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述充分说明科技-人才-创新已成为助力发展的关键因素。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国之重器。全球近40%的探明稀土储量在内蒙古,全球最大的稀土矿在内蒙古。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拥有国内最完备的稀土领域技术创新体系和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世界上每六项新技术发明,就有一项离不开稀土,内蒙古稀土为中国制造贡献了内蒙古力量。本文建议以优势“稀土+”产业为“心”,多点引育人才,通过打造博士后流动站、校企人才共享、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非竞争定向项目支持等措施,发挥战略产业优势带动高层次人才引育同行,人才链与教育链融合发展,在全国形成稀土人才集聚高地,助力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闽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带建设的设想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带的建设,对于我省经济、文化、环境及人民生活都有很密切的关系。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为了跟踪世界科技社会的最新趋势,参加世界高技术领域的竞争。由于高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巨大的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科技水平、人才教育的资源,决定了我省不宜在高技术产业建  相似文献   

3.
郑翼  苏牧  卢若愚 《改革与开放》2022,(14):12-24+30
城市创新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武汉在光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领域发展迅速,高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领跑全国,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创新极。文章从创新资源支撑环境、主体成长环境、产出环境、制度与治理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环境6个维度对武汉创新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武汉重大创新平台、科教人才资源和成果转化体系等环境优势为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区域辐射能力不强、市场化环境有所下降和科教融合内在机制有待改进等问题。文章从强化中心城市创新集聚和辐射力、加大战略科技平台承载力和进一步优化成果转化机制3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江苏科技信息》2014,(4):59-74
<正>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先后与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南京白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泰州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多家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有关负责人进行工作座谈,就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万钢部长在科技部国家农业科技园协同创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加强统筹规划、吸引科教资源,推动人才成果与企业家资本相联合、科技创业与招商引资相结合,推进以核心区创新、创业、服务功能提升和企业产业集聚为重点的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行省市沟通和研讨。扎实做好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企业主体培育,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科技引领带动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平台,让  相似文献   

5.
郭曼 《中国高新区》2013,(11):18-19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是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由科技部联合相关七部门共同开展实施,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保障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高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工程师、优秀创新团队和创业人才,打造一批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领和带动各类科技人才的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6.
专题报道     
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对过去一年的重点科技工作进展情况,从八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一、从战略高度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三、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推进原始性创新;四、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取得突出进展;五、农业与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工作成效显著;六、国际科技合作工作呈现新局面;七、积极推动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发展;八、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地方科技工作显著加强。内容极为丰富,但由于篇幅较长,为便于广大读者参阅,本刊分两期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科技部根据“十五”科技发展的“创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重点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上进行部署,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现跨越式发展。“十五”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按照“3+2”计划整体部署。三个专项计划,即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基础研究计划,两个环境建设计划,即研究与开发条件建设计划;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目前,各个计划已制定并发布了“十五”期间计划实施纲要、明确定位目标及重点任务,加强和完善计划管理,已全面启动“十五”计划的实施。一、八…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产业》2001,(7):50-51
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科技部共同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发布。   “十五”科技规划提出在“十五”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工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总体跟进、重点突破,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十五”科技规划提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加速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综合国力和保障国家安全;大幅度提高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全民族的科技素质。同时,明确了“十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的六大具体目标,一是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使我国农业和工业、服务业主要领域的技术水平达到发达国家 20世纪 90年代中期水平;二是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有所突破;三是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四是全社会科技投入明显增长,全社会研究与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 1.5%以上;五是科技人才不断满足发展需求;六是科技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针对当前国民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和国家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需求,“十五”科技规划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了战略部署,一是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重点攻克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二是充分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大力开展战略高技术研究和原创性基础研究,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力争在有相对优势或战略必争的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铁  尹小玲 《特区经济》2011,(12):44-46
发达国家发展高新产业的政策措施对江苏的启示可概括为以下方面:把加快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和着力点;大力引进和培养高技术人才,推进高层次人才向高技术新兴产业集聚;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衔接,加快发展以高科技新兴产业为主导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与江苏沿海开发国家战略衔接,把发展高科技新兴产业与建设特色产业基地相结合;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和经济合作,以全球视野组织和集聚国际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邵长安  关欣  初玉 《科技和产业》2020,20(12):131-135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技术进步,推进了相关领域生产性服务业、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成为了影响区域经济结构的关键性要素。对于北京而言,高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存在着互动发展的关系。针对北京市高技术产业与第三产业互动发展对策,研究提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及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及制度相统一协调;构建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提升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竞争能力;与服务业发展布局相结合,合理规划北京市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打造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提升北京市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及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企业的原始创新,提高高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北京市高技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新区》2003,(3):1-1
朱镕基说,继续加大对科技、教育的投入.抓紧制定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抓紧实施"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以及重大科技专项.  相似文献   

12.
浅谈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灯午 《发展》2006,(11):113-114
一、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建设创新型国家,高校的资源和人才优势在科技创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事实充分显示,我国高等学校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性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能充分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人才资源和科技支撑。在自主创新所涵盖的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个方面,高校都能够大有作为。高校丰富的人才资源、门类齐全的学…  相似文献   

13.
区域创新体系是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分解新型国家创新体系总体目标的任务。而县域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推进国家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此,本文结合重庆市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抓分类、抓政府等"七抓"为发展重点,从市级和县域层面分别提出推动重庆市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差异化布局的对策建议:在市级层面,开展县域创新发展顶层设计,培育壮大县域科技创新主体,强化县域创新载体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培育集聚县域科技创新人才。在县域层面,加强县域层面创新载体及创新项目建设,推动县域战略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引导创新人才向区县集聚,促进县域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培养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期火炬工作的重点是实施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战略提升行动、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和科技服务体系火炬创新工程(简称"一个行动、两项工程"),并发布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试行)》。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指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以科技资源带动各种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集聚,形成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人才为主体,以知识或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以政府主导、支持企业实现盈利、自封闭向开放转型为特征,在构建进程中围绕创新投入与产出效率、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政策体系及经济发展趋势这三大关键要素,通过完善政策法规等制度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构建起科技-产业-经济良性互动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应立足于当前创新发展环境,借鉴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经验,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进程中注重于强调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性、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纵深融合、增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互动等举措。  相似文献   

17.
实现从研发管理到创新管理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月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2008年6月23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又强调指出:“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建设创新型国家,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制高点,奋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切实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战略主动权。”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新时期科技工作的核心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科技发展的定位必须从传统的“科技研发”转变为“科技创新”,科技管理工作也必须从研发管理转变为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8.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镇经济》2005,(4):18-18
4月4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标志着由农业部、科技部等部委共同推动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已正式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布局、优化资源、完善机制、提升能力”的指导思想,围绕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持自然生态区域与行政区划相结合、条件建设与机制创新相结合、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整合资源与优化配置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类实施相结…  相似文献   

19.
11月5日,中国山东第七届海内外高端人才交流暨技术项目洽谈会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海洽会”坚持“交流、合作、创新、发展”宗旨,突出“广揽天下人才智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主题,紧紧围绕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实施和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等重点发展区域建设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术项目交流为主要形式,旨在为海内外各类高端人才来鲁创新创业和推介高科技项目、专利技术牵线搭桥,引进一批海内外高端人才智力和高新技术项目,为推进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新区》2001,(1):13-13
要进一步加强国家高新区建设,深化高新区体制创新,充分发挥高新区的聚焦效应和辐射功能。大力加强各类企业孵化器建设,使它们成为培育高科技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加强对高技术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实现知识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要素资源的有效结合。狠抓政策落实,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政策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各类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