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春华 《中外企业家》2013,(35):265-267
在我国民诉中,法院与检察院之间形成的是法律监督法律关系。两者关系实质是审判权与民事监督权的相互关系,法院独立审判与检察院诉讼监督之间内在的紧张关系也决定了检察监督立法的复杂性。首先,阐释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其次,结合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一步叙述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在监督范围、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强化和发展;最后,对修改后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事执行制度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此项制度的设立,能够有效保障权利人实现民事裁判所确定的实体权利,体现法律强制性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至上的权威。纵观我国当今司法现状,“执行乱”、“执行难”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而现行的民事执行机构自我约束体制却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愈加凸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指享有检察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的制度,旨在依照法定程序规范人民法院的执行实施行为和执行裁决行为,保障民事执行权合法、良效的运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民事执行权的监督和矫正,有助于民事执行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民事执行制度是国家法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制度。此项制度的设立,能够有效保障权利人实现民事裁判所确定的实体权利,体现法律强制性的同时也维护了法律至上的权威。纵观我国当今司法现状",执行乱"、"执行难"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而现行的民事执行机构自我约束体制却显得软弱无力。因此,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现实必要性愈加凸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是指享有检察监督权的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执行行为进行监察和督促的制度,旨在依照法定程序规范人民法院的执行实施行为和执行裁决行为,保障民事执行权合法、良效的运行。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对民事执行权的监督和矫正,有助于民事执行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刘景军  程翠珍 《管理观察》2011,(26):129-130
当前,案件当事人对法院执行工作不满意,“执行难”、“乱执行”现象普遍存在.民事诉讼法只规定人民检察院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并未就民事执行中的检察监督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检察机关依法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具有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应当积极构建和完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5.
现行我国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存在外部监督的缺失与内部监督的缺陷,应厘清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原则、完善监督方式,以使检察机关在民事执行活动中更好地发挥法律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抗诉是唯一法定民事检察权行使方式.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权是宪法规定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延伸,是国家权力配置的结果,具有广泛存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实行民事执行的检察制度存在两个问题,即理论观念的不统一和法律体制缺陷的问题。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符合追求正义的司法理念和权力制衡原则;法律规则的缺位不代表对宪法和法律原则的否定;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并不矛盾。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有其现实必要性,建立健全民事执行检察制度要解决外部保障和内部完善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8.
民事检察监督具有监控法官追求公平正义,监督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之价值。但目前因理论上的不足和实践中"两院之争",致使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仍存在一定不足。应当将当事人申请的再审程序作为检察机关抗诉的前置程序,完善抗诉结果的运用,并给予检察机关对审判人员违纪审判的立案侦查权,以切实保障该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发展,检察监督发挥的的作用越来越大。在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在第二百零八条增加了“检察建议”这一监督方式。但其不仅未在法律中得到正名,而且长期处于一种在实践中运用率低且没有法律依据的尴尬地位。本文就将从其实践的困境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立法完善,使得民事再审检察建议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洁凤  宋慧慧 《活力》2011,(16):45-4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监督关系。但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规定》来看,上下级法院之间在执行活动中却是一种行政性的监督关系。致使法律监督与制约能力大大削弱。并且排除了执行活动的外部监督,使法院独享执行权和执行监督权。这样,法院就在客观上排斥了对民事执行活动的外部监督,尤其是检察机关的专门监督。  相似文献   

11.
韩羽 《活力》2010,(13):51-52
民事执行程序是民事诉讼中一个重要而又相对独立的程序,它关系到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能否最终得到落实。司法实践表明,民枣裁判生效后,普遍呈现“执行雄”和“执行乱”问题。与此同时,民事执行检察监督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不仅法律理论界关注较多,争论激烈,而且司法实务部门也在不断尝试、试点、调研、改革。  相似文献   

12.
人民检察院的刑事检察工作搞得越来越出色,民事行政检察工作却无多大起色,这是为什么呢?本文从《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中的缺陷为例,探讨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无法逾越的三大障碍。  相似文献   

13.
尹继平 《活力》2011,(6):118-118
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指人民检察院在民事、行政监督活动中,对人民法院在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中发生的不合法行为或对具体案件处理错误,以书面形式。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监督意见,以利于人民法院自行纠正的一种方式。一、民事行政监督方式民事行政检察建议是一种非诉讼形式的检察活动,是在检察机关依法行使民事检察权的过程中。基于维护司法公正、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改善执法状况,  相似文献   

14.
张运萍 《中外企业家》2009,(22):194-195
行政违法检察监督法律关系既是指导行政违法检察监督制度构建的理论基础,又是行政违法检察监督立法实现其功能的出发点。行政违法检察监督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调整的,以行政行为为共同指向对象的主体之间权力与义务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袁青 《活力》2005,(10):107-107
检察建议是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重要手段,民行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对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存在的各种问题及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又不宜或不必通过抗诉程序纠正,而以书面方式建议其自行纠正的一种检察监督方式,它在强化民行检察监督职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遗憾的是这一制度因为立法的不完善,不仅实际执行不尽人意,而且自身的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规范检察建议就显得十分必要。本人认为,应从立法上对民行检察建议的权限、程序等做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工作中遇到的法条理解适用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民事诉讼法的正确实施,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监督制度改革经历了监督职能从虚到实、派驻巡视监督机构从无到有、监督队伍从弱到强、监督制度从单一到多元四大转变,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当前国有企业监督制度运行仍存在外部监督制度不尽完善、内设监事会制度与新形势变化要求不相适应、分类差异化监管制度有待探索构建、多头重复监督难以形成有效监督合力等问题。因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监督制度,就必须健全国有企业分类监督制度、重建以内设监事会为核心的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探索推行外派纪委书记兼任监事会主席模式,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国有企业"大监督"格局,以切实提升国有企业监督工作的权威性、独立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检查院,人们最容易联想到的是其所行使的反贪、起诉等有关刑事案件方面的职能,而对于民事检查方面的业务则较为生疏.实际上,民事检查也是当事人进行民事诉争的一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9.
民事行政检察,是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的简称,是指在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依法进行监督的诉讼法律制度.经过二十多来年的实践与发展,民行检察监督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鉴于该项工作模式单一、监督方式被动及缺乏硬性保障等原因,其职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作为对这种考验的一种探索,结合民行检察监督的特点与难点,提出了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工作前移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立法法》的规定看,我国的行政立法监督制度主要包括备案制度以及改变和撤销制度。这些制度在我国的行政立法监督实践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需要完善。笔者在研究了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的规定以及行政立法监督制度在现实运行中所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若干完善我国行政立法监督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