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世界能源格局悄然经历着深刻变化与调整。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发布的《2012年能源展望》报告,美国2010年能源自给率78%,美国能源自给率创20年来新高。实现“能源独立”是历任美国总统的理想目标,在“能源独立”战略的推动丁近些年,近海石油开采,新能源发展,以及页岩气等替代能源的爆发式增长,使美国逐步摆脱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并有望成为世界能源供应版图中隆起的板块,这不仅增强了美国的战略腾挪空间,也必将对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美国在世界石油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能源政策会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总统竞选中奥巴马能源政策宣言未来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必要。文章首先结合国际原油价格历史走势回顾了美国能源政策演进过程,然后引入石油进口依存度、石油依存度和石油消费强度三个指标定量分析了已有能源政策的效果,得出美国能源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一些规律,并据此对奥巴马能源政策宣言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3.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向总统提交了"面向21世纪挑战的联邦能源研究与发展"报告,提出美国能源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在即将步入新世纪时面临挑战.报告称美国经济的良好发展依赖于持续的、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维护良好的环境要求能源消耗排放更少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国家的安全需要保护石油和其他替代能源的供应并防止核扩散;基于这些经济、环境和安全的因素,美国必须保持在世界能源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4.
美国能源政策委员会提出能源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对美国能源政策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其建议的措施涉及保障石油供应、提高能效、能源多样化、加强基础设施和开发未来技术等方面。通过这些建议和相关分析,美国国家能源政策委员会(下称委员会)试图在常常极端化的国家能源政策争论中确定一个建设性的中心点。  相似文献   

5.
蔡鑫磊 《当代经济》2021,(10):46-53
近年来,美国对于能源独立和革新的共识逐渐加深,能源自给率和独立性不断提升,这对于美国能源结构调整、提升利用效率、降低减排起到了积极作用.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进口和消费国家,其能源产业经济发展经验和政策对于其他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和地区都具有非常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本文通过对美国能源政策及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以在我国国家能源战略中占重要地位的陕西省为例,揭示陕西省能源产业经济发展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能源大省产业经济由大变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措施,即科学合理规划能源产业;建立能源多元化供销体系;有效控制能源消费增速;加大区域新型能源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广泛开展能源双边和多边合作,大力支持能源企业"走出去",不断提高了能源开发和利用效率,启动了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加大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等,使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能源安全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针对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保护性开发国内化石能源资源,处理好国内能源和国外能源、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关系,有效缩小能源缺口,提升国家能源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7.
石油危机以后,美国通过相关政策推动能源战略转型,逐步实现了能源的供给安全和使用安全。从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历史经验,不难发现,能源立法是保障能源政策顺利推行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依据和保障。从能源立法的角度研究了2000年以后美国能源政策和能源战略演变情况。指出美国能源立法实践对中国能源立法、能源政策制定及能源战略规划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日本的能源战略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国俊 《经济问题》2007,339(11):51-54
能源问题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能源安全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安全.通过比较美国和日本能源战略,从能源节约、能源多样化、石油依存度、石油储备等方面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并结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状况,提出了构建我国能源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挪威的能源战略、政策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军 《技术经济》2008,27(3):83-87
挪威是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环境保护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能源政策充分考虑了本国资源的特点和其在欧洲电力市场、油气市场及国际能源供应中的重要角色,注重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注重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挪威的能源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效率。挪威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能源独立战略不仅为美国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路径,也正在改变着全球能源、经济,乃至地缘政治版图。这使得我国石油对外依有度逐步攀升,周边环境更趋于复杂,“搭安全便车”将受到严峻挑战。建议加快推进和完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发展清洁/替代能源,加大能源勘探开发的科技投入,挺向深海等。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发展,使能源安全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美国、日本、中国和印度作为重要的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在寻求能源方面存在竞争的现实,但也存在合作的机遇。石油进口大国合作有利于抑制过高的油价,可以避免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恶性竞争,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建立石油进口国组织,共同参与海外油气开发和管道建设以及在节能环保领域开展合作是合作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系统全面地介绍了美国能源市场的供给水平、供给结构、需求水平、需求结构和能源的进出口贸易水平及其结构,用大量的数据将美国能源市场的概貌清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作者还分析了美国能源供给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揭示出二者之间的一般变动趋向。最后,作者还介绍了美国政府对能源市场的干预政策,显示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能源产业的调节职能与所使用的调节手段。