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初的二十多年来,苏南农村富裕了,一批农民企业家培育出来了。这为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奠定了经济与人才的基础。现在私营个体经济已经成为常熟市活力最强、潜力最大、后劲最足的经济成份。我们不仅要追求个私经济发展数量上的全省之首,更应努力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上的全省之先。为此,我们要打好几张牌:打好“环境牌”。发展个私经济是对“苏南模式”的创新。对“苏南模式”的内涵,过去比较典型的概括是“三为主”,即集体经济为主、乡镇企业为主、市场取向为主。常熟曾经是“苏南模式”的重要创造地之一,成功闯出了“离土不离乡,进…  相似文献   

2.
去年,扬中市被国家统计局宣布为率先实现“小康”的80个县(市)之一,这标志着我市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加紧进行关于“扬中现代化”的研究,适时地提出“扬中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参考指标、推进步骤和实施战略,以便使我市“现代化”在“小康”的基础上,沿着正确道路坚定地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太仓地处长江入海口南岸,南接上海、背枕长江、面向苏南,历史上人文荟萃,是郑和七下西洋起锚之地:全市总面积82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6万,是江苏省地域较小、人口较少的县级市:太仓作为苏南板块中的一员,三十年来,依靠改革开放的巨大动力,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来,经历了“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国际化”三个发展阶段的跨越,人民生活水平依次登上了“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初步现代化”三个台阶,走出了一条属于“苏南模式、太仓特色”的发展路子,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1995年底召开的“苏南改革与发展新趋势研讨会”认为,地处长江“金三角”的苏南,在经济新一轮起飞线上翱翔.  相似文献   

5.
“模式”在经济社会实践中,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时尤其如此。我们不想评论“模式”的优劣,而只是对“模式”所代表的经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或许有助于认识的深入。 苏南模式的成因和路径 所谓苏南模式,实际是中国农村工业发展路径的一种类型。工业发展总离不开资本、技术、市场等条件,苏南模式的成因大体也是如此,只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而已。 ──集体经济积累。地球上的富庶之地大多在水一方,苏南更是独得水势之利。在中国大地上,苏南北倚长江,怀抱运河,…  相似文献   

6.
江南牛 《江南论坛》2001,(6):17-17,19
苏南地区是我国社队工业——乡镇企业的发轫地,从异军突起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蓬勃发展阶段,而期间改革开放的“天时”又使苏南人的精神有了新的升华.江总书记倡导的“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就是推进新世纪苏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巨大精神动力.它与“四千四万”精神、“昆山之路”等宝贵精神财富一样.使苏南模式铸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同时又促使它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从何突破?首先是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并加快推进公有制企业改革。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对照“苏南模式”,引起众多议论。总结经验,揭示矛盾,必将实现“苏南模式”的再一次飞跃,为苏南这块热土走向第三步战略目标增添新的动力。 正确评价“苏南模式”的历史功绩 “苏南模式”,是指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苏南地区广大干部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凭藉主客观的种种条件和优势,披荆斩棘,开辟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成为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中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类型。以社队企业为起点,构建整个农村经济社会,进而城乡一体,是整个苏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概括,有其逐步发展和演变的轨迹,并在不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否定“苏南模式”这个用语,无助于总结经验,有可能造成混乱,也不利于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8.
《江南论坛》2005,(9):F0002-F0002
太仓东枕长江,南邻上海,西濒苏州,史称“六国码头”,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改革开放后,太仓按照国务院对太仓港的发展定位——上海航运中心重要组合港、坚持“以工兴港、以港兴市、接轨上海、服务苏南”的发展战略,阔步向国家级港口城市和现代化滨江城市迈进,成为长江经济带和沿海开放带交汇处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9.
省委书记李源潮在省委十届四次会上指出,“把实施沿江开发战略作为一项全局性的重大举措,抓紧研究政策,加快推动实施。促进沿江两岸联动开发和苏南跨江开发。”江阴地处长江“龙颈”和苏南辐射苏北“桥头堡”的战略要冲,加快沿江开发和跨江联动开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紧紧抓住当前国际产业向长江三角洲大举转移的历史性机遇,创新沿江开发思路,加快联动开发步伐,在全省沿江大开发中抢占先机,闯出特色,赢得主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一、立体型开发长江资源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江阴的优势在沿江、希望在…  相似文献   

10.
一、认真研究江阴长江大桥通车后所延伸的区位的新优势,来实现领导决策思路由杨长避短向扬长补短的转变,更加自觉地接受上海的辐射,加快与苏南的接轨 首先要研究江阴长江大桥通车以后,究竟给泰州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新机遇。我认为,最大的现实的优势就是泰州的区位优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靠苏南、上海更近,时间空间距离缩短了,与苏南的联系更紧密了。这是江阴长江大桥通车后给泰州发展带来的最主要的变化。区位产生新的优势,使我们更加自觉地接受国内能量最大的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同时要把泰州的发展纳入到苏锡常这个经济范围来考虑…  相似文献   

