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转换经营机制 提高经济效益无锡市金属回收公司顾顺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素质,已成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  相似文献   

2.
夏天 《南方经济》1993,(2):19-21,18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这就要求国有商业一定要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把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市场经济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其活力,提高其素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那些对企业发展起核心作用的员工。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探讨和研究企业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4.
转换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其活力,提高其素质.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那些对企业发展起核心作用的员工.因此,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必须探讨和研究企业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的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要素:一是要具有领先的经营思想(亦称经营哲学或经营意识);二是要具有实现其经营思想的管理体系。其中经营思想在企业市场经营中是第一性的,我认为企业有了先进的、领先的经营思想,就等于拥有了经营财富的一半,这为许多企业经营实践所佐证了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如何尽快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强其经营活力呢?除了外部的客观因素外,作为企业本身首先要转变经营思想,树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营思想。一方面,只有首先树立起正确的经营思想,才能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来实现全面经营机制的转换。另一方面,落后的经营思想又是制约企业经营活力的重要障碍,所以要增强企业活力、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使企业经营  相似文献   

6.
股份制作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的一条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企业形成自我发展机制,建立社会监督机制,而且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企业的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对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融通企业资金、重塑市场主体、优化产业结构、协调经济利益关系等  相似文献   

7.
破“三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是当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实践证明,经营机制不转换,干部没有压力,职工就没有动力,企业就没有活力。因此,本文就转换物资再生企业经营机制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8.
集体企业上海东风刃具厂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增强了市场竞争活力,企业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并将产品打进欧美等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没有竞争力。利用经济效益审计帮助企业增强决策能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这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搞好经济效益审计也是审计工作加强宏观调控力度的重要手段,所以应该重视和加强经济效益审计。  相似文献   

10.
宏新 《上海改革》1994,(9):10-11
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着手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必须配套加快建立国有资产产权管理体系,以求解决国有企业活力不足和国有资产流失这一深层次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 转换国营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以便有效地增强企业活力。改革以来,虽然采取了一系列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措施,但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经营机制难以转换的原因,并探讨行之有效的改革对策。 1 改革以来,围绕扩大企业自主权采取了多项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表现:许多企业的主要自主权仍被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截留,对企业行使自主权附加许多限制条件,使企业难以行使。尤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精神,从中央到地方,围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同时,治理整顿的主要任务业已基本完成,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较宽松的环境。我们要借此东风,发扬开拓、创新的实干精神,从深化企业改革,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入手,以“破三铁”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推向市场,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和方式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重要条件。改革13年来,我们在转变企业机制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政府职能方面却没有相应的转变,成了企业机制转换和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政府职能是当前深化改革的关键。我国过去实行的是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政府不但掌握宏观经济的决策权,而且具体地掌握企业微观经济的决策权,“统收统支”、“统购统销”、  相似文献   

14.
孙彦德 《山东经济》1995,(2):F003-F003
关于对股份制企业国家股股权代表委派问题的几点看法孙彦德国有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是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经营机制,引导企业走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然而,在现有国有企业股份制改制工作中,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增强企业活力一直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十几年来,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为扭亏增盈而苦苦拼搏,另一方面三资企业却微观效益显著,资本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同是企业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反差?如何借鉴三资企业管理经验,转换经营机制,把国有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包括转换企业外部经营机制和转换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两个方面。转换企业外部经营机制主要是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企业的“十四项权力”,走向市场,实现企业“四自”。转换企业内部机制则主要是改善管理体制,改进用人制度,搞活分配,以增强内在动力,真正提高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这是转换企业外部机制的内在保证,也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中的硬  相似文献   

17.
创新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目标.近年来,国企改革步伐明显加快,许多国有企业尤其是竞争性领域的企业,通过引进外资、私营、民营等非国有经济成分或实行员工持股、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制企业,有的股份公司还在证券市场上市.从实践的情况看,产权多元化改革使一批国有企业焕发了新的活力;但仍有不少已完成改制的企业,其经营机制的转换明显滞后,"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的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制约着这些企业活力的释放.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我省的实施条例《细则》,无论对在微观上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还是在宏观上推动经济跃上新台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积极支持企业,特别是国有大  相似文献   

19.
<正> 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在党的十四大精神鼓舞下,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已经为市场新秩序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但是如何转换经营机制,全面走向市场,国有企业则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须增加有效供给,提高经济效益。那么国有企业能担当起此重任吗?在现行管理机制下很难胜任,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活力。只有主宰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活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国家的物质财富不断增进。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其经济效益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国有企业民营化。而民营化的第一步便是股份化,  相似文献   

20.
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重要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里,邓小平同志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而转换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素质,已成为建立和实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基于这一点,本文拟就转换物资企业经营机制举措谈几点看法和设想。或如何走出目前物资企业内部、外部存在的认识误区;或如何冲破目前物资企业所处的重重困境;或如何消除目前物资企业体制上存在的种种弊端,从而力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