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下乡也要“打假”当前,许多干部深入基层乡村,为广大群众排忧解难,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一致好评。但是,也有些机关干部下乡只到乡(镇)政府,而没有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聆听群众的呼声与建议;有的下去“一阵风”,不到现场去考察,不到群众中去座谈,只是“隔着车窗...  相似文献   

2.
李德新 《乡镇论坛》2014,(25):28-28
对于村“两委”干部来说,跑上跑下需要好体力,落实政策需要新知识,带领致富需要真本领,服务群众需要脑子活,一句话,村“两委”应该是青壮年干部挑起大梁、担当“主角”。但是,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欠发达地区,一方面由于大量农民外出打工,很难找到合适青壮年进班子;一方面不时出现青壮年干部中途“撂挑子”出去打工挣钱,导致村“两委”青黄不接,大量“花甲干部”难以如期“卸任”、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各地普遍提高了农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并实行了干部财产保险和干部养老金保险等,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但也有一些基层干部只受“香火”不“显灵”,农民群众对此很有意见。提高村组干部的工资和各种待遇,是为了弥补他们因工作忙而减少的个人经济收入,是为了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好地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对村里工作尽心尽力的干部,享受各种优惠待遇,群众是没有意见的。但是如果只受“香火”不“显  相似文献   

4.
王洪海 《乡镇论坛》2014,(34):14-15
随着农村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需要一大批“能人”型村干部推动农村发展。但是,当前在农村要想真正实施“能人治村”,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有的乡镇对“能人治村”工作认识不到位,选用能人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党员群众对“能人”缺乏信任,导致能人无法被选出;有的乡镇没有建立农村优秀人才跟踪培养机制,造成农村优秀人才大量外出,出现了村干部无合适人选现象;部分村选用干部标准不高,农村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致使真正的“能人”落选。  相似文献   

5.
二轮土地承包后,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部分农户举家外出,还有由于外迁、升学、农转非而带来的退出土地等问题,土地流转的新课题随之出现。对此,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广大干部群众努力探索,为解决土地撂荒、提高效益安上了“保险”。路子——托、租、转、股、卖在巴州区农村28.2万多农户、100余万农民、54万多劳力中,每年有23万多劳力外出务工,其中举家外出2.7万户,9.1万人口,5.2万劳力;每年农村人口迁居城镇有6000多人;还有部分承包户无力耕种。因此,全区二轮土地承包后有11…  相似文献   

6.
常听一些村组干部这样抱怨:“我们操心费力地为群众办事,群众有时却不理解我们的苦衷。”我不禁要反问一句:“作为一名村组干部,你是否理解了群众?”我看有些村组干部得不到群众的理解,重要的一条是,他们根本不理解群众。比如有个村在征收提留款时,要求群众在5天内交齐  相似文献   

7.
说好话不如做好事部分地方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意见纷纷,干部是满肚子委屈。群众有群众的理,干部有干部的词,各执己见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有句谚语这样说:“对群众说一百句好话,不如为群众办一件好事。”可有些基层干部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整天在广播里、...  相似文献   

8.
耕地承包金为何难收?席伟“养儿防老,种田纳粮”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留下的古训。可是,近年来农村干部收耕地承包金即地亩款时工作越来越难做,几乎没有群众主动交钱。为了完成任务,村组干部“大会小会不断,干部挨着门串,群众就是不干。”某村经管站长苦恼地说:“刚承...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全椒县八波乡今年一改过去指派蹲点包片干部的做法,由40名村民代表聚集在乡政府会议室,“考聘”蹲点包片干部。代表们首先听取了22名乡干部1998年述职报告,量化打分评定工作实绩,做到“知披知己”,然后挑选合适人选。农民“考聘”蹲点干部,可以说是件新鲜事。众所周知,基层干部和群众面对面打交道最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希望干部既要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又要有审场经验,真心实意地带领他们一道奔小康。不难看出,干群关系好不好,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然而,有些干部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有的…  相似文献   

10.
“败家子”干部千万当不得近日到某地采访,一位乡干部对笔者说,上个月他们乡政府组织一百多名乡村干部(包括部分乡政府领导的家属)到外地“参观考察”,花掉公家钱财上万元.群众指着脊梁骨骂他们是“败家子”干部。事后,乡干部们到村里检查、布置工作时,连口水都喝...  相似文献   

