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无法有效解释我国通货膨胀现象,超额的货币供应并不是影响我国通胀的重要原因,而居民对物价水平的预期却能解释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因此,从通货膨胀治理的角度来说,调整货币供应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非常有限,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也许更能起到平抑通货膨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物价水平也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传统货币理论认为外汇储备的增加会带来一定的通货膨胀,但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研究发现外汇储备的变化并不是广义货币变动和物价变动的格兰杰原因,而广义货币的变化是物价变化和实际有效汇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在短期内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动对物价的直接影响十分有限,而广义货币依然是影响物价的主要因素。从脉冲响应的结果可以看出,央行能够通过相应的货币干预手段在较短时期内抵消外汇储备变动对物价的影响,但在应对广义货币变化的冲击时调整的时间相对较长。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CPI走势分析和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了2007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高通胀的情况,研究表明本轮通胀依然可以在货币数量论的框架内解释,但在货币数量论的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并修正物价和货币的理论值与度量值的差异带来的偏差。认为本轮通胀是货币因素和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的非货币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进而用货币数量论分析了我国的通胀情况,并对未来通胀形势做出了判断,认为2009年将面临通货紧缩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汇率变动与我国货币需求非线性误差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引入汇率变动变量对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进行研究.经验结果表明:(1)汇率变动是影响我国长期货币需求稳定的关键因素,且汇率变动对我国货币需求有正向的影响;(2)线性误差修正模型描述我国广义货币需求动态并不合适,非线性误差修正模型则能对广义货币需求的短期动态机制进行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我国本轮通胀预期在本质上是超额货币供给引致实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果,这表明近年中国持续高货币增长并非简单用"货币透失"所能解释.为检验我国通胀产生动因.本文通过引入产出缺口、货币缺口进行建模,发现产出缺口对通胀有短期正向冲击.而货币缺口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主要且持续的根源.同时,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对我国通胀效应具有助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房价的攀升对通货膨胀和货币缺口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因此控制房价也应成为管理部门调控通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周浩 《财经科学》2012,(7):50-59
本文构建了动态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发现,价格型货币工具对通胀预期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而数量型货币工具则不显著;在短期内,价格型工具比数量型工具更能有效控制通胀预期。因此,中央银行应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的前瞻性和可信性,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引导和调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中国2008年10月至2010年11月的月度数据为基础,通过计量分析发现广义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滞后1期和2期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Granger原因,而通货膨胀不是广义货币供给的Granger原因;滞后3期后,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回归分析发现,通货膨胀与广义货币供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广义货币供给仅能解释通货膨胀22.93%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经济增长与货币流通状况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角度看,货币流通是指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等不同层次的货币,在整个经济活动中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运行状况 从狭义角度看,货币流通即指现金流通。现金是货币中最活跃的部分,其投放、回笼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化,并折射金融制度、金融工具等的发展变迁以及居民金融意识的变化。研究现金投放、回笼的变化特点,把握现金流通规律,不仅对搞好货币发行和现金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而且对有效防范因现金供应引发的金融风险,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此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与其现金流通状况关系的研究,用实证的方法来发现陕西省的GDP值变化和陕西省的现金投回变化之间的关系,由此分析陕西省的经济增长对货币流通状况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便作为区域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将罗纳德·麦金农关于中国货币持续超发却未引发持续性高通货膨胀的疑问称为"中国货币之谜".对该问题的国内解读有四种代表性观点:货币化进程论侧重制度研究,认为是制度变革增加了货币超额需求,从而引发货币超额供给;高储蓄论和货币流通速度论侧重货币交易研究,认为居民消费信心不足熨平了通胀;金融抑制和窖藏论侧重于利率汇率管制、企业差异性融资研究,认为广义货币中大部分转向了准货币并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所以未导致货币通胀;信贷结构失衡论侧重于经济时效性波动、市场结构性货币需求研究,认为长期性经济增长和海外货币需求抑制了国内通货膨胀.上述四种代表性观点有其合理性,但都不足以解释中国货币之谜,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弄清楚货币的本质和在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0.
赵留彦 《经济研究》2006,41(9):17-26,49
本文从两个方面扩展了传统CIA约束:(1)消费品和资本品受货币约束的比例取决于货币化和信用化的发达程度;(2)货币交易频率受通胀率影响。这样能够在贴近中国现实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下分析实际冲击与名义冲击对货币流通速度和产出的影响。理论模型中,综合考虑到投资和产出的变化时,货币化和信用化对货币需求和流通速度的影响并不确定,通胀率的上升也不必然导致投资减少或者货币需求下降。这有别于局部均衡分析以及传统CIA模型的结论。改革以来中国的经验数据也表明,尽管通胀率下降会降低流通速度,然而货币化进程并未导致流通速度的显著下降。货币化以及相关的金融制度变化假说不应成为流通速度下降的有力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标准新凯恩斯货币模型中引入人工智能,研究人工智能对最优货币政策及货币政策设计的影响。基于推导出的二阶福利损失函数,本文首先分析了央行面临权衡的变化,然后以福利为标准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央行货币政策规则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标准新凯恩斯货币模型中,央行在通胀和产出缺口之间权衡,而引入人工智能后,就业与人工智能投资波动也成为央行重要的权衡项。第二,引入人工智能后,相对于盯住通胀和产出缺口的泰勒规则,盯住通胀和就业缺口的货币政策规则带来更小的福利损失。这主要是因为,在人工智能可以高度替代劳动的情况下,过度重视产出缺口会导致人工智能投资和就业的巨大波动,并显著增加名义价格和工资粘性带来的福利损失。这一发现改变了央行应盯住通胀和产出缺口的结论,具有明确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2.
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因为流通中钱的总量太多,超过了商品和服务供给的可能。如果仅仅大力打压高价,抑制通胀就难以期望好效果。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生产供给增长过多。分出诸如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等  相似文献   