11.
苏南模式的演进和新苏南模式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苏南模式这个概念,早几年就有人提出,但对此理解不一。一种理解,把“模式”简单等同于“经验”,认为苏南出了新鲜经验,新苏南模式研究大有可为;另一种认为,既然苏南模式已告“历史终结”,就有必要根据苏南新的实践,另行研究新的苏南模式。这两种理解,都没有考虑“新”、“旧”苏南模式之间的联系,大有“重起炉灶”开头来的架势。我不赞同这样的研究思路,主张从苏南的模式不断创新演进的轨迹中探寻新苏南模式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12.
这里的“率先”系指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整体改革中实现“率先”。 苏南,长江“金三角”的心脏部分,紧靠上海——浦东;苏南,中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发祥地,乡镇企业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苏南,依靠乡镇企业灵活经营的机制优势,早就开通了市场调节为主的成功之路。无论从经济发展的速度看,还是从市场经济取向改革的成效看,苏南多年来一向展现了“率先”向前的先行者的雄风。  相似文献   

13.
朱黎 《江南论坛》2002,(4):13-13,18
曾经以“苏南模式”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苏南地区,现在已普遍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讨论新一轮苏南经济发展的动能,也必须审时度势,另有发现。一每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区别于其它阶段的发展动能。前一轮苏南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之一,无疑是乡镇企业所造就的农村工业化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我国长江“金三角”地区国家重点工程江阴长江公路大桥胜利贯通。江阴大桥横跨苏南无锡市下辖江阴市和苏北新兴中心城市泰州市下辖靖江市。全长3071米,主跨1385米,为我国第一、世界第四座特大悬索桥。把我国经济最发达的苏南地区与苏北地区联成一体,使长江三角洲经济区联成一片。长江三角洲有星构成“+”字发展轴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4%,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而GDP却占全国的20%以上。据测算,到2010年,沿江GDP将可达到全国的42%左右。按1995年可比价,相当于2000年全国GDP的总值。ZI世纪初…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6月15-16日,“苏南模式和新时期苏南发展理论研讨会”在江苏吴江市召 开,来自省内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60多人就如何科学总结苏南模式的实践展开热烈的讨论 ,并就如何为苏南新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献计献策。苏南模式和新时期苏南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吴江召开  相似文献   

16.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苏南乡镇企业将全面进入在“发展中提高”“提高中发展”的一个跨世纪发展新时期.“九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科技进步与苏南乡镇企业的新提高仍将是苏南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趋势.因此,本文主要根据苏、锡、常地区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乡镇企业的丰富实践,分析常州乃至苏南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的历史经验,初步探讨科技进步与苏南乡镇企业新提高的新的举措与对策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为发展、提高乡镇企业服务.  相似文献   

17.
苏南是神州大地的一片热土,苏南模式是苏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新的一个伟大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探索了一条宽广的彩色道路,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就驰誉中外。但在新世纪之初,有人提出“苏南模式的终结”,呼唤“向温州模式投降吧”,引发了一场争论。争论没有使苏南的经济社会止步,相反,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别人的成功之处,抓住机遇,苏南模式又发展、又提高了。  相似文献   

18.
张屯 《江南论坛》2003,(10):49-50
何谓“苏南小调”?这对如今的中青年观众来说,似乎愈来愈遥远或陌生了。恕我粗浅而又简言之:凡昔日里流行在苏南(也可以泛称江南)地区的时调、小曲,一般即称之为“苏南小调”(也有一些是外来的)。我们的锡剧前辈们往往又择其中最为群众喜闻乐见者,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将它带到日常演出的舞台上来了。常见的表演程序是:在台上正剧剧终后,加唱小调便是“镜头戏”。别小看这个镜头戏,它是最能“抓”牢观众、最能令人激情亢奋的一着绝招。常见的曲目如:《九连环》、《无锡景》以及《小孤孀》等不下数十支。此外,也有少量小调融入我们锡剧正剧中来演…  相似文献   

19.
镇江进入“苏南经济板块”,在给我们提供了更为宽阔视野的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课题:进入“苏南板块”后的镇江,何以立足与争雄? 一、进入“苏南经济板块”,镇江应当高扬起跨世纪发展的新风帆 镇江被正式界定为“苏南经济板块”,这一堪称历史性的跨越,有其深刻内涵,对镇江未来发展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首先,它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镇江工作的肯定、信任和希望。实践证明,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对镇江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是成功的,大推进方略的实施是富有成果的;我们镇江的各级党政组织是坚强有力的,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新的形势下,以“三为主(集体经济为主、乡镇工业为主、市场经济为主)”、“两协调(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一共同(走共同富裕道路)”为显著特色的“苏南模式”,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迎接着现实的挑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奔涌而来之时,苏南人民没有为自己已经创造的成功所陶醉,他们勇立潮头、顺风扬帆,自找差距、乘势而上。为推动“苏南模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