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摄影     
王星 《商》2013,(6Z):126-126
在现代生活中,摄影已经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内容之一,很多人喜欢摄影,喜欢用相机来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摄影不再是有距离感的存在。所以本文旨在讨论一些关于摄影的基本知识,以及摄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让我们更加清楚简单的了解摄影。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业》2021,(5):10-10
一般来讲,水墨摄影这一风格更加贴近国内观赏者的审美。在这一类作品中,拍摄者将传统水墨画与现代景物用摄影手段相统一,以期表达"中国风"韵味。水墨风格的作品一部分来自直接拍摄的景物自然状态,还有一部分是摄影人通过娴熟的后期技巧制作而成,这些摄影作品中蕴含着中国民族风韵和文化特色,吸引观赏者探求其间表达。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业》2020,(8):8-8
摄影人对风景题材的青睐长久不衰,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摄影器材的普及和旅游文化的兴盛,对陌生风景追寻的风潮更胜。面对各色风景,只要抓住地域特点,掌握季节特色,就能为丰富的视觉效果提供保障。当然更重要的是,对大同小异的风景,如何拍出属于自己的画面,如何给观者带来陌生感,才是最需要摄影技巧的。我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摄影人的镜头应该着重强调这些深厚的韵味。此外,在拍摄美景时,摄影人应该有“文献”思维,考虑到摄影作品也有影像记录的文献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商界》2013,(6):57
你用手机做什么?在移动互联时代,这个问题已经基本等同于"你,如何生活?"小小的手机,承载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资讯获取、工作学习、休闲娱乐,到人际交往、购物理财……每一部手机都在表达着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我们的每一个人,也都可以通过手机展示自己,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5.
不少摄影人都有过这样的烦恼:与职业摄影师、摄影记者相比,自己只能在闲暇时拍摄,更难以接触到突发事件、重大题材,在大型摄影活动评选中不占优势。新闻事件中的关键瞬间固然有其特定价值,但日常生活才是大多数人面对的常态,一些世界知名新闻摄影比赛也在评选中专门设置日常生活类。许多摄影活动的主办方、评委都比较青睐日常生活中的精彩画面,摄影人只要能从日常生活中寻找闪光点,一样能够在海量的投稿照片中出类拔萃。  相似文献   

6.
随着手机摄影的兴起,在移动设备上越来越多的摄影后期类App应运而生,Snapseed是其中非常优秀的一款,不论是在操作模式还是在其软件的后期处理,移动设备大行其道的情况下,结合优秀的移动端摄影App进行快速照片后期及分享,是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薛凌 《商》2014,(17):63-63
摄影艺术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它以照相机与感光材料为承载并通过画面构图、影调以及光线处理等手段来丰富艺术形象并以此来表达艺术内涵。在摄影发展前期会摄影被定义为精确复制,这种定义忽视了摄影的艺术性,这显然是不够客观的。一幅好的摄影作品不仅仅需要准确地捕捉图像信息,还要以将其中的艺术感以及内涵表现出来,从而让欣赏者能够发觉并达到精神上的共鸣。本文对摄影的表现性艺术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对应的观点,供以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手机摄影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人们已经处在"全民摄影"时代。面对人们对新媒体的依赖和全民摄影的兴起,摄影记者如何冲破当前的困境,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如何让作品更加光彩夺目,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商》2015,(43)
时下,艺术之花在当前信息、数字等高科技的孕育下灿烂开放。摄影艺术作为艺术百花园中灿烂的一枝。更是气象万千、香气弥漫。摄影不仅成为了艺术创作的重要载体,而且是人类记录历史,展望未来的灯塔。摄影还是人们工作、生活、学习进步的阶梯,获取知识、掌握诸多有用信息的重要来。源囿于数码摄影技术飞速发展与网络技术的广泛普及,人们越发重视了数码摄影的学习与研究。本文将就网络技术与数码摄影如何进行巧妙的结合予以探讨,希冀为广大摄影爱好者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摄影的出现,很大程度的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摄影对于设计及人类生活的影响也不可估量。信息时代的生活也随着摄影的发展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摄影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摄影已经成为了现代信息传达的主要表现手段了。  相似文献   

11.
数字媒体     
《中国报业》2011,(1):4-5
中国摄影行业第一份手机报创刊 2010年12月22日,《中国摄影手机报》正式创刊,这是中国摄影行业第一份手机报纸。 该手机报以手机彩信为传播形式,每周二、周五发布,旨在更好地开展联络、协调、服务功能,力图打造成传播及时、便捷有效的新型摄影传媒。  相似文献   

