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立枝 《中国经贸》2007,(12):88-89
目前,中俄两国经济结构随着都在进行战略性调整,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深入地研究俄以能源工业为代表的主导产业的改革与危机,有利于深入了解俄制度变迁,有利于深入研究俄油气工业改革与问题,有利于正确把握俄未来经济的走向与实施能源方面的战略合作。该课题有关中俄能源合作的战略与对策研究将有助于加快我国石化产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闯 《中国经贸》2011,(16):22-22
据世界能源金融网从布鲁塞尔发来的消息,欧盟能源主席欧廷格2010年5月6表示:“欧盟在俄罗斯天然气公司高兹普罗姆和乌克兰国有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的合并重组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决定这次重组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莫斯科和基辅政府。”橙色革命后,俄乌关系急剧降温,一度有冷战的趋势。由于西方的干预,双方多次在天然气问题上争端不断。俄乌“斗气”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但它给国际能源秩序和能源安全带来的挑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由此给世人带来思索却仍在继续。本文就俄乌就天然气问题的纠葛从博弈论角度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国际     
美国宣布动用战略石油储备,沙特拟增产原油满足国际市场,亚行向印度每年贷款30亿美元,俄将停止批量生产图-154  相似文献   

4.
张宜琪 《发展》2006,(6):49-50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对中国能源战略和国际能源市场产生深刻的机制性影响。国际能源市场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国际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如何在正确把握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前提下,实现中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明确中国的能源战略取向刻不容缓。一种很有市场的观点认为,能源供应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逾越的障碍,由中国能源引发的问题将严重影响世界能源安全。中国油气消耗大幅上升已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和美日欧等传统石油消费大国的警惕。西方舆论不时推出“中国推高国际油价”,正在进行“扩张”,其“巨大的能源需求将加剧国际和地区竞争和冲突”等论调,声称中国已对美日欧构成威胁。能源领域的“中国威胁论”逐渐显现,能源需求带来的国际摩擦和冲突将难以避免,中国在处理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时势必增添新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浙江经济》2005,(16):63-6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近日表示,今后我国将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以天然气、核能为重点发展方向,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周大地说,我国必须改变过度依靠煤炭的单一能源格局,实施多元化能源供应战略,提高油、气、核能及新能源的利用比例。今后国家有关部门将着重鼓励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核电,促进我国一次能源战略平衡。此外,国家还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油气及矿产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我国将更加深入地参与世界分工和国际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内陆开放、沿边开放和向北开放,这为内蒙古发挥区位、口岸和特色产业等优势,主动融合和全面服务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7.
俄白哈关税同盟的形成不仅对三国经济乃至政治和军事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对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区域经济合作以及中国与中亚俄罗斯国家的经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的深层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关税同盟对中国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能源合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在中亚国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中地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并对国际政治、军事、科技等许多方面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不断突破历史高点,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企韭和新闻媒体等,都对未来全球的能源供求形势和能源安全问题十分关注,中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增长较快,也侵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非洲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储量,也亟需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已成为国际能源合作的重点区域。日本作为全球能源进口大国,高度重视通过能源外交保障自身经济安全。在此背景下,能源逐渐成为双方合作的重要领域。日本一方面加紧完善国内能源经济政策机制基础,另一方面积极推动对非能源外交,逐渐形成了在官民协作平台统筹下,以传统能源供给和清洁能源技术为重点的能源合作格局。但是,由于体量规模、竞争压力、企业意愿等现实因素制约,日非能源合作整体进展有限。随着2022年第八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成功举办,日本加强对非能源外交的趋势将愈发显著。  相似文献   

10.
《调查研究报告》2007,(180):1-18
挪威是当今世界最富有和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其能源政策充分考虑本国资源特点、在欧洲电力市场和油气市场及国际能源供应中的重要角色,注重能源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制定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现阶段挪威能源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和提高能源效率。挪威在能源开发、环境保护、污染控制、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入WT0后,我国能源供应将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中配置,国外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进口量和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同时,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将有力地促进能源节约,相对减少对煤炭的需求。因此煤炭企业首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树立国际大市场意识,增强与国外煤炭企业竞争的意识。其次要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国际市场竞争机制的经济模式,抓好企业管理,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增加效益,增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谭元发 《特区经济》2008,(12):84-86
随着世界能源格局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作为世界能源大国的俄罗斯在世界能源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举足轻重,并制定了具有长远性、综合性、相对完善的能源战略。通过对外能源合作,谋求自身安全已成为当前各能源消费国的一大趋势,作为与中国有着紧密地缘政治关系的俄罗斯来说,其能源战略必将对我国的能源合作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在强调全球能源格局演变和俄罗斯在全球能源格局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就中俄能源合作策略选择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能源外交:印度的地缘战略认知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经济近年来持续高速增长,印度已迈入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大国之列,本土能源资源的不足以及对海外能源依赖的加深对印度的发展和安全构成了严峻挑战。作为亚洲乃至世界的主要能源进口国之一,印度必须将确保海外能源供应视为国家战略安全的当务之急,这促使印度现实地评估各种与能源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推行以双边和多边能源合作为特色的“能源外交”,从而实现在动荡的全球与地区安全格局中保障自身的国家利益。中国与印度的海外能源战略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同一环境也为中印两国在国际能源领域内的合作和竞争提供了空间。  相似文献   

