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云南省"十二五"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近日出炉。该规划对云南省食用菌产业的基本情况和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产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按照规划,到2015年,云南省食用菌产量力争达到36万吨,年产值接近100亿元,将食用菌的产、供、销与旅游大省的特色相结合,建立起包括栽培、生产、加工、餐饮、旅游在内的较完整产业链,体现产业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2.
应台湾中华种苗学会的邀请,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所所长方智远院士为团长的夏季蔬菜栽培与种苗生产考察团一行15人,于1998年6月24日至7月3日,在台湾参加了“海峡两岸夏季蔬菜栽培与种苗生产研讨会”,并在台湾进行了实地考察。通过这次交流和考察,我们对台湾的蔬菜科研。生产、市场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趋势有了新的了解,受到了启发,收获很大。回台湾蔬菜产业现状蔬菜产业是台湾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产业。目前台湾栽培的蔬菜已达13O多种,但栽培面积有所减少。1997年为18.O6万公顷(1989年约ZO万公顷),年蔬菜产量为3百…  相似文献   

3.
宁德市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比如辖区内古田县早在公元609年就有人从事香菇生产,20世纪70年代初全球首创银耳瓶栽和银耳袋栽,食用菌生产在全市迅猛发展,到现在食用菌栽培品种、产量规模、科研水平和营销网络位居全国前列,食用菌产业真正成为宁德市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之一。但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也出现了供求过剩、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的问题,使得食用菌发展遇到了瓶颈,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为此本文主要基于食用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内容,对其转型升级路径进行探析,以此推动食用菌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台湾绿色食品加工业,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台湾的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台湾的食品加工业主要以农畜水产品的加工为主,按工业种类可分为罐头食品业、冷冻食品业、食用油脂业、糖果制造业等22个子行业。其中食品加工的种类涵盖了果蔬速冻、食品罐头、茶叶饮料、水产品、食用菌以及畜产品等。由于食品工业原料约80%来自农业,因此,农业和食品加工业是相辅相成的产业。台湾将食品加工业视为农业的下游产业,把发展食品加工业作为拓宽农产品销路、促进农业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当前,台湾的食品加工企业近万家,但…  相似文献   

5.
刘靖宇  张化楠 《科技和产业》2023,23(11):137-142
基于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通过“钻石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国23个省份截面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食用菌产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规模是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核心优势;市场需求条件是影响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未来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与食用菌生产强省相比,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在市场需求规模竞争力、资本竞争力上仍存有一定进步空间。因此,山东省食用菌产业应充分发挥自身规模优势,继续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提高市场需求;加大政府财政投入,重视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6.
对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建议及对策,力争使全省食用菌产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修正后的钻石模型,分析了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梳理产业现状与问题,并从中发现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在生产要素、需求、政府3个要素方面具有竞争力,拥有产业发展机会,但也存在产品精深加工程度不高、行业龙头企业较少、自育品种市场占有率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要健全全产业链数据体系、加大自有育种开发、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业、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以推动河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福建果蔬、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的重点区域在厦门和漳州两地,文章在分析厦、漳果蔬、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基础上,探讨了果蔬、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的特征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磐安县是全国首批命名的"中国香菇之乡".食用菌产业是磐安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磐安已成为全国食用菌生产大县、流通大县和出口大县.食用菌产业既是一项传统特色产业,也是一项低碳朝阳产业,更是一项富民惠民产业.发展食用菌效益可观,大有前途.要充分认识自身具备的发展基础和有利条件,抢抓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再造新优势,通过上下合力,强化举措,大力发展机械化、工厂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新型食用菌产业发展模式,努力把"中国香菇之乡"的品牌打响、产业做大. ——利用良好生态,再造生产优势.磐安生态环境良好,四季气候分明,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食用菌生产发展.然而,作为国家生态县、浙江重要生态屏障区、四江水源保护地,决定了磐安产业发展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借助生态环境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未来磐安食用菌要向生态型产业发展,充分开发、利用好现有资源,有效发挥食用菌生物转换的功能,变废为宝,推广适合本地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针对目前食用菌产业生产现状,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要立足自然条件、物质资源、产业基础,采取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和农民加大自我投入等各项有效手段,切实扩大基地生产规模,提高基地建设水平,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磐安成为全国重要食用菌生产基地和浙中最大商品食用菌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0.
广水市吴店镇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多种优势,但目前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水平还较低,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粗放,精深加工能力欠缺,没有本地的知名品牌。提升吴店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水平,要在提高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扩大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1.
1、食用菌产业基本情况云南是我国野生食用菌的主要分布省份和重点产区。"十一五"期间,食用菌产业坚持以野生食用菌为主,栽培食用菌并进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五个十"工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和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发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3.
香菇产量一直居于全球食用菌产量的第2位,在我国许多地区的香菇产业都朝着规模化发展,在新的香姑生产户不断涌现的同时,香菇生产中的病害和药残问题也凸现出来,许多传统的食用菌病害防治方法已失去效用,菇农正在寻找新的无污染防病防治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至今已有30多年的时间,近十年来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无论是企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有显著提高,台湾生物科技产业在当局长期积极推动下,已发展出优质的产业基础,高品质、低成本的研发生产环境,并在保护知识产权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1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台湾生物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全球生物科技市场的繁荣增长,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台当局积极的扶持政策和台湾相关各界的努力。虽然与台湾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浪潮中,台湾机械产业寻求以结合ICT智能整合为突破点,带动产业整体技术与服务升级,长远目标是将台湾打造成为"智能机械制造王国"。本研究从台湾机械产业发展现状、特性、智能整合发展机遇与条件等方面论析台湾机械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第六大种植业。食用菌产量逐年上升,目前已居世界首位,占世界年产量的70%以上。我国食用菌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规范化管理、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控  相似文献   

17.
在"天保"工程区发展食用菌产业与林木资源超量消耗之间存在着严峻矛盾。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科学解决好这一矛盾,使区域内食用菌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下旬,我利用参加由中国高新区协会在台湾举办"第三届两岸科技园区合作与发展论坛"的机会,实地考察了台湾新竹科学园建设与发展状况,对其经验启示进行了初步思考. 新竹科学园筹建于1976年,1980年底正式成立,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是台湾第一科技园.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竹科学园已成为孕育台湾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带动台湾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的引擎,其IC产业更是台湾发展高技术产业成功的典范.园区有上市公司50多家,总资本额占台湾产业资本8%,年贸易总额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9%,其中电脑主板和图形芯片、笔记本电脑、微芯片、扫描仪分别占据全球市场的80%、75%、 65%、 95%.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作为海峡两岸合作最为成功领域之一的闽台农业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闽台农业合作历经20余年的发展,迄今巳形成以水海产品、蔬菜、茶叶、食用菌、水果、花卉、畜牧的种养及其加工出口的特色产业链,奠定了福建以外向型为主的农业产业格局。同时,福建成为承接台湾水产养殖业、园艺产业、林业的产业移植前哨和重镇。  相似文献   

20.
近年山西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发展中很多问题逐步凸显出来,文章就食用菌企业品牌建设展开论述,分别在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品牌建设对策方面作了探讨,以期能为山西食用菌产业及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