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置于首位,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内涵至少包括教育观念上的人本化、教育教学中的个性化、教育管理上的人性化等方面的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了解、理解、尊重、引导和服务于学生等方面入手,以达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德育评价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风向标。当前高校德育评价制约着高校德育工作的成效。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构建,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德育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多方面表现,通过多元化、多维度、差异化、客观科学的德育评价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和人格提升,为每个个体强化道德认知,指引道德规范,促进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不仅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而且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发展观的范畴。德育教学以人为本,就是努力构建面向生活的德育新理念,提高实效性,使德育教育不断适应新的形势需要。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伟大目标,构建和谐高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高校中的具体体现,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维度和思路,探讨和谐高校视野下主体性德育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管理效能是高校为实现既定办学目标,高效协调内部各种组织和个体因素,促使人财物等办学资源和谐配置的一种内在能力。影响高校管理效能建设的主要因素间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组织文化与人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素质德育观的提出与确立,为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坐标。高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这个中心,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工作,切实发挥其育德和树人的本质功能。  相似文献   

7.
素质德育观的提出与确立 ,为高校德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坐标。高校德育应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这个中心 ,加强和改进自身的工作 ,切实发挥其育德和树人的本质功能。  相似文献   

8.
宋庆 《企业家天地》2006,(7):100-101
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切实做好高校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具有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10.
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和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德育工作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德育的连续性,注重环境熏陶,在情景中渗透德育工作,坚持德育的民主性和人文关怀,通过不断创新德育工作途径和方法,提高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现实生活的关怀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特征,人和人的道德向现实生活回归,既是哲学命题,也是教育命题。因此,为了提高高校德育的时效性,教育界也一直在广泛关注高校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研究。为了给这一问题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本文就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高校领导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素质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为 :加强学习 ,提高知识素养 ;大胆使用 ,给予锻炼机会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等  相似文献   

13.
高校领导者素质的基本要求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领导干部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和较高的文化素养、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素质的主要途径与方法为:加强学习,提高知识素养;大胆使用,给予锻炼机会;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监督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高教事业的历史使命。在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德育是灵魂是根本。高校战线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和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大的精神实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研究高校德育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加强改进高校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完善大学生的人格,要以人为本,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体系:注重大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深化德育改革,培养完美人格;营造诚信教育氛围;进行全程、全员的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在高校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养成大学生人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模式、内容及目标要求,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德育工作中长期积累的观念却使德育教育的效果收效甚微,其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缺乏"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高校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以人为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操守,同时要增强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殊重要性,自觉加强师德建设,时刻注意发挥自身对学生的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过去十几年间(1996~2009)刊登在国内十种外语类核心期刊上有关高校外语教师素质研究的文章显示:(1)关于高校外语教师素质研究的文章总体数量少,且在各核心期刊间分布不均匀;(2)研究方法以思辨性研究为主,实证性研究为辅;(3)研究对象侧重于综合性大学公共英语教师;(4)研究内容广泛,呈现多元化。最后本文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高校外语教师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者应当具备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素质要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个世纪以来,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但长期以来辅导员更多地被视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挑战,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密切接触的一线工作人员,其角色定位也更加清晰——辅导员是高校不可或缺的德育之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的素质与能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本文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角度提出作为一名理想的辅导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