13.
财经人语     
《经贸实践》2011,(9):4-5
周其仁:通胀没有那么多类别货币超发是根源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日前表示,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生产供给增长过多.分出诸如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等类别,不但逻辑上  相似文献   

14.
冯涛  高东胜 《经济学家》2012,(12):85-94
本文研究发现,在二元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对非农就业增加具有持续的正向影响效应,而非农就业的增长通过供求效应对通胀产生双向影响,这导致货币、通胀的简单对应关系在转型经济条件下难以有效成立,货币扩张并不必然导致通胀,而收紧货币抑制通胀的传导效率较低,并会抑制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速度。换言之,货币政策尽管属于短期政策工具,然而转型期的货币供给却具有长期结构效应,针对短期的失衡有利于长期结构调整,而短期内有效的政策加剧了长期结构失衡这一困局,货币政策需要和长期结构转型政策建立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准确识别通胀的各种动力来源是对通胀实施有效管理的基本前提。本文通过交互效应的面板结构VAR模型,考察农产品供给以及货币、预期等需求因素对通胀的影响机理。分析结果发现:农产品产出对通胀的平抑作用非常有限,供给激励并不能成为反通胀的有效手段;预期是通胀最根本的动力来源,政策的连续性是通胀管理的关键;货币调控对通胀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地区对利率等调控手段的敏感度存在明显差异;空间上,西部地区承受的通胀压力明显高于其余地区,所以,通胀管理目标的设定应以西部地区为基准,与稳态经济增长路径相适应的通胀管理目标在3%~5%之间。  相似文献   

16.
后金融危机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特征,使用阈值协整方法扩展现有的货币需求模型,度量后金融危机时期的货币供给过剩及其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调节效应,并进而设定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揭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主要结论为:2009年第三季度以后,我国货币供给过剩且过剩幅度快速增加,其中名义M1过剩12.56%,名义M2过剩11.31%。2009Q3—2010Q3我国处于货币供给过剩机制下,在该机制下,央行谨慎地实施从紧货币政策,从紧货币政策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相对较强。货币供给过剩对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冲击在前2年为正值,在随后近3年为负值。这说明我国现阶段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必须谨慎,退出速度不宜过快。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包含各类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定量分析影响中国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并探讨这些因素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包括通胀目标冲击在内的七种经济冲击能够解释大部分的通胀预期波动;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比实际冲击更为重要;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的作用机制与实际冲击有显著区别。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政府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从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两方面构建通胀预期的监测网络,并在明晰实际冲击和消息冲击对通胀预期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消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稳定公众的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的起因在不同时期具有多元性和复杂性,不能一概论之。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等相关数据库公布的1990-2019年与通货膨胀有关的宏观金融数据,以三大周期的CPI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失业率、外汇储备、固定资产投资率、国民总收入、货币发行量(M2)和财政赤字率作为解释变量,运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不同周期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针对结构型通货膨胀货币发行量对其影响最为显著;针对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仅失业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率对其产生显著影响。最后从建立通胀预警模型和控制货币发行两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流通中的货币量是很重要的经济指标,然而,对于它的研究不是很多。根据货币动态变化,本文利用基于密度函数的随机模拟滤波来测算流通中的货币量并发现得到的结果对CPI的变化起到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通胀惯性和通胀预期共存的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框架,通过空间动态面板模型计量方法考察我国地区通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征。我们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发现,使用拟最大似然函数方法估计空间动态面板模型明显优于用于估计动态面板模型的向前正交离差广义矩方法。分析发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零售商品物价指数空间传染性较强,GDP平减指数空间相关性较弱。新凯恩斯混合菲利普斯曲线较好地拟合了我国通胀的运行机理,其中,在影响当期通胀水平上,通胀惯性明显占优于通胀预期,治理通胀必须承受必要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