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何桥 《华东经济管理》2001,15(6):163-164
本文紧扣成人教育发展主线 ,着重讨论了成人教育发展背景、发展条件及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但在现实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约束下 ,利率市场化面临着较大的金融风险。本文在分析利率市场化的成本和收益的基础上 ,对如何降低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成本 ,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媒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市场化、全球化对传媒的冲击和要求 ,已使我们无法回避我国传媒业突破框子、深化改革的问题。如何在政策限制和经营局限的条件下发展壮大 ,有效地参与国际、国内的竞争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从政策、经营、市场的角度 ,对此作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在发生剧变,全球化、市场化、数字化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中国企业面对的营销环境越来越复杂和不可预测,如何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审时度势,做出合理和可行的变革才是关键,营销创新是中国企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电力多种经营企业面临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挑战。本文深入探讨了电力多种经营企业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进一步提出了实现市场化整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政化倾向已成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障碍 ,为此 ,必须建立推进企业经营者职业化、市场化的实现机制 ,以使国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局部调整模型对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分析,提出在货币需求函数的分析中,应关注市场化利率,以便对持币成本做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教育市场化倾向已成不争的事实 ,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渊源是复杂的 ,而其风险也是明显的。为此运用现代公共经济学理论指导我国教育产业健康有序地竞争是当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认识上存在偏差、计划行政驱动色彩浓重、供求关系严重失衡 ,指出我国证券市场长期规范发展的根本之路是纠正认识上的偏差 ,构造合理的供求关系 ,实行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10.
七次降息未能扭转通货紧缩现象,其原因在于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市场,利率机制自发调节存在 失灵的区域,而宏观调控缺乏运作的基础,也存在盲目性。应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促进金融市场直接融 资的迅速发展,才能有效实现币值稳定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reviews the higher education policy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8. With the presented statistical data,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addition, by critically reviewing the literature and analyzing the data o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this study concludes its outcomes into decentralization, stratification, massification, market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经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本文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选取1978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运用VAR模型,从政府行为和市场化程度两个角度对城乡经济和谐发展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市场化程度与城乡经济和谐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收支效率、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而财政分权、对外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不利于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从协调财政收支比例,扩大财政支农规模;改进财政分权体制,优化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国内市场化进程,提高农村市场化水平;降低对外依存度,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途径来推进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构建了基于市场化配置程度、市场化运作程度以及市场准入程度三大子系统52个具体指标的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出2005-2018年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综合指数以及三个子系统指数,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方法揭示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的区域差异及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指数总体表现为上升的趋势,市场准入程度相对于市场化配置以及市场化运作水平较高;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区域发展不协调,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中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且东部-中部、东部-西部、东部-东北部地区间差异呈扩张趋势,中部-西部、中部-东北、西部和东北地区区域间差异呈逐步缩小趋势。文章为构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评价指标提供有力的实证支撑,同时为提高中国及四大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根源,一直备受学界关注。其中,市场化发育的区域差异是解释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线索。然而,市场发育区域差异的生成根源却未能得到恰当的处理与阐释。文章试图从作物性质的政治经济学维度,构建"政府管制-作物性质-逃避策略"的逻辑框架,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背后市场发育的决定机理。文章认为,如果将市场化进程视为政府管制放松的过程,那么管制放松就可以区分为主动管制放松与被动管制放松。由可实施逃避策略所决定的被动管制放松及其所触发的市场化进程往往具有不可逆性。由此,逃避策略选择的区域差异性,将导致区域市场化发育程度的不同进而带来经济增长的差异。基于全国1997-2016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由"无政府主义"的作物种植所表达的管制逃避策略,能够显著促进市场化的发育程度;作物种植差异及其所蕴含的种植文化特性,共同决定了南北市场化差异;源于2013年全面开展的农地确权,进一步强化"南强北弱"的管制逃避,导致南北经济差异不断扩大。本研究有助于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提供新的洞见,从而为缓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并推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缓解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况学文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5):74-79
文章利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和各地区金融发展指数,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视角,实证考察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对公司外部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和市场化程度能够显著降低融资约束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缓解其外部融资约束程度。因此,为了促进公司投资和总体经济的增长,国家应进一步深化金融和市场化改革,加快金融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步伐。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学模式改革探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宣勇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2):157-159
本文认为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是一种基于市场的改革过程 ,只有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化。因而文章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消费群体的高层次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后勤市场的形成、培育和发展过程 ,并从企业化和市场化二个阶段描述了高  相似文献   

17.
影响中国就业弹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由修改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推导出劳动力需求方程,找到影响就业弹性的因素:资本存量、实际工资、技术因素和市场化程度;并将这些因素与就业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劳动需求量、资本存量、职工工资、技术因素和市场化程度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资本投入的增加对就业量的带动作用不显著;技术因素虽然短期对就业有挤出效应,但其增长效应大于挤出效应;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具有较高吸收就业的能力,非国有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缓解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Since 2015, a national trial on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ization has been conducted in 15 counties in China; this trial is regarded as the most significant step taken to date to reform the extant rural-urban dual land governance system. The trial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performance of an integrated rural-urban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in facilitating land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and land revenue distribution equality.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ongoing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ization in China,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its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on effects. To this e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for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ization is extended based on Tan, Qu, Heerink, and Mettepenningen (2011), a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nd recent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ization practices in Deqing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are examined for empirical evidence.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1)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ization indeed improves land allocation efficiency, and 2)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ization also leads to a welfare gain for the rural sector, in particular by inducing redistribution effects from the urban to the rural sector.  相似文献   

19.
周英 《改革与战略》2008,24(1):63-66
民族地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水平比较低,阻碍了民族地区农村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并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完善农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理顺市场机制、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是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文章阐述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并以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的实践为例,试图为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陈娟  邓晰隆  叶进 《乡镇经济》2008,24(6):15-22
文章综合了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加拿大弗雷泽研究所市场化测度的基本思想,为我国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测度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四川省苍溪县农村生产要素的基础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的程度十分低下,处于弱市场经济状态.所以作者认为我国今后的农村经济改革中的重点应更加侧重于农村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并基于这一思想,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