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循环经济发展是海峡西岸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障,泉州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发展龙头和中心城市之一,承担着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两份重要文件的出台为背景,从区域协调、产业升级、消费生产衔接,以及市场机制和政府耦合关系等多维协调性角度提出了建设和发展泉州循环经济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日本在二战后快速实现了农业的产业化,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农协制度,它是新兴国家和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典范.而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受自身和外界因素的制约,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方面却没有发挥出本应有的作用.文章借鉴日本农协成功的经验,探讨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力求创新与发展,以加速海西新农村的建设和产业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3.
叶飞文 《开放潮》2004,(4):11-13
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地域处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南北夹击之中,倘若不能形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强有力的竞争力和吸引力,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将找不到可赖以吸附的载体,整个区域将面临生产要素南下北上的困境,还面临中西部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低廉的竞争压力。当前,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正迅猛  相似文献   

4.
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新的投融资制度安排,在提高创业创新能力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在新一轮经济转型升级中可以通过加强区域创业投资制度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5.
何福平 《南方经济》2005,(10):46-49
通过区域人力资源整合实现其优化高效配置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核心问题与关键问题。要着力解决海峡西岸区域人力资源整体素质不高、布局不合理、配置效率低的问题。要以体制创新、统筹规划、区域整合、城乡协调、能力提高、闽台合作为重点,实现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常树辉 《辽宁经济》2011,(11):44-45
经济增长要求法律系统提供稳定的、可预测的产权和契约以及独立的司法制度。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严格依法行政,充分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和保障。进一步强化法制引导功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加强对现有法律法规体系的清理工作,加大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制度的落实力度;增强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念;积极推进全民普法教育,完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外在环境。  相似文献   

7.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和创新1.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我国经济的高增长过度依赖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欧盟经济区、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区等三大区域,已成为全球最活跃、并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我国国内,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湾经济区这三个经济区域,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全球化、区域化、集团化的特点,生产要素正加速向区域集中,区域经济的合作和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  相似文献   

9.
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地区差异的对应分析——以福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在构建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用对应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各设区市进行分析,可以比较同类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及不同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为相关部门制定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化策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的福建之行,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揭开新的篇章。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市,在新形势下要结合自身优势,构建"四个基地",努力发挥重要中心城市的作用,进一步开拓对台经济交流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区域响应机制。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发展状况。结合经济发展、能源消耗、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以及碳排放及处理这五个方面,构建了客观、可行的长江经济带低碳创新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指出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低碳创新系统发展的差异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润斌 《改革与战略》2014,(1):75-78,96
广西新的战略支点的构建对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发展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对构广西建新的战略支点具有强大的引领和带动功能。文章认为,北部湾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是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引领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北部湾经济区与周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对接,打造以北部湾经济区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创新驱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皖江城市带为国家级示范区,辐射安徽全省,对接长三角地区,是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科技人力资源是促进皖江城市带的迅速发展动力。通过与国内其它经济区相比,从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密度、结构、质量四个方面,分析皖江城市带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找出皖江城市带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为了扩大科技人力资源总量、提高其创新能力、改善其人才发展环境而应该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经济长周期波动的特殊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兵 《南方经济》2006,29(9):75-85
本文的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长波运行的主要动力。中国经济长波存在超长的上升期,这一特殊性源自我国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不断进展。我们应继续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推动我国经济长波的高位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5.
推动广西经济发展新跨越,建设西部经济强区,必须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西资源富集区和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培育其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必须加快西江经济带发展,形成广西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桂粤港澳发展一体化;必须加快桂西资源富集区发展,助力扶贫攻坚奔小康。  相似文献   

16.
刘倬 《科技和产业》2009,9(11):47-51,96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立,为海西经济的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在项目带动和品牌带动两大战略的驱动下,海西经济增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然而,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特别在科技创新方面,是制约海西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本文通过对海西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几点通过科技创新带动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谢岚平 《特区经济》2011,(4):196-197
近年来,江西省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优势条件,在对外贸易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带动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和制度创新而实现的,并以良性循环的方式得到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江西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必须立足省情实际,实施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战略,扩大外商投资新领域,调整提升外贸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8.
郑逸芳  林儒卿  周蓓 《科技和产业》2011,11(10):151-153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道德不仅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更是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和精神动力。本文探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背景下生态道德建设的客观意义,总结了福建省生态道德建设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充分发挥生态道德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作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走向世界》2012,(20):16-19
2012年1月31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肩负着“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主城区、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的历史重任。西海岸经济新区正全力打造青岛蓝色经济新引擎。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经济区与珠三角经济区的发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秋平 《改革与战略》2011,27(6):100-103
北部湾与珠三角两个经济区同属南方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相当,比较两个经济区的发展,对于发挥北部湾经济区的后发优势进而促进其实现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认为,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坚持改革创新;以点带面,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优势,优化沿海港口功能布局;统筹规划,推进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聚集人才,创建人事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