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     
《上海国资》2010,(5):8-9
金融国企加速回归国资委 随着近日广州市财政局监管的111户国有企业正式移交广州国资委监管,金融国企回归国资委的步伐开始加速。据悉,北京、重庆、天津、山东、上海等地已经将地方金融类国企移交,由当地国资委进行监管和业绩考核。  相似文献   

2.
葛志琼 《特区经济》2007,224(9):61-62
金融业的发展关系城市的产业升级。深圳、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各有特点。从深圳、上海金融总量、金融积聚的比较看,上海处于优势;从深圳、上海金融创新的比较看,深圳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较上海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助于现代制度经济学和博弃理论,分析上海金融百余年发展的历史与制度变迁,指出上海金融中心建设必须发展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直接金融体系,比之间接金融体系,中国银行体系更易于和政府合谋,损害社会福利,中国的金融发展、银行改革需要大力发展直接金融。均衡地发展银行体系与间接金融体系有利于深化现代金融体系的职能,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过度干预。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金融联动推进上海金融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产业化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产业化可以加快经济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离不开金融产业化。上海在金融产业化中存在有利条件和客观障碍。为了加快上海金融产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利用长三角金融联动推动上海金融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张燕敏 《浦东开发》2000,(10):14-16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浦东已形成了完善的金融体系,引入了先进的金融理念,开发开放的金融环境成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块重要基石,金融业与浦东开发的完美组合,给未来的上海带来繁荣和希望。   在世纪之交的新开局中,浦东金融市场稳步运行,又一批中外金融机构汇聚浦东。中国金融界选定浦东召开峰会等诸多因素推进了浦东金融功能开发日趋升温。 金融功能开发步步推进   目前,在浦东新区注册或落驻的金融机构达 82家,其中中资银行 17家、外资银行 45、保险公司 15家、中外财务公司 5家。这些金融机构不仅为新区经济发展和…  相似文献   

6.
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八五”和“九五”两个五年的发展,上海国内金融中心的框架基本形成,一个完整的金融服务体系补步建立,这表明上海的金融改革与发展已走在全国的前列,展望未来,上海如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已为国内外广泛关注,本文认为,切实可行的战略是“国内金融中心发展+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期”:发展国内金融中心是为了增强它的筹资功能,建立名义隔离性金融中心是为了突出上海的国际资金交易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升级转型的影响作用。运用二元经济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金融效率来实现的。进一步地,将经济转型升级理解为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变,与金融发展指标分别构建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直接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提高金融效率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的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金融结构阻碍了经济发展与升级转型。提高金融效率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1997年上海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今年上海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切实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深入开展“四讲一服务”活动,促进上海经济结构调整和金融业两个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9.
上海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与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到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人们就不能不想到上海。因为从历史上来讲,从来上海都是中国金融的重镇,它的服务的辐射效应在历史上尤为明显,它在历史上对全国乃至东亚都有自己的金融重镇的使命。小平同志在过去考察上海的时候就指出,中国要在国际上面取得金融地位,首先要靠上海。他的讲话是非常准确的。当前上海也正在向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这个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内生增长理论,以上海市为例来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根据内生增长理论确定经济增长模型,而后与金融发展的指标变量结合对上海近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金融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反之,经济增长也会影响上海的金融发展,其中在代表金融发展的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对经济增长影响较为显著,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以为上海金融发展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后,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提出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经济解决退货膨胀、中国金融走向国际以及一国两制在金融领域的体现等思想。我国金融改革开放正是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指导思想进行。经过二十五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金融为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香港澳门回归后,我国又成功实现一个国家两种金融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上海作为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城市,其金融业发展路径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本文从金融功能演化的视角,对上海金融业发展路径进行梳理,在剖析上海金融业发展与金融功能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制约上海金融功能拓展的若干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未来上海金融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刘向东 《上海改革》1991,(4):17-17,24
回顾1990年上海的金融工作和当前的金融形势,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全市金融改革以浦东开发为契机,高潮迭起,各家专业银行先后在浦东建立分行,国际金融研讨会数月前也在沪落下帷幕,全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又在上海诞生。1990年出台之际,上海也适当增强了信贷调整的力度,数次投放启动资金,全年贷款量比上年增加20%以上,有力地支持了上海工业生产速度的回升和市场适销商品的供应与储备;人民银行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先后组织了行业的、全市的、华东六省一市以及全国性的清理“三角债”工作,投放清欠资金二、三十亿元,清理相互拖欠债务达100多亿元;银行二次较大幅度地调整降低存贷款利率,一定程度地缓减了企业的负担。银行在信贷投放增加的同时,资金自给率也有所上升,各项存款比上年增长28%;储蓄存款比上年增长30$以上,企业存款比上年增长31%;各种股票、债券成交活跃,上海人的金融意识明显增强。随着银行恢复托收承付结算形式和结算制度改革的深化,商业信用票据化发展迅速,全市目前流通中的商业承兑汇票约100亿元,银行贴现贷款与再贴现业务增长较快。金融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持了上海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沈伟 《亚太经济》1996,(6):6-8,5
试论APEC的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合作沈伟(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上海200000)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英文缩写APEC)自成立以来,在许多领域取得了积极的合作成果。本文仅就亚太经合组织的金融一体化和金融合作略提管见。MEC金融一体的紧迫性APE...  相似文献   

15.
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运用金融国际化相关评价指标,衡量了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分析了制约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的原因,对于提升上海金融国际化水平的提出了相关建议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郑秀 《特区经济》2023,(9):47-51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本文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发展密度与深度三个方面构建金融发展水平测评体系,基于长三角27个城市2011—2020年金融市场面板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和Q型聚类分析对温州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结论如下:温州金融发展水平位于长三角城市中上水平,但与上海、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城市差距较大;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金融发展深度,而金融发展密度较落后。  相似文献   

17.
浙江金融财团是随着辛亥革命以后华资金融业的迅速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其形成的标志:一是浙系金融资本迅速发展,在上海居于主导地位,且经营趋于集团化;二是浙籍金融资产阶段基本掌握了上海金融业同业组织钱业公会和银行公会,有了财团的组织形式;三是随着金融实力的增强,浙籍金融资产阶级步入了要求独立发展的成熟阶段;四是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浙籍金融家,有了财团的优秀代表和有影响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8.
上海在获得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之后,与之相匹配的金融人才话题也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心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代表,金融产业集聚逐渐演变为现代金融产业组织的基本形式。基于2004-2014年的数据在对上海金融产业集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位熵指数实证检验了上海市金融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集聚度的作用效果。由回归结果最终确定规模经济、产业发展需求要素、FDI和人力资源四类影响力因素,其中,规模经济、产业发展需求要素和FDI显著正相关作用于金融产业集聚程度。  相似文献   

20.
金融行业人力资源的存量和发展状况决定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本文用历史数据趋势分析和与香港、纽约等主要标杆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横向比较的方法,构建了上海金融人力资源需求总量的预测模型。在评估上海金融人力资源现状和与香港、纽约的金融人力资源总量和人均贡献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预测了上海至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对金融人力资源总量的需求,计算和分析了金融人才需求的总量和结构缺口。对未来十几年上海金融人力资源建设提供了参考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