这些对发展我国的能源工业和能源市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Based on the full consideration of both domestic and global environments and conditions, the adherence to the conviction that lucid waters and lush mountains are invaluable assets, and the comprehensive weighing of pros and con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ade a major strategic decision to achieve the goals of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which is crucial to the overall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the long-term benefits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the new energy revolution and energy mix diversification driven by th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nonfossil energy sources centered on photovoltaic energy will gradually dominate the energy mix, while the status of electricity and hydrogen energy will be significantly enhanced and the consumption of coal and petroleum will decline significantly.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goals are bot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China. Specific challenges are embodied in the large pressure of economic and energy restructuring, the rising manufacturing costs, the difficulties in withdrawing coal-fired power stations, the possibility of unstable grid operations due to large-scale integration of photovoltaic and wind power into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the supply risks of key metals, while specific opportunities are emerging in the strong competitiveness of photovoltaic and wind power equipment, lower dependence on foreign petroleum and gas supply and accelerated low-carbon green transformation.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top-level design of the path to achieve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encourage innovation of green low-carbon technologies, accelerate economic and energy restructuring, strictly restri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high-emission and energy-intensive projects, and steadily promote the adjustment and withdrawal of the existing high-emission and energy-intensive projects.  相似文献   

14.
从2004年起,中国开始大规模发展核电,成为世界上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然而,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发展核电的质疑。当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已是大势所趋,除了要节能减排,实现高碳能源低碳利用外,还必须开发新的替代能源。但是,目前可再生能源短期内还难当重任,优质、高效、经济的核电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经济发展的命脉。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引致需求日益增加,国内的能源供给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依赖能源进口且逐年增加的态势尤为明显。而与我国有着地缘优势的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较丰富,随着里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发现,其油气资源储量更是逐年增加。这对能源消耗大国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因此,中哈两国企业进行能源合作开发利用,不但可行且需要加快推进。本文以我国能源需求现状、哈萨克斯坦能源物质条件为基础,分析了中哈两国企业合作开发利用现状、优劣势,分别从中方和哈方寻找制约两国企业能源合作开发的限制性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该研究主要为为两国合作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的新一轮高速增长遭遇了能源瓶颈.我国能源发展步入一个新的转折时期。要完成我国政府确立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从我国能源的基本国情出发.综合考虑世界能源科技发展进程,借鉴国际经验,选择“高效合理利用现有能源.积极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的能源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解决能源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未来20年是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深化的阶段,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中国的能源供应与能源安全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为了满足中国未来的巨大能源需求,中国急需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合作舞台,积极参与构建新的国际能源体系。同时,要有一套面对全球性问题的综合性能源战略,要把能源政策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具体地说,首先解决能源问题要采取多元化战略,尤其重视周边资源国家;其次要陆路和海洋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另外还要从贸易、投资到金融手段三者并举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18.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压力增大;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能效低且污染严重等等。因此,中国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优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多边合作为依托.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19.
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能源安全面临如下几个方面的挑战: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很大压力;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大,石油安全压力增尢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能效低且污染严重;等等。因此,中国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推进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能源优质化作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能源资源节约优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多边合作为依托,以区域合作为基础,广泛开展国际能源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中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石油供应,必须稳定地取得国外的石油资源,但现实是,中国的石油地缘形势严 峻。中国石油地缘的战略对策是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国石油安全的地缘战略环境:改善中美关系,开展石油外交,在东北亚与 日本、韩国合作,在东南亚加强战略投入,在南沙海域实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