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发展县域工业 振兴县域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工业是指建在县(市、区)辖区内的工业企业。县域工业发展的优劣是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和差距的主要原因,县域工业发达,县域经济则强,县域工业薄弱,县域经济则弱。本文通过辽宁省经济发展强县与经济发展弱县的有关经济数据对比与分析可以证实上述观点。  相似文献   

2.
浙江现象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浙江是个“一多三少”的省份,人口多、地少(人均半亩耕地)、矿产资源少、国家投入少,而且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令人瞩目,经济增长速度连续十余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GDP保持全国省区第一,城镇居民收入全国第一,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百强县(市)中,浙江占了22个而居全国首位。浙江经济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他们的经验在哪里?对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以区域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为依据,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城镇化率等角度入手,分析了1997~2002年吉林省41个县(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空间格局;指出与自然地理地带性相似,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分为明显的东、中、西部地带,每个地带内的县域经济特征鲜明;分析县域经济地带性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指出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交通条件是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2005年10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测评结果,百强县中有46个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三个经济圈中。发达县越来越集中在  相似文献   

5.
江浙两省经济强县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浙两省经济强县的比较徐志宏改革开放以来,江苏、浙江两省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出现了一批经济总量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开放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发展后劲较强的经济强县。这些经济强县的崛起,对推动这两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浙江省的萧...  相似文献   

6.
利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的方法对2009年安徽62个县(市)的经济增长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县域经济增长能力低下,并且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县乡两级政府权力,优化县域经济增长环境,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以期为壮大安徽县域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农业在国家和区域经济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在河北省也是如此.本文以科技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 (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试点工作中河北省的县(市)数据资料为依据,时河北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分布、类型和特征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当前河北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并且有着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分析65个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概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市)域经济发展差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65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为经济发达地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和经济落后地区4种经济发展类型,基于GIS软件,从地域的空间分布上进行了深入分析;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郡县治,天下安。”自古以来,作为中国最基本的政权单位——县,就被赋予了安邦定国的重任。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县域经济,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自此,“县域经济”这一概念被正式列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但是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的点,县一级的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占很大比重,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解决三农问题,而粮食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自然充当了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供销社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供销社是以农民为主体组织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经过长期发展,供销合作社在农村已经形成较为健全的组织体系。辽宁省供销社系统现有14个市联社,72个县(区、市)联社,1082个基层社,各类独立核算单位2182个,产业活动单位5.587个,职工人数达到21万人。在县域范围内,供销社以基层社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乐清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下辖31个建制乡镇,面积1174平方公里,有“中国电器之都”、“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之称。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01.5亿元,工业总产值797.3亿元,财政总收入37.62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7位。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国县域经济中的十强县(市)则分别是: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江苏昊江市、浙江慈溪市、浙江绍兴县、江苏太仓市、福建晋江市、江苏宜兴市、浙江叉乌市、浙江余姚市、山东荣成市。共13个,其中,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地理位置相连的4个县级市,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并列第一名。  相似文献   

13.
略论县域经济新的筹资立足点刘文晓,刘冰涛县域经济是一定区域上以县为基本区划单位,实行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达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与城外经济融合,实现生态上、经济上良性循环的经济.县镇与工业、轻工业发达的大城市相比,创造价值、筹措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辽宁县域经济发展令人瞩目,对辽宁经济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2009年全省县域GDP达6704亿元,同比增长27.24%,占全省GDP总量的44.50%。本文运用聚类分析原理以及SPSS统计软件对辽宁44个县(市)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科学分类、比较和研究,更准确地为各县(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定位,为制定辽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加快农业县经济发展的金融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农业县经济发展的金融策略罗铁成,高为华我国共有2000多个县(市),全国8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县域内,县域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0%左右,县是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的基本单位,也是宏观管理的基层单位,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大网络中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平南县舞好“强基地、重科技、抓营销”三步曲,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夯实了经济基础。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县域经济西部百强县,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广西马铃薯种植第一大县”称号,被评为自治区“农业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昔日小企业变成农合行“大蛋糕”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曾以乡镇企业发达而名列全国百强县(市、区)前列,2002年以来又连续5年蝉联全国县(市、区)综合发展指数第七位。在这片有着深厚工业经济基础、发展态势一路走强的土地上,各家金融机构纷纷招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发展:本质、关键和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县域经济是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其发展的本质就是民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因此,本文认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应该下移到县(市)一级。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探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对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制定相关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河北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十分明显,选取8项经济统计指标,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保定市22个县(市)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评价,并提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林业县域经济是国家林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促进农民致富和改善社会福利的关键。通过在林业十大产业发展兼具优势与特色的典型县(市)开展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林业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包括以专业基地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以人才为中心的科技文化引领发展模式、以招商引资为主的民营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模式、以保育开发自然资源为主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目标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