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灾后重建,既是一场“强筋健骨”的重生历程,更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发展洗礼。从汶川特大地震的毁灭性破坏,到现在“大道出川,蜀道不难”,再到锦绣巴蜀的更加美丽,我们能透过“两个典范”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地震经专家认定为“震群型”、“浅源型”地震,震级虽不大,但破坏力很大,据不完全统计,地震造成了昭通市范围共81人死亡,800多人受伤,上万间房屋倒塌,数万间房屋受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3.
王文 《中国储运》2009,(3):64-65
2008年,一波三折的一年,“雪灾”、“地震”、“金融海啸”、“股市低迷”、“奥运会”……仿佛社会在以另一种方式吐故纳新、更新换代;同样,2008年也是充满机遇的一年,在经济动荡的寒风中,美华公司凭借十年积累,不停地发掘和创新,在2008年岁末,美华组建了一个新的部门——物流商务部,对外的名称为“安捷货运交易中心”。笔者带着好奇心采访了安捷货运交易中心,  相似文献   

4.
“经度103.547651,纬度31.456053,找到啦!”通过GPS定位系统查询,一辆车牌号为川A39730客车的具体位置被锁定,5月15日,在地震中“失踪”了3天的14名台湾游客终于有了下落。得知这一消息后,参与这次营救的人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地震发生后,因通讯中断、道路堵塞,14名台湾游客下落不明。接报后,成都网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迅速启动GPS定位系统查询,仅用了不到30秒的时间,就锁定了客车的具体位置。  相似文献   

5.
在突如其未的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交通是“生命线”。“5·12”地震发生后,党中央提出“救援是关键,交通是保障”的工作要求,把灾区运输工作提升到极为重要的战略高度。四川省交通运输系统干部员工以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在伤痕累累的蜀乡大地上,铺筑起一条条传递希望的“生命通道”。  相似文献   

6.
<正>“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甘肃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路网监测指挥大厅的值班人员收到了地震警示信息。震源深度10公里,震区及周边市州国省干线排查正在进行,部分农村公路发生塌方和道路堵塞……从这一刻开始,打通公路救援通道,高效确保公路、桥梁等设施安全运行的一场应急战役已经打响。参与这场“大会战”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清楚,眼前只有一个任务—打通救援生命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保障生命     
9月10日,云南省彝良地震灾区接连迎来连续强降雨,这给处于余震危险之中的人们,更增添了一份面临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洪涝灾害的威胁。地震发生之后,各方救援力量涌向彝良,作为灾区唯一的交通运输方式,公路毫无疑问是抗震救灾的“生命线”——公路能否保通关系着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关系着抢险救灾能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们无法抹去巨大自然灾难留下的灰色记忆:1975年8月7日.河南省驻马店等地区台风、暴雨来袭,最大24小时雨量为1060毫米.超过当时世界最高记录——美国宾州密士港的782毫米;1976年7月28日.一场7.8级的地震瞬间摧毁了当时拥有百万人口的唐山市;2004年12月26日,印尼北部海底9级地震.长逾千公里裂缝惊现海底,大海啸汹汹而至;2005年8月28日,美国东南部湾区百年史上最强的飓凤卡特里娜肆虐墨西哥湾地区;2006年,热带风暴“碧利斯”、“珍珠”、超强台风“桑美”袭击我国南部地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一场6.5级地震突袭云南鲁甸。截至8月8日15时,鲁甸地震共造成617人死亡,112人失踪,3143人受伤。遭受重创的还有灾区的道路。据有关部门稍后统计,此次地震共造成昭通市343条公路、349段、1828公里受损,其中严重损毁导致中断452条次,公路塌方7022处,尤其是通往震中的道路阻断,给救援带来极大困难。其实,地震发生后不久,新华网等多家媒体刊发《云南鲁甸震中地区大量房屋受损道路受阻》等报道,引发各界关注“生命通道”。  相似文献   

