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保险诈骗案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从保险欺诈对社会的危害及其类型和表现形式以及法律整治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设想。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也随之提高,汽车也从以前只有少数人拥有,变成现在大多数人的代步工具,随之汽车保险业也发生了空前的发展,在为有车一族的人们提供保险同时,伴随着产生的问题就是保险欺诈问题,这对于保险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为此,结合当前汽车保险欺诈的主要方式,分析汽车保欺诈骗形成原因,研究其有效的预防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3.
唐甜 《消费导刊》2013,(2):180-18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然而在保险能给人们带来更多保障,保险险种不断增多以及保险金额有所提高的同时,保险欺诈案件发生数量的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另外,保险行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保险法制体系不健全等条件也都影响着保险欺诈案件的不断发生。保险欺诈不论是对保险公司还是对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当前应加强保险欺诈的危害宣传,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反对保险欺诈的氛围,从而推动保险行业内部成立有关反保险欺诈的行业组织,推动相关法律的正式出台。本文将主要分析一个保险欺诈的案例,从案例中得出保险欺诈产生的原因,然后重点对保险欺诈产生的行业内部原因及对策做出较为详细的解释与说明。  相似文献   

4.
国际贸易欺诈通常是指在国际货物贸易、航运、保险和结算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纰漏,故意编造虚假情况或故意隐瞒真实情况,以非法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货物、金钱或船舶的行为。根据进出口业务的主要流程,国际贸易欺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国际贸易合同主体欺  相似文献   

5.
保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保险业的一大难题。运用博弃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保险欺诈的成因和防治对策。提出防治保险欺诈主要有两大措施:勤查和重罚,并且认为重罚比严查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保险欺诈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欺诈已越来越成为困扰保险业的一大难题。运用博弈论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来分析保险欺诈的成因和防治对策。提出防治保险欺诈主要有两大措施:勤查和重罚,并且认为重罚比严重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谯冉 《致富时代》2011,(12):139-139
由于社会对其认识不足、法律缺陷对其放纵、保险业本身的众多弊端等原因,保险欺诈现象逐渐严重,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该文试图从保险欺诈的成因、类型入手,总结学者在反保险欺诈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阐述保险欺诈现象的症结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商》2016,(5)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欺诈呈现蔓延态势,如影随形,医疗保险欺诈已经成为大数据时代研究的方向和核心。本文利用在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数据质量检验方法 Benford法则以及统计检验方法,以某保险公司医疗险理赔数据为样本,检验Benford法则在识别医疗保险欺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采用统计检验的实证研究方法,从而找出可能存在保险欺诈样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世界贸易的全球化,作为大宗进出口商品贸易之一的服装贸易,也存在着为数不少的欺诈行为,其孳生和泛溢已严重地损害了广大消费者和商品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给我国的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交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在我国的司法解释中,欺诈的含义是"一方当事人故意告诉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事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结合我国的进出口服装情况,在进出口服装贸易中存在着以下几种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0.
正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价格欺诈行为,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欺诈"一词在汉语中,是指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在英语中"Cheat"是骗取、欺骗、哄骗的意思;在德语中"Tauschung"是故意或恶意欺骗引起某种错误;在法语中"dolo"是恶意欺骗;在荷兰"bedrog"是欺瞒的意思。一、价格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采取下列价格手段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O后 ,我国保险机构将面向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竞争。因此 ,分析保险运作中违约、欺诈等不规范行为的原因 ,并找出相应对策 ,就成为促进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和增强国际竞争力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保险欺诈具有多发性、潜在性和温和性的特点,受到法律制度和社会大众道德观念的影响,有时被认为是合法的、合理的行为。文章通过总结影响保险欺诈合理性的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社会公众对保险欺诈的态度,为保险反欺诈的宣传教育工作提供合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保险欺诈是保险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阻碍,不仅危及保险公司的财务安全,也违反了保险法律规范。损失补偿原则是保险法的基础原则,发挥保险法对保险欺诈的约束作用首先要理清法律原则与保险欺诈的关系和各自的功能,然后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法律条文。本文通过解读损失补偿原则的功能和对保险欺诈规制的机理,为完善保险反欺诈立法提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欺诈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建社 《现代商业》2012,(11):107-10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进展,国际经济贸易活动越来越频繁,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诈骗也随之增加,严重阻碍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国际贸易欺诈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出发,简析国际贸易欺诈存在的原因,并相应的提出预防国际贸易欺诈的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防范意识,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保险欺诈是各国保险发展中一道共同的难题,其对保险业的危害极为严重,从保险业诞生之日起,欺诈事件就如影随形。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国际上某些险种因被欺诈而导致的赔款支出最高可达保险费收入的50%,平均保险业务的欺诈损失在10%~30%。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保险业也迅速崛起,但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属发展时期。然而,发生在西方保险业中的各种保险诈骗案,近年来却在我国各地频频发生,且愈演愈烈,已成为侵蚀我国保险业肌体的毒瘤。有资料显示,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诈骗犯罪中涉及保险欺诈的仅占2%左右;到1994年底,这类…  相似文献   

16.
刘红梅 《现代商业》2012,(24):73-74
信用证作为当今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在贸易结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信用证付款机制也给信用证结算带来了一个梦魇—信用证欺诈。信用证欺诈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信用证欺诈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仅给国际贸易商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侵犯了所在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管理秩序和管理制度,还严重干扰破坏了国际贸易的正常秩序,。本文旨在对信用证欺诈进行研究,揭示信用证欺诈产生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并寻求有效对策,以期为实践中有效防范信用证欺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王新红  肖婧 《消费经济》2005,21(3):44-48
保险利益制度有效地防范了保险消费者风险,但在我国却诱发了保险人欺诈。我国现行保险法规定导致的保险利益认定上的实质不公平,是保险人欺诈的制度性原因。我国应从立法上完善保险利益制度。规定保险人承保时承担确认保险利益是否存在的审查义务,加重保险人恶意承保的法律责任,防治保险人对保险消费者的欺诈。  相似文献   

18.
信用证的欺诈风险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普遍运用的支付手段,有关信用证欺诈的行为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对信用证欺诈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信用证欺诈的主要形式,并提出了防治信用证欺诈的一些措施。有效地防范信用证使用过程中的欺诈风险,充分发挥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优点,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证已成为国际贸易领域普遍运用的支付手段,有关信用证欺诈的行为也越来越严重。本文对信用证欺诈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指出信用证欺诈的主要形式,并提出了防治信用证欺诈的一些措施。有效地防范信用证使用过程中的欺诈风险,充分发挥信用证支付方式的优点,可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商品经济越发展,社会化程度越高,欺诈和诈骗的手段就越高明,虽为数极少,对社会公信力却破坏很大,危害很深,石油企业也屡受其害。本文首先分析了欺诈和诈骗的主要途径、再次分析了合同欺诈与合同诈骗的常见形式和手段及基本形式和手段,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做出了预防合同欺诈和合同诈骗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