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选取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四个变量,运用1981到2010年的数据,采取VEC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新疆工业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对新疆工业贷款是正向的影响,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对新疆工业贷款是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国货币政策是农业贷款的影响因素之一,研究货币政策对农业贷款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选取了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四个变量,用1981-2010年的数据,采取VEC模型,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对新疆农业贷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对新疆农业贷款是正向的影响,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再贴现率对新疆农业贷款是负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我国近几年在不同经济形势下,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工具(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与商业银行贷款的关系,并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论证了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尤其是贷款基准利率对银行贷款行为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基于2004—2014年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变化,本文采用非线性MS-VAR模型将影子银行规模的变化状况分为“平稳增长”和“高速增长”两个区制,分析两个区制下影子银行的变化特征。选取货币供应量、影子银行规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基准利率的相关数据,考察影子银行在不同发展阶段下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在影子银行发展的不同状态下,货币政策工具在调节货币供应量时存在着非对称效应;在影子银行高速增长的状态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政策的有效性均低于平稳增长状态下的有效性,并且,公开市场操作在影子银行高速增长状态下失效。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0月24日,央行再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率降低0.5%。这是继今年3月份以来,央行第五次降息、降准。调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为了加大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是通过降准释放部分存款准备金,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相似文献   

6.
潘婷 《全国商情》2007,(11):45-46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升温,股票市场自2006年以来也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中央银行出台了一系列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本文选取存款准备金率、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两项当前中央银行经常动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分析了其从理论上和实际表现上对我国股票价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这两项货币政策工具,分析了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我国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提升利率会对股票市场造成负面影响,但从我国实际来看,提升利率短期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不大。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能起到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股票价格上涨的作用。2006年以来我国股指在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的表现大部分呈现出与理论解释相反的走势,即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后,股票价格反而呈现出上升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央行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商业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进一步回收目前我国银行体系内过剩的流动性资金,以此加强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物价持续上涨,经济逐渐转向过热,银行体系存在严重过剩的流动资金。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自2006年7月份以来,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15次的连续上调。经多次调整后,普通存款类金融机构执行15.5%的存款准备金率标准,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情况,针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这一热点问题,分析了我国在短期内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8%。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利率也相应调整,中长期上调幅度大于短期。这次加息,也标志着我国将更加依靠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有利于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  相似文献   

11.
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有较强的控制能力,多数货币政策操作都是通过对基础货币控制,达到货币供应量目标.中央银行虽然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制定对货币乘数的变化也产生影响,但是,货币乘数还受到存款人持现行为、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相对基础货币而言,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乘数的能力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存款准备金率作为重要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在中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调控中越来越常态化,其制度内生动力在于隐性税收。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显著降低了货币政策的调控成本,且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大幅降低外汇占款对冲成本。其调整上限为存贷款利率之差与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之差的商,虽然目前未触及上限,但未来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上升将缩小调整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家庭、企业和银行三大微观经济主体为对象,建立四市场(存款市场、贷款市场、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市场)的理论均衡模型,分析了在存款保险制度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研究认为在存款保险制度框架下国有银行对货币政策冲击的敏感性明显要低于非国有银行,国有银行将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央行货币政策预期目标实现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从2006年8月15日至2007年12月25日间,央行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连续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07年12月21日央行再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3.87%提高到4.14%,上调0.27个百分点.这已经是央行年内第六次调整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时间,流动性过剩问题成为热门话题,由此引发的原因猜测也众说纷纭.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上市公司百强论坛"上,央行行长助理易纲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所致,关键在于人民币汇率上升浮动造成.  相似文献   

15.
一、在中央银行层面,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乏力 <<人民银行法>>规定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中央银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及窗口指导,但从调查结果来看,近年来这些政策工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6—2007年间的银行贷款及国内生产总值等数据,深入探讨银行信贷市场集中度与银行信贷渠道作用的关系。通过构建一个银行市场结构与贷款及存款利率之间关系的模型,并在“更大的市场集中度导致较低的贷款和较高的贷款率”的假设前提下,发现随着银行集中度的增加,银行借贷对于利率(即货币政策指标)的敏感度下降。因此,货币当局对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应该保持随时关注。另外,应对不同类型贷款(农业贷款、工商业贷款、房地产贷款或建筑业贷款)给予关注,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对不同类型的贷款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2006年5月以来,央行为了解决我国产能过剩、经济过热的问题,已连续七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本文结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历次调整情况,着重研究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货币数量过多、流动性过剩这一热点问题,客观地分析出我国在短期内连续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并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阐释了该货币政策在我国特定的经济体制下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存款准备金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近20年来,我国在充分发挥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作用的同时,没有对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探析,提出了强化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货币政策预期引导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并建立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引导预期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公众产出和通胀预期对货币政策变动是敏感的,其中通胀预期对货币数量的敏感度大于利率;而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对公众预期做出了反应,具有前瞻性.因此,现阶段应当完善基于存款准备金率平滑的货币数量动态微调政策为主,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平滑和公告操作相搭配的货币政策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央银行不断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及发行巨额央行票据等货币政策手段控制流动性过剩,但效果并不显著。应转变思路,引导资金合理分流,努力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