12.
王鹤翎 《中国广告》2004,(10):168-171
广告摄影中的数码摄影相信大家已并不陌生了,它着实为广告平面制作带来了诸多便捷,但要说你对它是否已充分的了解,我看不然,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客户在选择摄影方式时,仍对数码摄影存有"戒心",我想他们最担心的不外乎是摄影的精度是否可以满足户外平面的尺寸要求。一般而言,若有模特参与的平面广告,产品的篇幅远不及模特的篇幅大,因此,我这次选择了人像摄影作为访问的主题,也借此机会为一些广告主与广告人消除心中疑虑,在今后的平面制作中,做出更正确与经济的选择。数码作品的精度是影响可放大尺寸的基础,精度越高,放大尺寸越大。那么相机精度与成品的尺寸如何作准确的比照呢,我们首先将专业数码相机的精度与光学底片  相似文献   

13.
照片是从时间和空间中截取的切片。通过一张张影像、一组组图片,我们见证了沧桑岁月留下的悠久痕迹。尽管生活正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变化着,但是摄影人的聚焦与定格让我们得以停下来,聆听未曾得知的故事,欣赏难以得见的景象。寻找这些故事需要摄影人具有发现的眼光和表现的能力,截取自然风景、人工建筑,捕捉冲突困境、寻常喜乐,满足大众好奇的眼睛。  相似文献   

14.
数字技术大量应用于新闻摄影当中,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新闻摄影时代。传统新闻摄影与现代新闻摄影的差异不但在图像表现形式、器材使用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对图片的后期处理以及对摄影者本人的主观性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字化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发展将更加迅猛,新闻摄影图片作为当今最直观、立体、快捷的新闻传播途径也将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数字时代新闻摄影面临着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以及版权维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心迹     
日本摄影评论家伊奈信男在《回归摄影》中写过一段话:“书写摄影美学的论文是一件富于魅力的事,也是一件心神愉悦的事。这整个题目明快、美观,而且新潮——既不像旧艺术那样已精疲力竭,也不是令我们劳累的东西。摄影还没有庞大的历史,也没有必须坚守的传统,更没有必须忘却的悲剧。摄影没有令它的未来暗淡的过去。”  相似文献   

16.
服装摄影是一门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艺术,一幅照片要有清晰的影像、准确的曝光、良好的色彩还原。商业服装摄影语言的艺术表达离不开服装效果的紧密配合,服装在人像摄影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价值在于:用摄影的手段对时装的形、色、质及艺术神韵予以独特的展示,在审美中传递着服务的信息,并引发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从服装摄影中寻找一些服装流行的要素,如色彩的搭配、款式造型的设计、材质的运用等,进行借鉴、模仿,提高服装设计的流行度,使更具美感、富有特色的服装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是需要多动手的实践课程,除了让学生初步认识相机的使用,那么剩下的就是对美的追求了。PS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新闻摄影图片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引导PS的使用,强调新闻摄影人严格自律,遵守职业道德和准则不可造假,更不能为了利益失去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8.
黄森威 《商》2014,(36):197-198
顺着时间的河流,不难发现摄影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多的角色。在达盖尔摄影术发明之时,摄影除了为少数传统绘画艺术家做透视参照的服务之外,更多的其实更像是先驱们的实验,一种只为抓住大自然现实的影像。之后小型相机出现,《生活》杂志的创办,纪实摄影正式登上人类的历史公众舞台,作为一种直观新闻报道而扮演着举足轻重的百分百真实现实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14,(3)
自从达盖尔发明摄影技术开始,摄影技术就一直在发展,不过有一点从未改变——通过人文与科技的结合来表现时代文化特征和人物情感。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器材与以前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摄影器材的进步也给了摄影艺术家更多更自由的想象空间。但器材的进步只是产生优秀作品的一个因素,与之相比,更重要的还是艺术家的情感,只有艺术家对所拍的景物倾注了感情,拍出来的作品才会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摄影师而言,镜头是眼睛,照片是语言。为达到抒发情感的效果,摄像师就需要利用光线、线条、色彩等因素来达到烘托情感,表现主题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摄像摄影技术在社会产生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在使用照相机和摄像机的过程中,不仅要协调快门速度、焦距和光圈,更要重视具有创意的构图。对构图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构图的技术和方法,在拍摄作品之后,不仅可以使观赏者认清作品的主体,还能够对作者的思想产生深刻的认识。新闻的摄像和摄影具有相似点,本文对二者的构图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