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07年伴随着CPI的上涨,流动性资金的大量涌入,股市的“狂涨”……一下子将中国经济的过热或过快的发展速度带来的种种“弊端气象”暴露出来,宏观经济的“热与冷”受到空前的关注。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一个国家从贫困走过脱贫走向繁荣,这路程伴随着“冷热”袭击,在更大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也属一件正常的发展轨迹。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中国经济以越来越快的步伐,融入到世界经济中,世界经济的变化,将在更大程度上影响2008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3.
4.
政治局会议观感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继续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5.
对于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去年12月12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进行了很多警示,比如中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相似文献
6.
7.
近年来大陆经济以两位数快速成长,创造经济的高度繁荣,同时也带来重要都市房地产价格飙涨。政府虽采取宏观调控措施,但到目前为止,效果尚不明显。另一方面,大陆股市自2006年5月改革完成后,呈现空前活跃,股市指数亦不断飙升。类似20世纪80年代台湾与日本泡沫经济现象重现,因此,引起各方的关注与担忧。 相似文献
8.
9.
【韩国《朝鲜日报》12月8日】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截止到1990年代末,中国的出口额还保持在与韩国同样的1000多亿美元。但到2005年突破了7000亿美元,今年更是接近10000亿美元。虽然中国政府出台了各种紧缩政策,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截止到2006年第三季度达到10.7%。跨国企业视中国为最有潜力的市场和最具魅力的投资对象。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过去的10多年中,是与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种种政策、措施尤其是区域经济政策的转变紧密相联的。中国区域经济政策模式的转变,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了区域间横向联合的发展,提高了宏观经济效益和区域发展的整合效益。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甚至失误。为了今后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有 相似文献
14.
15.
在战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1945~1955年),吉田先后四次组阁,执政历时7年有余。四届吉田内阁为了挽救战后日本经济的全面崩溃局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恢复的政策,使日本很快走出经济困境,并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推行“倾斜生产方式”,解决基础工业原料的短缺问题战后日本不仅粮食极其短缺,通货膨胀日趋严重,而且工业生产所需的基础原料也严重匮乏。由于战争使日本的矿产资源遭到了破坏,煤和生铁的产量锐减,从1945年末到1946年间。煤只有战前的1/8,生铁只有战前的1/20。这不仅使经济的恢复困难越来越大,同时也使工业生产显著下降,1946年工矿业生产指数只是1936年的30.7%。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第一吉田届内阁,很快认识到生产不振的最大原因,既不是设备不足,也不是劳动力不足,而是原料、煤炭、电力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