10.
鲁甸“8·3”地震发生后,云南各级道路运输系统驰援地震灾区。在参与运送灾民群众、救援队伍和救灾物资这些天,人们被一群群路边的保障人员感动着,他们虽不像解放军、医护人员一样能冲到一线抢救灾民,但如果没有他们,大批的救援人员和设备就无法顺利到达灾区,伤员更无法及时得到救治。陈兴菊,就是救灾路边保障队伍中平凡的一位。  相似文献   

11.
仅仅一小时     
在地震发生仅一小时后,江苏扬州公路系统所属的江都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的160多名筑路工人,紧急停下成都青白江区的市政工程,马上投入了抗震救灾。他们打通了四川彭州至什邡的交通“生命线”;他们为2000名灾民搭建了临时的“家”:他们向灾区募捐了5万元……  相似文献   

12.
援建工作对我来讲是一种荣誉、责任和使命。地震后灾区余震不断、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水土不服。但为了帮助灾区人民尽快重建家园,我们必须要“舍小家顾大家”,家庭的事情必须先放在一边。  相似文献   

13.
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降雨引发的特大泥石流,瞬间摧毁了素称“陇上小江南”的甘肃舟曲。仅就目前公布的数据看,损失已远远超过地震。面对灾难性的打击,甘肃省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舟曲之难主要源于“5·12”汶川大地震致使山体松垮,以及半年多长期干旱后的瞬间性强降暴雨。不错,这固然是客观诱因,但长期以来的“环境破坏型”发展模式种下的恶果,不能再回避了。  相似文献   

14.
<正>又是一场硬仗。“6·1”芦山地震刚过去3个多月,雅州大地再次在剧烈的震颤中惊醒。在与震中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一衣带水的石棉县新民藏族彝族乡、王岗坪彝族藏族乡、草科藏族乡,人员伤亡严重、财产损失巨大。抢通救援通道,安全转移被困群众,分秒必争。这是对交通应急处置能力的一次“大考”,需要上下联动、科学高效的指挥体系,需要省市县各方交通力量的共同参与,更需要交通人拿出向险而行的拼劲儿和“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韧性。  相似文献   

15.
地震给交通带来巨大的“创伤”,道路损毁,桥梁坍塌。救援人员和物资进入灾区极不方便,时间就是生命,救灾的“生命通道”告急15月17日,浙江省台州市14名公路架桥勇士,承载着家乡500多万人民的嘱托,急赴四川灾区,在灾区架起了通往生命之途的“爱心钢桥”……  相似文献   

16.
李冰漪 《中国储运》2010,(11):30-33
我们不会忘记前不久台风“凡亚比”重创广东的情景,不会忘记三个月前舟曲泥石流的危害,也不会忘记半年前玉树地震的残酷无情,更不会忘记两年前汶川地震后人们的手足无措,这些突发性灾难事件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7.
聚沙成“灯塔”,大爱本无疆。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里氏7.1级特大地震。在全国人民的心又一次被紧紧地揪起的时候,西北空管的管制员已经动身驰援青海,用结实的臂膀支撑起通向灾区惟一的“天路”,用空管人的赤诚为灾难中的骨肉同胞献出自己的力量。他们日夜奋战在神圣的岗位,把西宁塔台建设成了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确保每一架救灾飞机的快捷、安全和通畅。  相似文献   

18.
王永 《空运商务》2009,(19):39-42
自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这个动荡不安的地球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突发危机事件:“9·11”、火山、地震、海啸、火灾、水灾、暴风、暴雨、大雪、非典、禽流感、金融危机等。这促使人们深深地思考危机管理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9.
综合     
《中国道路运输》2008,(7):74-74
交通运输部大力推广联网收费;发改委发布新能源车目录;“十一五”交通行业节能减排目标;山东交运集团积极支援地震灾区;货车燃料消耗标准6月实施  相似文献   

20.
当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这场建国以来罕见的毁灭性灾害突然降临的时候,中央政府所采取的“以人为本,率先垂范”的断然举措;倾举国之力,“非常态”物流的应急处置等,其彰显的卓越与效率,令国人永远铭记于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