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规定,企业因增持股份(但未达到“控制”)而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应对原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具体的会计处理原则是:首先应区分原持有部分与增持部分并分别处理,然后对原持有部分与增持部分的正负商誉进行综合考虑。但是,实务中原持有部分与增持部分的正负商誉应该如何进行综合考虑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均未对此问题做出详细具体的规定。本文针对此问题,通过举例说明增持股份时产生正负商誉的六种情形,区分不同的情形解析增持股份时正负商誉的综合考虑问题及其相应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长期股权投资》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处理规定相当有限。本文针对些问题,区分形成转换的不同情况,剖析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3.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长期股权投资》对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处理规定相当有限。本文针对此问题,区分形成转换的不同情况,剖析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转换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根据2004年7月2日开始施行《制度讲解四》的规定,权益法下追加投资所产生股权投资差额的会计处理方法与原规定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处理方法更加符合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及应用指南的解释,通过实例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只作了简单而原则的规定,但实际操作时却复杂得多,原因是按照权益法的核算原理,在扣除部分投资存在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后,所有长期股权在投资存续和权益核算的期间内,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存在恒等式关系。从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以后,就必须对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追溯调整,否则这一恒等式关系就无法建立而不符合权益法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新准则的规范为依据,分析研究因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7.
倪梦琦 《当代会计》2021,(12):121-123
2019年1月1日《政府会计制度》开始实施,高校对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需要区分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颠覆了高校会计制度下的账务处理模式.如何进行新旧制度衔接,衔接时成本法和权益法如何区分及账务处理,既需要遵循《政府会计准则2号—投资》的规定,又必须与企业会计进行辨析.高校在持有和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应结合其经济实质,并按照《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既要在财务会计中处理正确,也要关注预算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8.
闫建峰 《会计之友》2008,(14):71-73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原有的准则相比,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的会计处理规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以成本法、权益法的原理及适用范围为基础,通过实例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适用范围与具体方法做了明确的规定,这部《准则》对规范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好这部《准则》,对熟练驾驭公司间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意义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与学习心得,对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做以下浅析。  相似文献   

10.
<正>一、因追加投资导致由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的原理因追加投资等原因使持股比例上升,但不构成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1.对于原持股比例部分,原取得投资时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大于应享有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5月 2 6日 财会 [2 0 0 2 ]5号通知印发  一、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时 ,对长期股权投资原制度采用成本法核算 ,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应采用权益法核算的 ,在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时 ,是否要追溯调整 ?答 :对于原《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如满足《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应用权益法的条件 ,应改按权益法核算 ,并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按追溯调整后的账面价值作为执行权益法时的初始投资成本 ,并在此基础上计算股权投资差额。二、对于外商投资企业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试析长期股权投资之会计核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导致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特别是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从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法与权益法下的核算、处置等方面,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导致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特别是相关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从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成本法与权益法下的核算、处置等方面,探讨其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提到,合并报表准则也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应当符合合并报表准则的相关规定。本文就如何直接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进行讨论,即不按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而直接编制抵消分录,生成合并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15.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合并财务报表应当以母公司和其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由母公司编制。但《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提到,合并报表准则也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生成的合并财务报表应当符合合并报表准则的相关规定。本文就如何直接在成本法核算的基  相似文献   

16.
一、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会计处理 新准则规定投资企业投资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长期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及对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但经过若干会计期后,投资企业会考虑各种原因,可能追加投资,增加对被投资企业的股权,导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的投资,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应按分步取得股权最终形成合并企业处理,达到企业合并前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等方法核算的,要将原持股比例部分由权益法调整为成本法,即购买日应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进行调整,将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调整至最初取得成本,在此基础上加上购买日新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投资企业也可能因收回投资等原因,导致对被投资单位不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新准则规定长期股权投资应改按成本法核算,其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作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17.
对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以下简称“投资准则”)与税法中的有关规定存在差异,本文拟以上述规定为依据,具体分析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会计与所得税处理差异。一、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分析(一)企业以非货币性交易取得的  相似文献   

18.
甘敏 《财会月刊》2011,(13):25-26
长期股权投资是会计核算中的难点之一,其核算方法可以分为成本法和权益法。在权益法下,投资企业在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期间,投资损益的确认是否有某种规律可循?本文试图作些探讨。一、适用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十条(以下简称"准则第十条")规定:投资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后,应当按照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的份额,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都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持有期间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比较复杂,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笔者认为,其之所以复杂而成为会计核算上的一大难点,是由于《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及指南(以下简称《准则》)的规定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的缘故。为此,本文主要对《准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进行探讨,并借此介绍成本法下持有收益的简易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及应用指南的解释,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有以下两种情况发生:一是原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即追加投资情况.二是因处置投资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即处置投资情况.下面通过举例来探讨在这两种情况下,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有关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