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江苏农行2013~2015年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综合运用信贷计划等多种手段,提高全行资产风险收益水平。增强全行信贷资产业务的价值创造能力是信贷计划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本文在分析了信贷计划精细化管理目标、要求的基础上,剖析了信贷计划管理的难点,最后提出了信贷计划精细化管理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综合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综合反映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是信贷计划工作的一项经常性任务。通过检查,及时发现信贷计划执行中存在的矛盾,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合理地解决,使信贷资金的分配,符合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並且和生产、商品流转的发展相适应。计划执行情况检查的过程,是一个继续进行信贷同财政、物资以及整个国民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的过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综合信贷计划综合信贷计划,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计划,规定计划期内国家信贷资金的来源和数量,信贷资金的运用和数量,规定流通中货币的投放和回笼数量的计划。信贷计划是人民银行最主要的业务计划,它是国家动员和分配资金的一个工具,也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信贷计划采取平衡表的形式,由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4.
建国三十五年来,我国的信贷计划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党的领导和广大银行干部的努力下,建立并且不断完善了我国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筹集和分配了大量的信贷资金,在规划银行业务活动的范围和方向、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贡献,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信贷计划管理水平,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历史发展我国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从无到有,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如何改革,目前认识尚不一致,中央银行如何管理专业银行的信贷计划,也有不同意见。现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中央银行如何管理专业银行的信贷计划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之一是把货币流通和信用管好。货币发行和信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央银行应当通过编制综合信贷计划,控制信贷投放规模,调节管理货币流通,以求  相似文献   

6.
一、市场化利率需要市场型信贷我国的信货类型与我国的经济类型相伴随,已经历了计划型信贷和计划与市场结合型(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信贷两种形态,目前正在向市场与计划结合型(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信贷转变。这后一种信贷类型不仅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而且也是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抉择。 1.市场型信贷是实现市场化利率的重要基础。当我国的经济在计划型经济时期。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专业银行内部的信贷计划管理体制实行了计划与资金双轨管理的制度,对此,不少同志特别是专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同志认为,这是信贷计划管理体制的倒退,比原来的信贷指标管理办法还要落后。其中的主  相似文献   

8.
一、计划管理在银行工作中的地位及作用银行现行计划包括两个方面,即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综合起来称作综合信贷计划。银行的综合信贷计划是银行根据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规划计划期内信贷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数量、信贷资金的运用方向和数量,规划流通中现金的增加或减  相似文献   

9.
信贷计划是以客观经济规律为依据,以指导工作实践为目的的主观能动作用的产物。要加强信贷计划管理,提高信贷计划工作的水平,就必须正确处理主观同客观、认识同实践的辯证关系。具体说来,一方面要求信贷计划的安排同物资的生产和分配相适应,另方面要求信贷计划管理制度能够适应经济情况的变化,以利于充分调动企业部门和各级银行的积极性,促进物资的生产和分配有计划地进行。我们根据个人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的体会,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谈几点  相似文献   

10.
一、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稽核的必要性(一)对信贷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稽核是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需要.银行信贷收支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收支情况如何,对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着极大影响.每一个时期信贷计划的编制与执行,都体现了国民经济的近期目标和长远发展目标.货币发行、信贷规模是国民经济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具体体现,也是金融宏观控制的重要内容.由于社会经济活动中流动的货币主要是由银行按照信贷程序投放的,当银行发放的贷款大于组织的存款时,就意味着货币投放的增加,反之则意味着货币投放的减少.我国的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了保证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都控制在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目标范围内.就必须强化信贷收支计划的管理和监督.通过对信贷计划执行情况的稽核,可以预防和排除信贷计  相似文献   

11.
问:信贷计划与现金计划的关系是什么? 答:信贷计划与现金计划是人民银行的两个主要业务计划。它们从转帐和现金的不同方面,反映了银行的业务活动。虽然两者的编制方法不同,但是从全国范围看,两个计划中所反映的计划期内货币投放或货币回笼的数字是一致的。因为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的编制都是以国民经济计划为依据,它们的收支多少都决  相似文献   

