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开展工作创新,在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和商业承兑汇票信用评级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对改善企业融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完善整个社会信用体系起到了比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评级机构直接向企业收费且费用较高导致企业参评积极性降低、信用评级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人民银行莱芜市中心支行探索实行了"谁受益谁付费"的莱商模式,加快了信用评级工作的进程。目前莱商银行通过研究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实现内外部信用评级的结合,使该模式又有了新的发展,探索了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采用外部评级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目前面临如下问题:信贷市场信用评级缺乏统一的制度性安排,社会对信用评级产品和服务认可度低,全国范围的、规范的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缺乏,企业参与评级的意愿不强等。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应对信用评级工作进行制度安排,建立规范化、制度化信用评级业务监管体系,协调政府职能部门逐步提升社会对外部信用评级的认知度;评级机构应切实掌握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以共同促进天津市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挥外部评级优势 防范银行信贷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内地大多数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了内部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同时外部信用评级的作用也开始发挥.外部信用评级的主要优势在于,评级的对象较宽泛、内容较全面,程序较严密,方法、等级划分较科学,占有的信息量较大,公正性、适用性较强,可以推动我国内地信贷市场面临具体问题的解决.目前外部信用评级优势难以发挥的主要障碍是缺乏必要的制度安排、内外部信用评级的差异造成应用上的困难、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公信力不高等.因此,对使用外部信用评级产品在政策层面应做出明确规定,应加快信用评级业务标准化建设,提高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加强对信用评级业务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主要分为银行内部评级和外部评级。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有:外部信用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公信力有待建立,相关立法必须明确。为推动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发展,应从制度上引导内外部评级相结合,建立健全外部信用评级市场的制度规范,加强对信用评级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6.
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近些年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新成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在初期与农村金融的合作磨合中存在着制度上、操作上的瓶颈制约。中国人民银行江西赣州市中心支行积极探索"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征信+信贷"征信模式,选择赣州市辖内兴国、安远、龙南三县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试点,试图解决农村合作组织与农村金融合作难的问题,促进农村合作组织融资,培育农村信用评级市场。  相似文献   

7.
以铜陵市开展的企业外部信用评级试点为例,分析外部信用评级存在需求较弱、评价结果利用率不高和监管缺失等问题。认为应制定与信用体系建设相适应的政策与发展规划,提高评级机构的市场公信力,建立内外部评级相统一的信用标准体系,建立评级市场监管机制,以推动企业外部信用评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社会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五个难点:宣传不力,难以取得政、银、企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法律缺失,评级机构参与难度大,人行推动效果不佳;依靠人行"唱主角",不利社会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健康发展:评级标准不统一,社会信用评级机构持续发展难;评级过程缺乏说服力,影响评级公信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信用评级业进一步参与借款企业信用评级的建议:加强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增强自我推介能力,循序渐进,扩大发展;当好参谋,赢得借款企业信任;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外部评级与内部评级的有机结合;制定统一评级标准,为外部评级提供公平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9.
从目前情况看,外部信用评级市场在评级报告使用需求、企业参与意愿、政策支持及市场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和问题。为促进外部信用评级市场健康发展,应加强政策引导、法制建设、民族品牌建设、增强市场主体参与意识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小企业信用评级面临主管部门不明确、企业认识不到位、市场需求不足、制度性安排缺乏、评级权威性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应建立健全法规和制度,加强信贷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提升外部信用评级的公信力,分层推进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建设,促进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根据公共经济学理论,第三方外部企业信用评级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以江西第三方外部企业信用评级试点情况为例,分析在信用评级管理微观机制缺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因素在准公共物品供给运行机制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制约外部信用评级地方有效运行的障碍,提出几点改进企业信用评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评级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第三方信用评级存在一些问题和发展障碍。为推进第三方信用评级,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加强征信宣传,加快征信立法,放开对评级业务的限制,建立评级结果的检验系统,鼓励金融机构使用外部评级产品。  相似文献   

13.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以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为主的上海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的发展已较为规范成熟.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制度化与规范化监管和上海市贷款企业资信评级机构总经理联席会的行业自律监管为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评级规模数量的增加,上海市借款企业信用评级业务评级结果的形态分布与行业分布特点越来越明显.为了适应信贷市场的多层次发展趋势,信用评级业务所涉及的评级品种也将越来越丰富,评级结果的使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评级收费模式也将进一步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同时也要求信用评级的监管体系进一步制度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前,双评级制度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被普通采用。不同国家债券市场双评级制度的开展情况表明,该制度在推动力量、适用范围、实施效果三个方面对我国有重要启示。结合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现状及债券市场发展情况,应确立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监管主体地位,在债券市场上选取部分债券产品进行试点,尝试引入投资人付费模式的评级机构,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双评级制度在我国的推行。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后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受到质疑,其评级收费模式即发行人付费模式本身的内在缺陷,容易导致利益冲突和评级采购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比较信用评级的付费模式,分析我国信用评级的现状及现行付费模式存在的问题,认为发行人付费模式仍然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最可行的模式.但从长远发展来看,收费模式会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及评级机构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演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迅猛,外部评级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发挥的作用越发凸显。然而,由于对信用评级的认识偏差,我国在对外部评级的使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债券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借鉴国外在使用外部评级方面的先进经验,我国除应继续发挥外部评级的作用外,也应及时纠正对外部评级的不合理使用问题,减少对外部评级的过度依赖和不当使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的外部评级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信用透明度,加快商业银行信贷审批进程,提高中小企业信贷的可得性。目前,内蒙古自治区信用评级发展滞后,难以促进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支持,其原因是:评级市场凋敝,中小企业参评意愿不足;评级指标和方法等信息披露程度低,评级机构公信力不足;配套制度不健全,评级机构行为不规范。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促进信用评级有效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建议找准市场突破口,拓宽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的应用覆盖面;完善评级体系,提高评级机构公信力;健全法律法规,完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8.
推动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良性发展,关键在于对其内部环境、外部市场环境、监管环境和质量控制四个方面进行优化。具体来说,优化内部环境,应不断完善信用评级技术,规范行业竞争,提高评级机构独立性;优化外部市场环境,应推动债券市场良性发展,加快评级行业国际化进程;优化监管环境,应做好评级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认证制度和评价机制;加强质量控制,应引入考核评价制度和淘汰机制。  相似文献   

19.
信用评级机构对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非常重要。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不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没有话语权,而且在国内市场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为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大力发展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一是完善相关制度,促进信用评级机构壮大;二是拓展国外市场,通过参股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等方式参与世界信用评级,影响全球金融资源分配。  相似文献   

20.
此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的拙劣表现表明,仅靠信用评级业的行业自律是不够的,信用评级机构应当被纳入金融监管的范畴。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我国应建立健全信用评级法律法规体系,尽快明确信用评级的监管组织体系,制定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执业行为,完善信用评级的认可机制,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