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经济信息》2007,(20):37-37
中产阶层如雨后春笋迅速崛起,这一阶层的数字正在不断扩大。中产阶层的膨胀将推动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最直观的表现是,在他们的带动下消费将进入一个新的、不同以往的阶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和谐社会不仅成为政府公共行政与决策的追求,而且成为整个社会的其识与关注中心。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社会的和谐必须建立在社会结构和谐的基础之上,社会结构的和谐则意味着社会应当是一个以庞大的中产阶层为主体的“橄榄型”现代化社会结构。那么,我国中产阶级阶层的现状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产阶层能否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有所作为?当前制约和谐力量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扩大中产阶层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结构正在进一步分化,中产阶层的消费特征引人注目,本文尝试从社会认同、消费心理特点、消费对象特点以及影响中产阶层购买决策因素几个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  相似文献   

4.
中间阶层是转型期中国新出现的阶层。核心中间阶层包括企业主、中高级管理层。中国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大社会整合力度,容纳与平衡更多的利益。近年的投资移民热反映的是核心中产阶层对代际传递的忧虑,以及中国制度的利益容纳与平衡能力问题。个体化的中产阶层是脆弱的。由于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后卫态度,面对转型社会的问题,他们倾向通过移民,而不是公众参与,来解决自己的忧虑。  相似文献   

5.
《宁波经济》2004,(10):23-24
确定一个人是否是中产阶层,基本上有四个方面的标准:一是职业的标准,二是收入的标准,三是消费及生活方式的标准,四是主观认同的标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以上述四方面为标准,采用全国抽样调查数据,估计当前中国社会有多少人有可能成为中产阶层成员。  相似文献   

6.
两型社会建设对于广东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根据两型社会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参照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个标准的内在要求,提出了两型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使用了2013年广东省统计数据,对广东21个地级市行政区的两型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两型社会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经济发展优先型、经济发展偏优型、产业结构偏弱型、规模经济偏弱型;从空间分布来看,两型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级市大多位于珠三角地区,而两型化程度相对较弱的地级市大多位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  相似文献   

7.
传媒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现存社会制度的一部分。传媒与其他子系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综合构成媒介的生态环境。本文从系统论(生态平衡论)的视角,分析传媒在长株潭“两型”社会构建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日前,有调查显示。与中产阶层的整体平均表现比较,中国现代女性比较喜欢奢侈品、购买房产和出境旅游。并且更积极投资,对回报有较高期望,领先于中产阶层消费。同时该调查也显示,中国内地的中产阶层正日益壮大,2006年内地中产阶层约为3500万户,到2016年该数字将增至1亿户。  相似文献   

9.
吕胜冉 《天津经济》2005,(10):61-62
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制度。税收作为一个通过公权力参与社会分配的过程,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特点,是国家对纳税人要求的一种强制奉献。更多情况下纳税人天然地具有纳税不遵从的倾向,即使他们认识到了这种强制奉献对于社会效益的必要性,按照“搭便车”理论,他们也会尽力将这种付出最小化。为保证避免这种“搭便车”行为,需要在制度安排层面上加以规范,尽可能使其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获得的收益在预期上获得平衡。在现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而调整的工具,即制度层面上的规范则是法律。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价值定位应是农产品市场准入秩序,该价值的确立决定于该法的调整对象,体现了该法的社会公益性,对合理解释其与现存法律法规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市场准入秩序是一种经济、道德伦理秩序,更是一种法律秩序.自由、公平、平等的法律价值已内含于市场准入秩序价值中.市场准入秩序价值高于效益价值,是实现后者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中产阶层和专业人士是香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开展香港中产阶层和专业人士统战工作,要从广交深交朋友目的出发,建立工作渠道;要依靠亲中力量,团结中间人士,争取少数反对派;加强沟通、对话与疏导,加强对后备力量的爱国、爱港情怀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中产阶层”已成为一个让很多人精神一振的时髦概念。关于“中产阶层”有这样的说法:“人的一生,若没有奋斗到‘中产阶层’,那不是一个成功的人生;一个社会,不能让更多的人进入‘中产阶层’.那是一个必须大力改进的社会。”国家统计局城调队曾做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6万元~50万元,是界定我国城市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以家庭平均人口三人计算)的标准。”这个结论被媒体称为我国“中产阶层”的首次清晰数字化界定。“中产阶层”这一政治经济学概念在中国开始热炒其实只是近几年的事,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若干年在我国要大力发展中等收入阶层,因此,“中产阶层”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眼球。但是,家庭年收入6万元~50万元仅仅表示的是物质的“文明”,而非代表实现了政治的“文明”和精神的“文明”。“中产阶层”的概念绝非仅仅的经济概念,它是一个内涵丰富、包容量大的更为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表现的是一种经济状态,而可能更是一种思想状态,它该有一个综合性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主观阶层认同是社会情境中的个体对自身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处位置的感知和主观评价,它既是一种个体所感知到的阶层状态、评价和态度,也是一种社会分层方法。文章对近年来我国中产阶层主观认同的概念界定、研究现状、影响因素、测量方法、认同感提升策略等内容进行梳理,评价已有的研究并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1,(2):42-45
中产阶级,这个令人羡慕的阶层因为社会体制原因一直以来在我国并不存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如果这个阶层还不形成必将影响中国下一步的发展。日前,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表示,这个阶层在我国形成已有一定的基础。未来的10到20年就将是中国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还指出,其中五种人最有可能成为中产阶层。他们主要是:科技企业家、金融行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各类专业人员尤其是中介机构的专业人员、国外驻华企业的中方管理人员、现在个体私营企业家中的一部分。萧灼基说,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超过10万亿(包括储蓄、有价证券、现金等),其中少数人积累了比较多的金融资产。中产阶层的形成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将大有好处。(哲文)  相似文献   

15.
关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计划纲要要求全社会强化信用意识,整肃信用秩序,建立严格的信用制度,依法惩处经济欺诈、逃废债务、不履行合约、侵犯知识产权等不法行为,这表明我国已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上议事日程。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也是省委、省政府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拟对当前社会信用状况及成因进行剖析,提出关于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的设想。一、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状况及成因分析当前我国的社会状况令人着实担忧,除了国家信用相对规范以外,民间信用、商业信用及银行信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混乱现象。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社会上各种欺…  相似文献   

16.
李翠 《黑河学刊》2014,(2):184-186
自1986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的《风险社会》问世以来,“风险社会”成为理论界关切的热门话题。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们对当代风险社会实质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他们分别从不同视域对风险社会兴起的背景、风险社会的内涵和风险社会规避的路径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生长性意义的见解,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充分重视。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情况进行述评,阐述现存风险社会理论的不足之处。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研究风险社会,可以深化风险社会理论的研究,为今后风险社会的研究指出更有哲学意蕴的理论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运用《乡土中国》中提出的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礼俗秩序——法治秩序这两对核心概念,构造了社会结构的四种理想型,同时分析了这四种理想型社会中权力运作的主要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中产阶层是社会的"稳定器",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许多国家历史经验和科学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最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即中产阶层占多数的"橄榄型"社会。而我国现代社会结构还处于中间略大、底部更大的"洋葱头"结构,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要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目标,就要扩大中产阶层的比重,加快中产阶层崛起。  相似文献   

19.
政治生活是嵌入在社会场域中的.政治稳定既取决于政治系统内部诸要素的作用,也有赖于外在社会因素的功能发挥.一个社会中精英群体的流动水平,中产阶层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结构以及有机的社会团结纽带的存在,对于保持政治系 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宁波经济》2004,(10):21-22
定义多样。如今,关于中产阶层的流行定义是这样的:他们人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K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人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