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小电商企业发展,以其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吸引大量年轻员工。在对固定工作时间制度实行现状进行分析,说明了中小电商企业引入弹性时间工作制度的必要性,即逐步引入弹性工作制,提出规模化兼职、以人为本、责任为重、业绩为主的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造成了巨大影响。各行各业不得不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开始采用居家办公、远程办公等工作模式。即使在后疫情时期,弹性工作制仍在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企业和员工带来极大的便利。论文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来探讨弹性工作制的发展历程、优势与局限性,展望在未来政府、企业应如何更好地实施这项制度,将这项制度融入企业文化之中,为员工的生活带来便利。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8,(3):236-238
"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会对女性的就业、工作生活平衡和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文章在对工作生活平衡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多维立体化的,由国家、企业、家庭和个人共同承担平衡工作和生活任务的构想。通过设立父亲育儿假、构建立体化托幼服务体系、营造支持工作生活平衡的企业文化,引入虚拟人力资源管理、采用弹性工作制和提供家庭照顾福利等一系列措施,助力职业女性的工作与家庭平衡。  相似文献   

4.
知识管理中弹性工作制的理论解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时代,实施弹性工作制渐成趋势,主要集中在智力密集型行业,在国外已有10多年的实践。但是从多学科的理论解释还较为欠缺。本文力图从物理学、心理学、经济学、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实施弹性工作制的理论依据,努力探寻有效利用知识和管理知识之路,同时提出在知识管理中实施弹性工作制的前提条件和缺憾。  相似文献   

5.
弹性工作制,离我们有多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性化管理时代的到来,弹性工作制正在向我们招手.目前,在欧美,超过4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其中包括施乐公司、惠普公司等知名的大公司.但是,在我国,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正在采用该制度,但不可否认,弹性工作制在我国仅处于起步阶段,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新西兰一律师事务所因鼓励员工采用弹性工作时间而获得政府颁发的“工作与生活平衡”奖,该公司允许员工采用弹性工作时间,以便从事一些个人活动。事务所律师安娜说,受益于这种弹性工作时间,她现在早锻炼的时间更为自由。以前,如果她想在上班前做运动,就要在凌晨4时30分起床,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结果,在上班时经常感到疲倦,以至于她的公司不止一次要求她“回家好好睡一觉”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全面落实党员"七权七责"工作机制,全省推广党员"七权七责"现场观摩会议最近在大城县召开。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为了让党员加强对"七权七责"责任制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会议的方式统一党员的工作思想,帮助党员把握"七权七责"工作制的作业关键,强化党员利用此工作制工作的基础;同时从领导和基层党员同步抓起,深入加强党员"七权七责"工作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来,作为一种满足雇员需要的有效方法,弹性时间工作制在美国已形成一股迅猛的浪潮,不仅愈来愈多的企业竞相采用,而且迅速扩展到包括政府在内的其他许多社会机构和部门。由于受不同单位工作性质和特点差异的影响,弹性时间工作制并没有什么统一的模式。然而,它的基本做法无非是给雇员一定的自主权,允许他们根据个人需要来选择适当的工作时间。其具体形式包括:  相似文献   

9.
"五天工作制"已经开始实行,本刊为配合"五天工作制"的实行,特收集部分国外工作制的情况,组成专版,以飨读者。自1935年6月25日国际劳工组织各国缔结了《关于每周工作减少到四十小时公约》之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工作时间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因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陆续实行了五天工作制。从本刊收集到的部分报道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环境的差别,各国在实行"五天工作制"的时间上有先有后,有的也有一个适当的过渡期。一些国家对特殊行业、特殊工种的工作时间也有适当安排,这点对我国应有借鉴作用。当然,无论如何安排,目的都是明确的,即张驰有致,工作、休息两不误。但愿这一点为各行各业职工所重视。  相似文献   

10.
海外资汛     
欧盟:统一工作时间,德国:女性薪水比男性少22%,美国:大企业CEO薪酬逆市走高,古巴:拟废除平均工资制,英国:工作制度缺乏灵活性,日本:规范公务员娱乐费使用,韩国:建筑工人大罢工,伯明翰市拟推行四天工作制,世界最贵办公室出炉  相似文献   

