要求粮食流通体制基本框架必须与市场内在要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宜管?宜导?宜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不同时期不同的粮食形势 ,导致了在粮食的流通体制问题上 ,先后出现了不同的改革政策和举措。归纳起来 ,可以概括为三种 :一是以“管”为取向的改革 ;二是以“导”为取向的改革 ;三是以“放”为取向的改革。三种改革取向的理论依据不同 ,在实践中运用的效果也各异。本文对这三种取向的改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并结合当前粮食流通改革进程、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粮食供求关系变化和市场建设现状的实际 ,提出了以“放”为主导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思路和建议。一、中国粮食形势的变化与粮食流通体制改…  相似文献   

16.
一、粮食流转贷款的政策依据及其含义随着各地以市场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务院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从2004年新粮上市起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以此为标志,我国粮食流通体制进入了全面市场化的新阶段。所谓粮食市场化。就是要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粮食市场化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发展和规范多种市场主体从事粮食收购和经营活动;转换粮食价格形成机制,一般情况下,粮食收购价格由市场供求形  相似文献   

17.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国务院总结近几年粮改经验,应对入世挑战,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这次改革,不能简单等同于以往粮食流通体制不断完善式的改革,而是以直接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为取向,触及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有机遇、有挑战、更有难点。就此,笔结合胶州市在改革中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乡镇粮食流通市场在我国粮食流通市场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关系到乡镇居民的民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等问题,本文以湖北省宣化店镇(以下简称宣化店镇)为例,对乡镇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以后的市场体系构建,改革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WTO,我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各地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更使得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核心和载体--市场体系建设成为当务之急。然而,由于多年来粮食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粮食市场体系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粮食流通的发展,亟待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考察20多年农村改革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诸如家庭承包制的普遍推行、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产业化的蓬勃发展等等,都是以减少计划控制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的结果(李成贵2002)。1978年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使中国粮食生产与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自给自足的政策选择不仅导致资源配置低效,而且不利于粮食安全水平的提高。2001年,浙江等省率先放开粮食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