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贫困,是我国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也是党和政府一直密切关注和致力解决的问题。几年来,由于政府对贫困地区进行各种方式的扶持,并不断实施以新的措施,扶贫工作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3.
4.
产业扶贫是当前我国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减贫、脱贫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云南省X县产业扶贫的案例研究,分析深度贫困地区进行产业扶贫的实践逻辑与作用效果。产业扶贫首先通过基层党支部带动、产业奖补政策和宣传媒介,可以有效调动广大贫困户的积极性,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随后,通过项目制的形式将产业扶贫项目落地实施。主要包括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乡村精英为主体和以农村合作社为主体三种模式,各有优势和局限性。最后,针对扶贫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通过村民会议、监督考核和村规民约的方式进行有效化解。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意识提高、乡村产业发展、人均收入增加和基础设施改善长久脱贫的良性效果。  相似文献   

5.
6.
7.
8.
文化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20多年文化扶贫工作进行了概况总结,梳理出成功的做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贫困人员致贫的文化因素。缺乏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是当前贫困人口贫困的关键因素,文化精准扶贫的优势在于扶志、增识、启智,并就如何落实提出了具体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所谓产业化扶贫,就是在贫困地区建立农产品基地,扶持贫困农民参与种植或养殖,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拉长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实现脱贫致富。截至2006年底,我省34个省级重点县(区)中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184个乡镇、3100个贫困村普遍开展了整乡推进、产业化扶贫的新举措,当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开始形成,群众生产经营观念不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产业化扶贫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化扶贫是近年来全国贫困地区正在实践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文章对产业化扶贫开发中的五种模式进行了梳理,并对每种模式的成功案例进行了探讨,最后指出了实施产业化扶贫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Crop Income, and Poverty Alleviation in Ugand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x post impact of adopting improved groundnut varieties on crop income and poverty in rural Uganda. The study utilizes cross-sectional data of 927 households, collected in 2006, from seven districts in Uganda.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thods, we find that adopting improved groundnut varieties (technolog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crop income and reduces poverty. Th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crop incom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erceived role of new agricultural technologies in reducing rural poverty through increased farm household income. This study supports broader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e research to address vital development challenges. Reaching the poor with better technologies however requires policy support for improving extension efforts, access to seeds and market outlets that simulate adoption.  相似文献   

14.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最尖锐的社会问题之一,为了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精准扶贫概念已提出五年有余,保险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大利器,其成效如何值得关注。本文利用2013年至2016年我国30个省(市、直辖区)的统计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保险扶贫的减贫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险业的发展确能有效促进贫困人口规模的减少,保险扶贫的相关手段应进一步推广,打造符合贫困群体实际需求的保险扶贫产品和服务体系,为实现全面脱贫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消费扶贫作为我国重要的扶贫方式之一,在脱贫攻坚战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要做到充分发挥消费扶贫的作用,需要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将制约消费扶贫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逐个击破。本文立足消费扶贫作用机理,向政府、企业、贫困户三方提出如何做到"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由此构建政、企、民三方良性循环机制,发掘贫困县实现消费扶贫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与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以缓解相对贫困为重点的后扶贫时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问题仍不容忽视。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有序衔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讨论的核心议题是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如何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并尝试建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禀赋差异缩小——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缓解”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此,文章首先对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影响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利用2750份河南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的影响,并通过替代核心自变量和变更样本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运用PSM模型和IVProbit模型以及ERM模型进行内生性讨论,最后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对其作用机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对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缓解了农村经济相对贫困。考虑内生性后,结论仍具有稳健性。进一步的机制验证发现,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通过缩小劳动力禀赋差异和技术禀赋差异,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劳动力禀赋差异缩小和技术禀赋差异缩小的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1.22%和7.36%。可见,应将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供需体系纳入农户相对贫困治理机制考虑范畴,引导农户从传统家庭化生产转向现代社会化生产,扩大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范围;同时完善就业服务等相关配套体系以吸纳释放的弱劳动力,促进农户收入增长,缓解农村经济相对贫困。  相似文献   

18.
贫困问题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难题,亦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大事。我国为响应全球治理贫困的需求,同时为化解国内严峻的贫困形势,2013年在农村地区开始实行"精准扶贫"战略,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反观城市贫困人口的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不仅缺乏精准化救助理念与形式,而且在治理主体与体系方面也缺少精准性,为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也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在分析精准扶贫对城市反贫困的契合基础上,欲运用精准扶贫作为指导,从救助理念、形式、主体、体系这四个方面进行精准化设计,实现精准性城市贫困治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维返贫理论,通过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A-F(Alkire-Foster)法,对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多维贫困及多维返贫现象进行深入探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对策建议,包括完善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动态监控体系、鼓励贫困人口就业、重视农村老年人口脱贫,以及加强各项公共服务保障等。  相似文献   

20.
农村多维贫困问题的研究有助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2016 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运用A-F 测度方法对农户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和分解,着重探讨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财产性收入、农户家庭住房、生活燃料、受教育年限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贫困发生率较高;财产性收入、受教育年限对多维贫困的贡献率最大,在农户脱贫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农户家庭使用互联网对农户多维贫困的减贫效应显著,而且在高维贫困上的减贫效应更大,个体特征、家庭特征、村级特征等也都对多维贫困产生影响。因此,加大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注重信息化的普及和推广,贯彻落实“互联网+”扶贫政策,能够有效解决贫困农户的“能力贫困”问题,有助于实现贫困户脱贫及脱贫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