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亮 《黑河学刊》2008,(1):114-115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由于本课程的教学尚在初步探索之中,无论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模式的把握上都远未成熟。要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意义,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着重阐述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钱耕耘 《新西部(上)》2013,(12):119-119,121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就要善于区分不同层次教学对象,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因材施教:注重结合经典著作讲解,增强学术性与恩想性;充分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走出去,请进来,发挥参与体验和现场感悟的优势,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历史课教学发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必须对该课程的教学有所创新。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要紧紧把握"三个围绕"以突出"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基本要求;在教学方式上要采取专题化的授课方式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手段上要提倡多样化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大事变,是中国历史和人民做出的正确选择,从而增强大学生拥护共产党领导、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5.
曹景文 《新西部(上)》2007,(6X):143-143,15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要上好这门课,必须正确处理综述与专题、综合与典型、历史与现实、现在与未来、中国与世界、成就与挫折、理论与实际、纲要与概论、德育与智育等方面的关系,才能提高其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王万江 《黑河学刊》2014,(10):124-125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衔接,有利于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实效性,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教师自身素养。现阶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存在教材内容简单重复、教学方法脱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有效衔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高中历史教学,需要整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教学、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课程,提升其教学实效性可以通过把握其课程定位、精心选择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以及全面有效的考核方式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永胜  郑钊 《魅力中国》2009,(36):103-10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设,对于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着力提高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素养。二是培养自身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三是着力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四是培养自身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五是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重视这门思政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着力研究这门课的深刻内涵和深远目的,挖掘这门课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之产生最大的效果和作用,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2007年春季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引起相关专家学者和教师的关注。但《纲要》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材与中学历史内容的交叉、课程规划的某些失当、校园舆论的忽视、教师授课的不到位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即要规范课程设置,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要上好这门课,必须正确处理综述与专题、综合与典型、历史与现实、现在与未来、中国与世界、成就与挫折、理论与实际、纲要与概论、德育与智育等方面的关系,才能提高其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吴广飞 《魅力中国》2010,(21):3-3,5
自2006年9月北京大学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至今,这门课程已经发展了近五年,很多青年通过这门课程了解了中国的近现代史,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斗的光辉历程。经过三年的教课经历,自己产生了几点思考,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研究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产生一些推动作用,使之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2.
张君弟 《理论观察》2011,(4):148-149
现代化叙事方式立足于现世,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接受西方的进化史观和发展史观,以世界现代化进程视角重新审视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把中华民族各阶层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实现现代化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展现在世人面前,从一个崭新的、宏大的视角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教学选择。  相似文献   

13.
沈学玕 《黑河学刊》2010,(11):145-1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民办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新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有历史课程和政治理论课程的双重特点,课程教学中又存在着与中学历史内容的重复、学时少、内容多、时间跨度大的矛盾。这一矛盾如何化解?必须选择行之有效教学模式,专题讲座授课法,才能提高民办院校《纲要》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高春菊 《理论观察》2011,(5):153-154
影视作品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极强的辅助作用,能够研讨式教学提供最直接的素材。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认为高校教学中有效运用影视作品,应注意三点:所采用的影视作品必须经过反复的遴选、甄别;播放影视作品前,教师要对影视作品所反映的相关历史内容予以介绍,并且提出思考题;播放结束后,引导、组织学生对影视作品进行讨论、总结,并解决思考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2007年春季正式走进大学课堂以来,已经经历了三轮的教学实践。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对如何上好本门课程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分析:在教学方式上应该贴近人情、人性、人心;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教育,进行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的教育,进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的教育,从而帮助青年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理论课.为此,要进一步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教材与教学资料建设,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翠红 《黑河学刊》2011,(11):137-138
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效果,要从理论的高度和内容的深度上入手。一是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的线索,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二是挖掘历史的深度来"震撼"学生,达到政治教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新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诸多的挑战。合理运用图片资料、Flash动画、视频剪辑、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面临的诸多难题,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在“纲要”课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以它强大的功能和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给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具有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