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上市银行2001-2006年度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信息披露中存在诸多问题,提出从完善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外部边界入手,包括规范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格式和内容以及要求在年报中披露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等建议,以提高和完善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1年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披露位置不够统一化,披露内容过于形式化,披露依据多重化等,基于此我国应尽快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评价标准的内容与格式,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以及增加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披露。  相似文献   

3.
袁振贤 《会计师》2012,(4):52-53
2011年初,证监会开始鼓励试点上市企业披露董事会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明确从2012年起主板上市企业要全面执行此报告的披露工作。  相似文献   

4.
袁振贤 《会计师》2012,(7):52-53
<正>2011年初,证监会开始鼓励试点上市企业披露董事会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注册会计师出具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明确从2012年起主板上市企业要全面执行此报告的披露工作。同时,证监会在2011年末发布的【2011】41号公告中也  相似文献   

5.
袁敏 《新会计》2024,(2):12-16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评价和审计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制度安排,监管部门对初创类首次上市的公司提供程度不等的减轻或豁免披露要求。本文以美国电动汽车生产制造商瑞维安公司为例,讨论该公司在没有法定披露要求的前提下,持续披露该公司在信息技术总体控制中存在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以及公司采取的相关补救措施、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应对。本文认为瑞维安公司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在初创类上市公司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公司对信息技术总体控制的持续改善,加强对职责分工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强化对与财务报告编制相关的系统、应用及工具的持续评估和监控等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美国对上市公司实施财务报表审计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双重审计,其他国家开始仿效美国,实施类似的制度。本文在分析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及具体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程序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对我国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借鉴意义,认为我国应加强内部控制研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及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鉴证准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一系列内部控制法规的出台,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也在不断完善。本文通过研究沪市上市公司近两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针对上市的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分析评价各项规范相继出台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对优化改善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魏杏芳 《河北金融》2013,(6):16-17,21
本文选取保定市上市公司2008至2011年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对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保定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对实质性信息的披露,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内部控制理解存在差异、监管不为以及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河北省部分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说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披露现状。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强制河北省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出具单独的内部控制报告的建议,以期达到加强管理当局内部控制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张慧 《财会学习》2014,(7):68-69
正为稳定安然、世通等事件造成的资本市场混乱,美国于2002年开始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自2008年起,我国相继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等文件,逐步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法制化体系,并要求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7家公司作为试点单位在2011年做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建设、自我评价和审计工作,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的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强调责任人和控制主体,扩大了管理层授权的保证范围,体现了防止舞弊的积极态度,引入问责机制保证了其有效实施,体现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黑龙江省沪深两市31家A股主板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发现,黑龙江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依据,没有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以及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积极主动等。对于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相关主体责任界定的现状及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上市公司现行规范的要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涉及的主体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及注册会计师,但在涉及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许多规范制度中缺少对相关主体责任的明确界定。本文在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及披露现状的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及相关主体的责任界定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文认为,我国现实中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主体的责任界定模糊,这一问题的存在会带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流于形式、相关主体面临诉讼风险等负面影响。因此,建议通过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完善内部控制评价规范体系、协调规范间的差…  相似文献   

14.
戴新华  张强 《金融论坛》2006,11(8):53-58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开信息披露的核心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美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自愿向强制转变、进一步规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须经验证并由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宣誓保证及萨班斯法案的影响等。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不充分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建议我国应通过整章建制、以市场为主导及更新观念来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我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08年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的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为依据,结合金融监管对银行信息披露质量的要求,设计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指数(ICIDQI),对2011年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评估检验,发现信息披露质量差别大,呈现出制度变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银行业是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银行定期评估其内部控制并及时提出改进是保证其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上市商业银行,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检验其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是否有效的常见手段,其中内控缺陷的披露尤为值得关注。本文以工行银行2007~2011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  相似文献   

17.
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评价审计过程中,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对审计结果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体系并不完善,致使相关信息没有被全面、充分、具体地披露。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明确统一的内控缺陷的概念界定,分类以及认定标准。本文就我国北京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由于现有政策指引和理论研究中"实质性漏洞"概念的缺失,使得我国上市银行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极其匮乏。本文以民生银行为例,分析了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现状,发现年报中各部分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含量差异较大并且存在特定年度突然增多或减少的现象,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内部控制审核报告缺乏统一的评价审核依据,内部控制中的实质性漏洞倾向于同职责划分的缺失和不恰当的授权、培训的缺乏、不适当的对账有关,最常见的账户特定式实质性漏洞主要与风险资产的管理不当有关。本文建议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机制、进一步明确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相关主体的职责、加强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监管等措施,提高和改善实质性漏洞信息披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公开信息披露的核心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美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由自愿向强制转变、进一步规范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须经验证并由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宣誓保证及萨班斯法案的影响等。本文通过相关研究发现我国存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规范、披露不充分及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认识和理解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建议我国应通过整章建制、以市场为主导及更新观念来分阶段、分步骤推进我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20.
2012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强制披露范围扩大到未参加内部控制规范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本文以2011-2012年两市未参加试点的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强制披露前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的变化。研究发现,在强制披露的背景下,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和审计报告的信号传递效应出现衰减;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深度增大;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意见具有一定可靠性。但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结论的可靠性仍然较低。这一结论为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监管提供了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