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三地互访、沟通交流与合作议程日渐频繁.通过京津冀地区与长三角、珠三角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地区整体的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但未来协同发展空间巨大.通过京津冀区域内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阻碍因素.在深入探讨京津关系和津冀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天津的战略定位,并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提出了促进滨海新区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怎样“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金融先行,充分借力资本市场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当前河北省明显滞后的资本市场和金融生态环境不仅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给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战略带来障碍。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协同发展强调的是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协调",在多元体系化建设过程中,三地金融业的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金融协同发展的概念入手进行理论分析,分析当前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构建评价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京津冀三地2005—2017年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层次分析法对京津冀三地的两两之间的金融协同程度和三地分别与区域整体间的金融协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京津冀三地在不同方面不协同或者协同度不高,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原因进而提出促进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柳  王元明 《科技和产业》2019,19(10):17-25
协同发展对于京津冀区域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协同学的视角构建跨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框架,结合京津冀2002-2016年相关数据,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北京产学研创新子系统有序化程度最高,内部协同效应最强,其次为天津,河北有序化程度最低。②京津冀各子区域产学研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较高均达到良好协同水平。③京津冀各子区域产学研两两子系统协同中科研机构—高校子系统协同合作水平均高于企业—科研机构和企业—高校,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需进一步加强。④京津冀区域整体产学研创新复合系统协同度水平较低且波动较大。最后,依据结论提出促进京津冀区域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建议,为构建京津冀产学研协同发展新格局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排头兵",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外市场配合供给侧改革,是促进社会资源向新兴产业流动,使资本市场成为引领新常态、推动创新创业的强大动力.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积极发展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京津冀场外市场发展条件,对增强京津冀城市群协同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动力,已成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的新着力点。京津冀在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发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政策供给、资金供给等五个维度,对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推进现状及区域内协同情况进行分析,探索推动京津冀人工智能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路径,并基于区域优势提出"一核两翼"的产业格局,推动区域资源要素流动,提升区域总体协调创新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打造协同发展的世界级城市群与机场群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本文以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成渝四大城市群为例,充分考虑城市群核心机场的引领带动作用,运用相关系数法、熵权法、耦合协同度、莫兰指数等模型在时间与空间维度共同对各城市群与其机场群、内部各城市及对应机场、所有机场间发展协同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分类排序。结果发现:一是四大城市群与其机场群基本实现协调发展,内部协同度层次结构分明,协调性有待均衡提升;二是协同度与城市发展水平、开放程度与空间布局有一定依赖性;三是核心城市、核心枢纽机场对整体发展协同水平贡献较大;四是城市群与机场群耦合协同度时间截面与空间维度测算结果整体相同,局部存异,核心城市与机场耦合协同度的空间集聚带动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国家的"协同创新发展"理念为理论基础,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探讨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办法。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由来已久,三地各自为政,"一亩三分地"思想极其浓厚。京津冀地区要实现协同发展最终达到一体化,必须借助国家的顶层设计,打破重重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的资源要素市场,让科技、人才在区域内自由流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只有这样才能缩小三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之差距,从整体上提升该地区经济实力,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9.
倪君 《科技和产业》2023,23(16):26-30
协同创新是创新生态系统的显著特征,也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京津冀区域创新系统及子系统协同创新水平的演变趋势进行评估分析。结果显示:2012—2020年,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水平呈现不断提升趋势;京津、津冀、京冀创新子系统向均衡发展演变支撑区域整体协同创新水平提升;河北创新系统有序度的快速增长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度的提升做出了显著贡献。研究结果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提供一定研究支撑,同时为“十四五”期间京津冀完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加快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等方面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陈浩  罗力菲 《改革》2023,(5):105-123
要素在区域空间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保障。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使用2010—2019年京津冀区域内城市和周边参照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要素流动与配置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具有显著的要素流动促进效应和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与对照组相比,京津冀区域内城市的要素流强度和全要素生产率经历了更高水平的增长,基于多种方法和策略的再检验佐证了增长效应的稳健性;比较不同类型城市的政策效应发现,区域协同发展政策对中心城市、功能转移城市和轴带发展城市的要素流动促进效应更强,城市规模较小、科技水平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会掣肘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政策通过资源高效配置、规模报酬递增与前沿技术进步三条路径,推动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应加大区域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力度,探索建立城市群全域要素流动的机制,促进生产要素空间配置优化,推进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形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相似文献   

11.