12.
1984年的信贷计划,已在1983年11月召开的全国计划会议上确定了。人民银行各分行的同志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分配落实了1984年信贷计划指标。努力实现1984年的信贷计划,是摆在广大金融职工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1984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银行信贷收支继续增加。各项存款计划比1983年增长13%;各项贷款计划比1983年增长19.5%。信贷资金支出大于收入,还要增发一些票子。 1984年信贷计划的安排体现了银行工作总  相似文献   

13.
一现金出纳计划与信贷计数的结合问题两个计划要不要结合呢?回答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要结合。无论是现金出纳计划或信贷计划,其执行结果必相一致,这种结合是客观的必然性。这种联系和结合,是生活中存在的,不管你愿意与否,它还是结合的。现金出纳计划与信贷计划的结果如果不相结合,那两个计划就不会成为计划了。但这种联系与结合仅在全国的综合信贷计划和全国的综合现金出纳计划中反映出来。至於各县、各省、各大区,这两种计划的联系与结合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应当说明一点,在区行、分行和支行的计划中,是不能把这种联系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4.
(一) 一年来,信贷计划结合着信贷工作,在动员资金、保证各经济部门的信贷资金需要,特别是在充分支持农产品收购的资金需要方面,是起了积极作用的。但在尽可能地节约资金使用,促进企业完成销售计划方面则注意得不够。同时,由於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突飞猛进,信贷计划工作已落后於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计划不确实,情况摸得不透。一年来在编制计划方面,进步是不多的。1955年已开始推行了新的信贷制度,但银行的信贷计划编制办法还没有系统地  相似文献   

15.
<正> 计划工作在银行货币经营过程中处于一个中介环节,是银行业务活动的中心。计划工作的好坏,对于贯彻执行党的金融方针,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贯彻区域、产业信贷政策,调整信贷结构,搞活微观经济,加速资金周转,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几年来,我省各级农行都十分重视计划工作,第一把手亲自抓,并都成立了资金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计划工作,保证了全行计划工作的顺利进行。1、加强了计划管理,完成了信贷计划,实现了宏观调控目标。近几年,我省农行信贷计划都完成得很好。存款年年超计划,成倍增长;贷款总量都控制在计划内,指令性计划均无突破;全省贷款的资金来源基本上来自于自身组织资金和总行给予的信贷基金,为平衡全国信贷计划和回笼货币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现行的金融调控手段包括:信贷计划、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贷款政策、利率政策以及现金管理等,调控能力相当有限。从信贷计划看,具体操作中遇到困难表现在:①信贷计划指标定得较死,缺乏应有的灵活性;②在计划执  相似文献   

17.
八、银行的计划管理我国银行业务的主要计划为综合信贷计划和现会收支计划,通过这两个计划的编制、执行和管理,能够反映和揭示国民经济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情况和问题,指导银行业务的开展,发挥银行的作用。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收支计划,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计划,由  相似文献   

18.
(一)国营企业信贷计划工作是各级行均需加强的工作在国家开始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今天,加强计划管理、便成为经济部门推动工作与开展业务的中心环节。国家银行的信贷计划既是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既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计划与计划的执行情况,统计与监督商品生产与流转计划的完成;那末,很明显的国营企业信贷计划工作不是总行单独进行的工作,相反的,它是全行性的、各级行都需要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推动全行个人信贷业务做大做强,农行贵州分行加大了个人信贷业务计划执行考核力度,将个人信贷业务发展情况纳入二级分行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并下达了专项信贷计划。对个人信贷专项计划完成不理想的二级分行,将适时收回部分专项计划并调减总量计划。  相似文献   

20.
由於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国民经济计划性增强,银行的资金计划管理工作就必须提到重要地位,以服务於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计划管理的内容,主要有三个环节即信贷计划、现金出纳计划和资金管理制度。这三环必须扣在一起;信贷计划是银行进行业务的中心环节,现金出纳计划是调节和掌握货币流通的工具,资金管理制度则是完成信贷计划和现金出纳计划的具体保证。三者之间互有密切不可分的联系。本期,我们发表下面几篇有关资金计划管理方面的文章,希注意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