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改革措施,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通过剖析信用评级监管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以后危机视角下信用评级业国际监管改革为鉴,重新审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现状,提出适合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监管政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用评级业监管研究与监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非常注重对评级业的监管。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法规、统一的监管主体、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及监管认可制度、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手段等。为构建我国评级业监管体系,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统一评级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完善评级机构的监管认可机制,强化对评级机构执业及规避利益冲突管理,推动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评级业自律管理。  相似文献   

3.
信用评级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问题,但是由于信用评级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及内在的利益冲突,仅靠自律及市场机制难以保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及评级的质量,因此,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强化了对评级业的监管。本文借鉴欧盟的做法,分析了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就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评级业监管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执业行为,完善信用评级的认可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信用评级监管立法的严重滞后,制约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因此,应尽快制定一部规制信用评级业发展与运行的信用评级管理法,并以该法为核心确立统一、完善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制度体系.具体来说,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立法应确立统一监管机构并进行法律授权,建立健全信用评级市场准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和完善信用评级机构公司治理,构建严格的信用评级监管法律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6.
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调降希腊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与批评声四起.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政府行为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保险营销人员素质各异、法规制度建设滞后,我国保险业普遍存在社会信用缺失的现象。因此,应尽快完善保险信用体系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政府对保险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加强保险业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快建立信用评级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符合我国现状的保险评级体系,以改善保险行业信用形象,实现我国保险信用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评级监管体系、金融危机中关国信用评级及监管存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美国评级监管体系的改革与思路,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加快征信立法以规范促管理、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完善评级机构制度建设、保持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性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信用评级在帮助金融机构识别信用风险、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信用评级行业仍面临市场需求量有限、认可度不高等困境,本文在回顾信用评级培育监管实践,分析信用评级困境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育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11.
次贷危机后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其评级收费模式即发行人付费模式本身的内在缺陷,容易导致利益冲突和评级采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比较信用评级的付费模式,分析我国信用评级的现状及现行付费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发行人付费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最可行的模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收费模式会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评级机构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目前面临如下问题: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缺乏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社会对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认可度低,全国范围的、规范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缺乏,企业参与评级的意愿不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应对信用评级工作进行制度安排,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逐步提升社会对外部信用评级的认知度;评级机构应切实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以共同促进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信用评级监管制度的发展与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在金融危机与动荡的驱使下被动进行的,成本高且容易陷于"路径依赖"的困境,应当避免重走美国"危机驱动"式改革的老路,积极主动地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各国已有的经验,尽快推动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监管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暴露了缺乏竞争、不透明、利益冲突等问题,严重影响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为此,欧盟和美国加大了改革力度,前者注重外部监管,后者注重内部防控.欧美改革对中国影响深远,结合我国情况,可看出,欧盟模式更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15.
信用是保险公司经营的基础,也是保险业的生命线和保障线。而我国保险公司普遍存在信用缺失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保险公司的信用建设尚处于萌芽状态,保险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整个中国保险中介市场面临信用危机。因此,加快推进我国保险公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欧债危机看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未来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穆迪对欧债危机的愈演愈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中小企业,但目前,国内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面临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管理、缺少权威性、缺乏科学的评级体系、市场需求少、权威性不高等问题。文章对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未来发展,特别是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建立完善的评级监管体系、丰富评级业务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摘要:国际信用评级业发生了一起重大事件,引起全球经济界震惊,这就是美国司法部对标准普尔进行了起诉,罪名是欺诈。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对美国全球金融霸权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美国政府要自挖墙角,撼动自己的信用评级基石呢?以往遭受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害的各个经济体多年质疑呼吁,就是得不到美国政府的回应,致使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暴露出的次贷危机中利益冲突、评级方法缺陷、评级过程不透明、缺乏竞争,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等问题波及相关经济体的风险越演越烈,遗患延续今日。对美国信用评级存在的问题、事发诱因、历史影响、对中国的启示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欧、日等征信业发达国家纷纷出台监管新举措,加强征信监管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监管部门和公众舆论的压力下,也积极采取自我改进措施。在这一形势下,我国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高认识,积极借鉴,认真研究。当前,关键是要通过加快信用评级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确立独立统一的监管主体、完善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等措施,以建立健全我国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发挥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的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9.
评级机构提供的风险情报对于保护由于信息不足而易蒙受债券倒闭损失的投资者将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参与美国次级债券的投资机构众多,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这场全球性的信用危机为我国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充分暴露了以美国评级为核心的信用评级模式的弊端,凸显了在金融衍生品等新型评级产品和主权评级领域的突出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加速发展的中国既需要一个安全的国际信用环境,更需要建立中国特色的自主信用评级体系,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