11.
严川 《人力资源》2016,(4):63-65
弹性考勤还是硬性打卡? A公司是一家从事第三方支付增值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创建不到三年,但员工已经超过200人.公司初创时,由于人员较少,加之大多数是创意型人才,公司实行弹性工作制,上班无需打卡.后来由于公司扩张,员工数量大增,于是问题出现了:创意型的老员工们要在不受束缚的环境下才能干好工作,公司对他们继续实行弹性工作制;但新进员工,比如客服人员等,其工作性质朝九晚五,因此公司要求他们打卡考勤,保证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但是,员工之间难免互相影响,新员工在老员工的“示范”下也有样学样,要么迟到,要么早退,致使考勤制度形同虚设.  相似文献   

12.
《上海质量》2009,(2):78-78
受金融危机影响.上海部分企业已经推出四天工作制度,通过缩短工作时间来保障职工岗位。如奉贤区近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企业采取灵活工时制、轮岗轮休、在岗培训等措施。上海市工业综合开发区200家企业,136家是外资企业,区内企业产品60%以上出口。开发区的部分企业采用了“周四工作制”,职工每周工作4天.接受1天培训;培训合格的员工都成为多面手.可以在企业内部轮换岗位。据了解,上海还有少部分企业改变以月为周期计算工时的工作制,改为灵活地以季度或年度计算工时;这样,企业可以让部分职工较长时间地轮岗轮休或者在岗培训.保证员工不下岗。  相似文献   

13.
上班族还有自由身的梦想如今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未知数。面对员工增强工作弹性的呼声,太阳微系统公司(以下简称:太阳公司发起了一项名为“弹性工作网”的计划,赋予全球知识工作更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相似文献   

14.
相对标准工时而言,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可以称为"非标准工时"(本文暂简称为"非标准工时")。我国自1995年1月1日开始实行"非标准工时"审批制度以来,积累了许多经验,形成了一套从申请、审批、执行到管理的一系列操作规范。"非标准工时"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和维护职工利益等方面贡献卓著。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些用  相似文献   

15.
从2010年6月开始,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国际工程公司)开始实行全员弹性工作制度,在坚持8小时工作制的前提下,上下班时间分别以早8点和下午5点为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2012,(7):72
HR来信:我公司规定上班时间为"长短周工作制",每天工作时间为7.5小时,即长周每周工作6天(总计超过了40个小时),短周每周工作5天(总计只有37.5小  相似文献   

17.
《秘书工作》第2期有篇文章《"一飞冲天"的背后》,讲的是中国航母舰载机研制关键人物罗阳的故事,读后让人不禁为之动容。文中写道,"沈飞人都说,罗总完全是过度劳累累倒的"。沈飞有个"711"工作制,即1周工作7天,每天11个小时;还有个"724"工作制,即在攻坚大干时期,大家吃住都在工厂,关键时刻24小时通宵达旦地工作。而无论是"711"还是"724",罗阳都是身先士卒,谁也比不过他。他曾说,我们的天空并不平静,我们未来的威胁,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居民交通出行的出发时间决策是城市交通出行行为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尽管已有研究揭示,活动安排的制约性(或弹性)可能影响居民通勤出发时间(特别是“错峰出行”)的决策,但多数研究仅考虑工作时间的制约(或弹性),较少从整个通勤链出发分析通勤前后、通勤过程中各项活动的弹性对居民通勤出发时间以及“错峰出行”决策的影响.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现实背景,基于2012年在北京市郊区实施的调查数据,尝试揭示通勤前后、通勤过程中各项活动的时空弹性对居民通勤出发时间决策的影响,以证实弹性的活动安排是否有利于居民“错峰”出行.研究结论主要有:(1)居民的通勤出发时刻集中在高峰时段;(2)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城市空间形态、通勤的时空特征等因素对居民早、晚通勤的出发时间决策产生了影响;(3)弹性的活动安排对早通勤出发时间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对晚通勤出发时间决策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将为我国背景的城市时间规划提供实证案例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一般情况下,高管人员非常关心员工的工作效率,希望每个员工都能做得更多。那么,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办公和弹性工作制,高管应该怎么着手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呢?  相似文献   

20.
增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供给是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要求,本文考察工资上涨能否增加转移劳动力供给。将劳动供给弹性区分为外出持续时间弹性和外出的参与弹性。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发现外出持续时间弹性远小于外出参与弹性,提高工资可以增加外出打工的可能性,但对外出持续时间影响较小,男性的时间弹性为0.40,女性为0.68。时间弹性在不同群体间表现出较大差异,工资对较高教育程度者、老一代的外出时间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