14.
试析日本的国际能源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伟军 《世界经济研究》2006,(3):84-84,F0003
日本是一个能源主要依靠进口的国家。为确保进口石油的稳定,日本将大力推进积极的资源外交、能源来源的多样化和能源利用的分散化、以及建立地区性的能源安全保障机制战略。而日本国际能源战略的推进,将对中日能源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继2014年9月11日中俄蒙三国元首商定将中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俄罗斯的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倡议对接合作,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之后,今年7月9日,中俄蒙元首在乌法举行第二次会晤,批准了《中俄蒙发展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这一路线图将会有力地推动三方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深入发展。“中蒙俄经济走廊”既是三国国内经济发展战略衍生出的产物,更是三国国际战略价值诉求高度契合的战略产物。虽然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过程会是漫长的,中间会存在着许多障碍,也会出现许多新的挑战,但是只要三国加强战略互信,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真诚合作,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排除所面临的各种障碍,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新的挑战,“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发展前景必将是光辉灿烂的。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合作--兼论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与欧盟的能源[1]合作是当代国际能源合作中最成功的范例。尽管俄欧能源合作起步较晚,在1994年双方签订“伙伴关系与合作协定”之前,俄欧之间既缺乏在能源领域的定期磋商途径与机制,也缺乏规范化的能源合作协定,然而仅仅数年之后,俄欧之间不仅确立了“能源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了稳定的能源对话机制,而且在实际运作中,俄欧能源合作也已经从勘探、研究、开发、管道铺设等方面全面展开。目前,俄罗斯石油出口的87%以上面向欧洲,其中近70%出口到欧盟(含新入盟的中东欧国家),天然气出口中有65%出口到欧盟,将来随着五条横跨欧洲大陆的油气管线…  相似文献   

17.
赵亮 《欧亚经济》2023,(4):76-95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视后苏联空间国家为其地缘政治经济利益的优先方向,不断加强在这些国家的经济存在。从双边贸易、直接投资、移民等方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普京执政20年来,俄在后苏联空间国家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国别看,对俄能源进口需求大、参与俄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以及对俄劳务输出较多的后苏联空间国家对俄的经济依附性较强,而对俄能源需求较小、与俄存在政治分歧的后苏联空间国家对俄经济依附性较低。从变化趋势看,后苏联空间各国对俄的经济依附程度不断下降,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出现加速。尽管俄对后苏联空间国家经济和人力资本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俄主导下的区域生产分工网络却不利于这些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原因是俄罗斯并不具备作为分工中心的技术创新能力、市场容量和资本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8.
日益严重的石油能源的供求矛盾,迫切要求中国在正视现状的同时尽快实施并完善多元化能源战略。通过进口渠道、进口方式的多元化;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油气田的开发;通过发展替代及各种节流方式和技术,努力化解我石油供给风险,保障供给。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后续能源的战略意义后续能源是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以接受,能确保供应和替代常规化石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源体系。它们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海洋能等)、地热能、核能、氢能。发展后续能源的战略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新世纪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能源的严峻挑战,要求我们考虑常规能源的接替问题在新世纪中,传统能源将以新的姿态出现在能源市场上,新能源将层出不穷,能源的利用将更高效,整个社会将在强大能源的支撑下高效地运行,生态环境将比20世纪更优美,人类将全力…  相似文献   

20.
据俄罗斯《生意人》报1月14日报道,2009年,俄罗斯部分电力能源企业将增加投资计划。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占大股(28.66%)的THK-1公司是俄西北部最大的电力热力能源生产和供应商。该公司今年的投资计划约400亿卢布,比去年(195亿卢布)增加一倍多。据Fortum公司透露,俄THK-10公司到2013年前的投资计划为25亿欧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