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目前的刑法解释存在许多问题 ,应该引起重视。刑法解释体制是一个有机系统 ,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三部分的自身状况及相互关系决定刑法解释体制整体性能的良性发挥。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存在解释主体不合法,解释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和权限等诸多违法问题,影响了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功效的发挥,有必要从解释制度和解释体系上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刑法的适用离不开刑法解释,刑法解释必须以客观解释论为原则,在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刑法客观解释论,提高刑法解释公众的认同度。实现刑法解释的情理与法理的统一,促进和谐司法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4.
因为法律规范本身的规范性、抽象性、静态性、不明确性,导致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对于具体的个案无法实现法律条文与最终处理结果的直接对接,如何实现枯燥的法律条文从静态的书面文本走向活生生的执法实际,需要执法者本人对法律规范的合理解释和准确应用。本文就法律解释在执法实践中的功能、法律解释与行政裁量的关系、法律解释与行政执法能力关系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5.
现行法律以及司法解释对网络虚拟财物是否属于刑法上的"财物"未做出明确规定,导致司法实务中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定性问题存在按计算机犯罪定罪处罚和按财产犯罪定罪处罚两种主要观点。但是,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以计算机犯罪定罪量刑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网络虚拟财产自身稀缺性、价值性以及排他性等特点,使得其具有"财物"的特征,因而将其解释为"财物"没有超出这一用语本来的含义,符合国民预测可能性,不属于类推解释。  相似文献   

6.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争论焦点在于对犯罪构成要件应当站在什么立场解释的问题。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之争乃本土自创,但一直以来被披上实质刑法观与形式刑法观以及本体刑法与功能刑法之争的外衣,否定二者的调和性,也导致了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论概念的混淆。两种理论支持者在对对方的主张存在误解的基础上为对方设计一个虚无的靶子狂加批判,造成了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之争的混乱局面。文章通过梳理争论的来源,明确双方均存在一定的误解,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本质均受法益和国民一般预测可能性双重标准所指导,两者是无争论之必要,应当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7.
行政解释、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都属于我国的有权解释,但在司法实践和行政管理权的运用过程中存在着行政解释与司法解释相冲突的现象。要解决两者之间的冲突适用问题,就要采取以下措施:相关部门要加强合作,构建和谐一致的法律体系;人民法院在尊重行政解释的前提下进行司法审查;强化司法审判的终局效力,保证司法独立;完善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法律解释权限。  相似文献   

8.
根据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的规定,美国行政机关制定的实体性行政规范有立法性规范、解释性规范与政策性规范之分。其中,按照立法性程序制定的是立法性规范,其余不按立法性程序发布的是非立法性规范。就非立法性规范而言,合理解释现行法的非立法性规范是解释性规范,其余不按立法程序制定的,无论被当作何种规范,都是政策性规范。立法性规范具有法律效力,解释性规范的效力源自国会制定法和立法性规范。政策性规范在法律上则不具有任何拘束力,但是难以排除它在事实上的拘束效果。  相似文献   

9.
论宪政维度的刑法解释目标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是指以宪法、民主为前提,以法治等手段控制国家权力为核心,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支撑宪政的基本理念包括民主、法治和人权。刑法解释目标观中的主观解释论、客观解释论和折衷主义的解释论都与宪政的基本理念不完全吻合。中国应采取主客观相结合的刑法解释目标观,因为它吸收了哲学解释学中"前见"、"视域融合"等合理因素,符合刑法解释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扬司法民主,并且符合宪政的法治、人权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世贸组织协定》的解释制度评析(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国际经济条约在适用过程中都要解释,对于《世贸组织协定》来说,更是如此,由世贸组织专家组和上诉机构所作的司法解释,虽无“遵循先例”的效力,但对后案通常具有说服力,则是不可否认的。无疑,在争端解决过程中,专家组和上诉机构需要援引其他法律渊源对《世贸组织协定》进行解释,但不得滥用这方面的解释权力,尤其是将外部条约规则引入世贸组织体制,一般应经由谈判的方式,方为正当。  相似文献   

11.
在保险实务中,依据什么样的原则,运用何种解释方法解释保险合同,直接关系到保险合同能否顺利履行以及保险合同纠纷是否能得到公正的解决。保险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格式合同,而不利解释原则又是保险合同解释的一个特殊原则。对于不利解释原则的具体适用,学界和司法界仍存在许多争议,而且有滥用的趋势?保险合同解释应该首先适用合同的一般解释原则,然后适用不利解释原则,而且不利解释原则的适用还有一定的适用前提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我国证据制度的法律渊源主要包括刑事、民事、行政三部成文诉讼法和最高司法机关的相关司法解释。这充分说明我国程序立法的滞后性。通过对国内外证据立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认为我国应采用单行证据立法模式,分别制定民事、刑事与行政证据法,并保留三大诉讼法中的已有程序性证据制度,最后以《民事证据规定》为例,设计我国民事单行证据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3.
小费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其起源、影响要素与作用是国内外学者的重要研究方向。从“历史性解释”、“过程性解释”和“功能性解释”3个视角综述了小费问题的相关研究,梳理了“小费从何而来”、“小费受何影响”以及“小费有何作用”等基本问题,对统计分析、数理分析、实验研究、元分析研究等小费问题研究方法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饭店业高服务接触的特性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环境法与刑法发生竞合是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疑难问题。对此,理论上存在刑法优于行政法、行政法优于刑法、并合适用等三种主张。事实上,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澄清法条竞合与责任竞合的区别。当同一法域的不同法律之间发生竞合时,只能追究一种责任,当不同法域的法律发生竞合时,要同时追究两种责任。由于环境法与刑法同属于公法域,所以刑法与环境法之间的竞合是责任竞合而不是法条竞合。不仅如此,刑法属于保障法,要遵循谦抑精神。因此,当两者界限不清时,原则上应遵循环境法优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语境对古代汉语词义训释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语境对一词多义的制约;语境对词义范围的制约;语境对同义反义的制约;语境对临时意义的制约。只有结合语境,随文释义,才能正确地解释和理解词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强化刑法的保障机能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而且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积极建设。刑事法治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实现刑法对人权的有力保障。因此,强化人权保障机能是贯彻刑事法治理念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努力完善罪刑法定原则,积极推进刑法宪法化,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针,强化刑法人权保障机能。  相似文献   

17.
刑法价值取向决定犯罪概念的内容.以维护政府权力为目的的刑法多采用实质的或混合的犯罪概念;以保障市民社会权利为目的的刑法多采用形式的犯罪概念.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程度的加深,我国刑法的目的开始由保卫政府权力转向保障市民社会的权利,因此选择以罪刑法定为指导的形式犯罪概念更能体现我国在刑法价值取向上的转变,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刑法因果关系是刑法学理论上的疑难问题,而认定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则是疑难和争议的核心.一些理论观点,存在着与自然科学观念和大众经验相悖,混淆因果关系和过错概念的缺陷.在限定其适用前提的基础上,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应当借鉴并选择适用"相当因果关系说"作为认定刑法因果关系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证据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证据的根本标志是其具备法律性,犯罪证据要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必须遵循法律性规则.法律性是国家关于证据在刑事诉讼领域的意志体现,是刑事诉讼证据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要求,是刑事诉讼证据的本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刑法观念的变革是刑法现代化的先导。随着一元社会结构向二元社会结构的跃迁 ,人本主义刑法观念体系在我国将形成的现实意义和可能性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