11.
百组万户搞“三评”河南省郑州市南曹乡地处郑州市东南,有26个村委会、137个村民组,1万多户人家。许多年来不少村子没有公开过集体经济收支帐目,群众私下议论纷纷,虽有意见却找不到公道人。有的村组干部有问题说不清,没问题也说不清,说了群众也不信。干群离心...  相似文献   

12.
“费用分割单”现象应引起重视□刘贵生□一些行政或企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牵头单位,在组织下属单位或有关单位外出学习、考察等活动时,把外出活动的差旅费及其它一切费用按参与单位的参加人数平均分摊,自制一种“费用分割单”,分割单中只有总额的分摊数,而没有各费...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光泽县寨里镇的山头村,是南平市“小康建设先进村”,党支部是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又被列为全省创建文明村镇活动示范点。谈起这些成绩,村干部的体会是:村级工作事事与群众相关,要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参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群众会。群众会开好了,事就好办了。那么,在乡以上干部嫌会多,给群众开会的干部叫“开会难”,农村群众喊“会荒”的呼声中,山头村的群众会是怎么开起来的呢?想解决“会荒”,就要开群众爱听的会山头村地处闽赣边界山区,全村33.4平方公里,山林面积2.6万亩,其中毛竹面积8000亩,有…  相似文献   

14.
“公推直选”工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激发班子成员高涨的干事创业热情和激情。通过“公推直选”,广大党员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较好体现,群众和干部之间有了相互认同感,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哲 《企业世界》2007,(4):47-47
群众公认,就是为大多数群众所认可和拥护。坚持群众公认原则,就是在干部工作中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并让群众参与对干部的推荐和考察工作,选拔任用那些得到大多数群众拥护和赞成的干部。  相似文献   

16.
报载,今年以来,湖南衡东县委为帮助。教育“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干部,推行诫勉制度。凡在组织考察、年度考核、民主评议、民意测验中发现问题比较多、群众信任程度低,但又够不上党纪、政纪和法纪处分的干部,均实行诫勉。最近,5名犯有错误的干部在党组织的帮助教育下,  相似文献   

17.
时下,有一些机关干部在转变作风、深入农户的过程中,既不带上笔和本子记下民情,也不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群众戏称这些干部为“三不动”,即不动腿,不动嘴,不动手,真可谓两手空空,一身轻松。对此,群众很反感,称这样的干部为“甩手官”。干好农村工作需“三勤”,就是勤动手,勤动嘴,勤动腿。勤动手。干部下村入户的目的是为了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帮助群众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而不是下村旅游观光,呼吸新鲜空气。因此,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听到这样那样的反映。面对这些问题和反…  相似文献   

18.
“干部动动嘴,群众跑断腿”的情形,如今在江苏省姜堰市张甸镇三陈村完全颠倒了过来,农民家中有事,只要“动动嘴”,村干部就会为他们跑腿。今年以来,该村干部为群众全程代理各类事项120多件,办结100多件,20多件正在办理之中,代办事项回访满意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9.
在新世纪第一个“重阳敬老节”到来之际,自治区审计厅离退休工作处分别组织离退休人员到广西贺州、桂平和华东五市进行参观活动,使离退休同志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晚年生活,体现了厅党组对他们的关怀和厚爱。)图一:参观贺州地区审计局新办公大楼留影图二:南京中山陵园留影图三:参观苏州寒山寺自治区审计厅组织离退休人员外出参观考察@吴造周  相似文献   

20.
在四川剑阁县农村 ,听到一些乡(镇)村干部抱怨他们那里的群众“不听话”、“不好管” ,说什么对老百姓“过去是没法有法 ,现在是有法没法”。什么是“有法没法 ,没法有法”呢?按他们所讲的意思就是 :过去国家没有制定现在这样多的法律法规 ,他们用“土办法”还能把群众“管住” ,这是“没法有法” ;现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多了 ,农民遇事往往用“法”来与干部“理论” ,干部们过去管理群众的“土办法”不行了 ,这就“有法没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所谓“没法有法 ,有法没法”的现象呢?主要是一些乡(镇)村干部法制意识淡薄 ,思想方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