黄瑛  郑礼  陈钊 《天津经济》2014,(12):8-11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拓展天津经济发展空间、挖掘经济增长动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新时期天津经济转型发展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产业结构、需求动力、资源要素、空间布局等比较分析,明确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具备的基础和条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功能、资源配置、增长动力、发展布局等角度,探讨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天津带来的难得机遇:从产业对接、港口合作、创新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天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积极进展;最后,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提出抓住机遇、挖掘天津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解析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从资源视角创新性地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通过对2005-2012年相关数据的分析,考察京、津、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产业创新环境的有序度优于创新主体的有序度,二者均有增长,但是创新体系整体协调度较低,且伴有较大波动。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营造京津冀三地政策和资金的协同发展环境、注重京津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互补性发展和探索京津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间资源的高效流动等具体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考虑资本、劳动、土地三大传统要素价格扭曲的情况下对我国技术进步偏向进行了测度。本文利用2004-2017年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测算各省劳动、资本、土地的价格绝对扭曲度及相对扭曲度。测算表明:样本期间内,我国劳动、资本、土地价格都低于其边际产出,价格存在负向扭曲,其中土地的价格负向扭曲最严重,其次是劳动,最后是资本;从时间维度来看,各要素的负向扭曲都呈改善趋势。表明我国的要素市场化改革在样本期间有所推进,但改革推进速度不同,资本市场化改革最快,劳动次之,土地市场化改革最慢。本文将要素价格扭曲引入到技术进步偏向的分析框架,通过数理分解,从理论上分析了要素价格绝对扭曲的变动对要素技术效率的变动的影响,以及要素价格相对扭曲度的变动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进而将测算得到的要素价格扭曲度数据引入到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法中,估计了我国各省的要素替代弹性,进而测算了样本期间各省份的资本、劳动、土地的技术效率及技术进步偏向指数。测算结果显示:样本期间,我国的要素替代弹性总体小于1,资本、劳动、土地间呈替代关系;劳动、土地的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资本的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在资本和劳动间偏向劳动,在土地和劳动间偏向劳动,在土地和资本间偏向资本。  相似文献   

14.
绿色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双重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以及更高的拐点值,且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绿色技术效率及绿色技术进步“双引擎”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可为如何依托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地区现代化发展历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要素全方位质量提升的过程。基于经济、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4个维度构建京津冀地区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TOPSIS法、核密度估计等模型测算并分析2000—2021年京津冀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动态演进特征,应用空间马尔可夫链研究京津冀地区现代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并对现代化发展程度影响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现代化历经调整适应期、逐步提升期、稳步推进期3个阶段,阶段性发展特征显著。京津冀各区域现代化发展有普遍性和趋同性,同时也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京津冀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空间近邻效应、分层抱团效应明显,区域现代化受周边相邻区域的影响,同时和北京、天津等区域相邻的城市,其向上转移的概率会增加。双碳目标、高质量发展等战略的提出会使未来京津冀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更加理性、平稳和均衡。政策是引领、推动和完善京津冀地区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动力,重大事件的热点效应是加速京津冀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王浩  赵红美  陈华  滕健 《天津经济》2022,(11):33-37
京津冀科技协同发展事关国家复兴之伟业。通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从三个角度有针对性地构建加快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路径,旨在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新动能。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地区的发展潜力和实际发展效果之间的巨大差异,发达的京津两市与较贫穷的环京津的河北省之间的巨大差异,京津对于环境的敏感与河北省重化工业的产业结构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调研时提出,要谱写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京津“双城记”,同年8月,在北戴河主持研究河北发展问题时,再一次提出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重要讲话,并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具体要求。此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再一次成为全社会特别是京津冀三地地方政府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物流则能给产业集群带来后天的地理竞争优势,两者的协同发展效应创造出了产业集群以及区域物流共同发展的条件及环境。以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为例,对其发展现状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其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以协同学理论为基础,构建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的协同度测度指标体系,建立协同度测度模型并测算出2006-2017年间两者的协同度;通过模型分析出2006-2017年协同发展程度波动的内因,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两者协同度影响因素的关联度,找出影响协同发展波动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江西省汽车制造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同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京津冀港口资源整合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当前津冀港口群资源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以资源整合为抓手,进一步增强有关港口的比较优势与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港口竞合发展方面实现有效突破,形成津冀港口群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谭悦  侯丽珠  孟媛 《天津经济》2022,(10):15-21
为及时跟踪监测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准确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总结发展成效,挖掘发展潜力,分析存在不足,推动京津冀高质量发展,本文从指数研究的角度分析2014—2018年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状况,与长三角地区开展比较研究,力争科学、客观、多角度评价京津冀协同创新状况,并提出针对性发展建议,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