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财政支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对建立中国财政运行新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现阶段中国财政支农应调整支农政策,着重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公共财政理论、资源配置、国家分配论理论角度出发,论述政府干预、支持"三农"的必然性,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村公共产品理论,探讨财政支农投入结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一、清醒认识新农村建设的误区(一)只注重公共财政扶持,忽视多方面支持。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公共财政支持固然重要,财政部门也走到了前台,陆续出台了许多惠农富民的支农政策。现在各级财政部门除了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外,还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指导思想,积极调整财政支农资金存量,加大增量投入,促进了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建立了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新农村建设如果只注重公共财政的支持,忽视其他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要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职能,加快城乡的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增收,充分体现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职能。本文探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公共财政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民增收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在我国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公共财政支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该文利用有关数据对财政支农资金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绩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计量结果,指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支农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6.
财政支农效果的成因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付诸实施,我国农业农村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目前我国"三农"问题仍很严峻.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存在投入不足、到位率和使用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在对我国财政支农效果的成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效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以及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农村公共品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事实证明,政府是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重要主体,必须加强公共财政在优化农村公共物品过程中的作用,增加财政支农力度,明确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强有力的财政监督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快构建"民生财政"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要求我国尽快构建财政支农的政策框架.当前,财政支农政策框架构建的主要任务是现有政策的完善与整合.现有的财政支农政策包括农业投入政策、农业补贴政策、财政贴息政策、农业税收政策、财政扶贫政策和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在现有政策完善的基础上还应整合这些政策,协调其关系,对其作连续动态安排,发挥其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9.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然而目前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财政支农体制等方面完善,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大公共品投入力度.本文认为农村公共品的投入是两个层次的投入:纯公共品的投入和准公共品的提供.农村当前主要问题是准公共品的投入,即"拥挤"产品的投入.通过分析农村公共品需求范围、特点,指出农村公共品缺位的主要方面.提出建立农村公共品投入机制的思路:政府和市场多渠道投入.具体:增加财政支农支出的规模和总量,创新财政支出方式,广泛应用利益诱导机制,财政补贴机制,财政减免税机制等吸引"私人"供给农村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11.
韩国财政支持农村发展的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财政支农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国际经验上看,财政支农也是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韩国财政支农政策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我国财政支农的思路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注重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提高财政在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方面的支出等。  相似文献   

12.
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与农业技术效率的省际差异:1995~2011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参数法中的随机前沿分析法,结合我国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选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的"农林水事务"支出作为代理变量,分析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投入对于农业技术效率以及农业产出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财政支农投入差异是我国各省市农业技术效率差异的重要根源之一。但鉴于目前我国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上严重倾向于中央财政,不少省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很有限,财政支农投入的数量、结构、区域分布等方面都亟待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新型城乡关系的历史性任务,中央财政支农惠农的力度不断加大。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要摆脱土地财政困境,必须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益和效用,改变"小农业、弱农民、穷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大农业、强农民、新农村"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服务于构建差异性一体化的新型城乡关系这一历史任务,激发和增强农村内生发展动力与活力,深化财税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支农资金管理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4.
王淑莲 《经济师》2004,(2):241-241,24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农业也是财政的基础 ,支持农业发展是财政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财政支农资金是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 ,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状况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财政支农工作的整体水平。文章试对广州市财政支农资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今后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益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与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演变和财政支农支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反映了我国财政支农投入带有明显的"人治"特征,缺乏有效的体制与制度保障。虽然财政支农总体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有促进作用,但由于支出结构不合理,各分类支出间效率差异较大,使得总体效率较低。之所以在国家不断调整财政支农政策和扩大支农支出规模的情况下,城乡差距与"三农问题"却日益严峻,一方面是由于财政支农缺乏有效的体制保障,另一方面可归因于支农支出结构安排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财政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挑战与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举措.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时期,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模式大不相同,效果也有所差异.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公共财政体系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大,公共支出政策应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农村大地,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苏春江 《技术经济》2009,28(5):76-80,91
本文在测评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财政支农投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及其比值、农村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比值对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投入和人均财政支出及其比值等因素对城乡一体化程度的影响很大,现存问题是财政支农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低且呈下降趋势,总量水平也较低。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唐楠  赵茜  石泓 《经济研究导刊》2011,(5):35-36,40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公共财政对于支持发展农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公共财政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出公共财政对农业发展所起的必要性作用,进而以农业大省黑龙江为例分析了其财政支农的现状,通过分析相关的财政数据揭示了其资金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最后为提高财政支农的合理化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剑 《当代经济》2009,(20):82-84
当前我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产品供给不足与农村劳动力就业不充分的矛盾.数据检验表明,劳动力投入和财政支农力度与农产品供给存在高度相关关系,在我国农业生产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下,必要的劳动力投入和财政支农力度一方面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20.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而提高公共财政支农支出并优化结构、提升绩效,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理论层面系统阐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多重作用机制。基于2007—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结果显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绝对水平不高,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方面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实证考察发现,财政纵向失衡、公共财政支农偏向与农业高质量发展都呈现显著的直接负相关关系,财政纵向失衡扩大的同时公共财政支农支出也显著增加,并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的间接抑制效应。因此,需要合理控制财政纵向失衡水平、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并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同时完善地方官员的绩效评价体系,以良性竞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