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年初中国农业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对农业信贷工作提出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1984年切实管好用活农贷资金,在实行按期限管理贷款的基础上,改变逾期贷款逐年增加的趋势,狠抓积欠贷款债务落实和收回。这是提高农贷资金经济效益,以有限的资金有效地支持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山区农贷资金活动状况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落实,劳动生产率、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主要表现在:1.农业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农业产值的比重,已由一九七八年的54.4%,调减为一九八二年的52.3%。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生产处于萌芽后的最初阶段。据东兰县338个重点户的统计,一九八二年饲养猪1 537头,上交国家143头,向市场提  相似文献   

3.
来宾县今年第一季度共发放各种农贷625万多元,比去同期增加近一倍。其中贷给社员51333户,占总户数的48.6%。对促进各项生产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为了加强对农贷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使用,县农行组织行、所、社三级外勤人员共一百二十五人,深入到十九个公社九十个大队七百九十二个生产队进行农贷使用情况大检查。首先由各个营业所包片的外勤人员互相交叉检查,接着是县支行组织各营业所主任或信用社主任分片抽查。并将重点放在社员贷款上,共抽查八千二百九十七户、其中检查耕牛贷款四千三百  相似文献   

4.
一1952年到1980年,全国银行和信用社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200多亿元,占目前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总额一半左右。这对支持农业生产的发展,解决农业生产建设资金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左”倾路线的干扰下,农贷资金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应有的经济效益。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有些研究者将存量资金指向银行的存款,好像银行的存款中“藏着”什么闲置资金没有使用,存在所谓“货币空转”。这是个常识性的概念错误。中国的M1和M2存量规模确实大,但二者都是银行体系的负债。银行的流动性与储户的存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存款量大,是银行对外负债多,是信用扩张的结果,往往与之对应的反而是银行的流动性压力大。  相似文献   

6.
云南曲靖支行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结合防旱抗旱和保春备耕生产中心、截至四月底,全县发放的春耕生产贷款已达第二季度农贷指标的九一·五二%。为使今年的农贷资金做到合理使用,帮助更多的贫困农民解决生产上的困难,完成今年丰收增产的任务,该行在布置发放之前,首先请示党委、结合各地区的中心任务,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地区的不同条件和农民的需要,合理分配农贷额度。在地区上,对增产粮食区、贫瘠山区和去年受灾区分配较多。如工区黄泥坝等三个增产粮食乡分配的贷款,占该区十三个乡总贷额的四○%,四区灾区五个乡,占全区十三个乡的  相似文献   

7.
一、积极创立民营银行 成立民营银行是大势所趋,也迫在眉睫.中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外资银行将逐步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如果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却不对内开放,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允许外国人做的事理应允许中国人参与.要在现有的国有银行体制外尽快建立起新的民营银行来,给我们国家的金融体制补台.办好民营银行的基础是政企分开,民营银行从一开始就不要政府拿一分钱.如果不能做到政企分开,民营银行又会走国有银行的老路.  相似文献   

8.
(一)实行“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农贷管理办法,是对农村信贷管理体制所进行的初步改革。用这种方法管理农村信贷,对于搞活农村资金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调动了各级行统筹安排存放收管的积极性,增强了责任感。同过去的统收统支的办法相比之下,有了明显的进步。  相似文献   

9.
一、建立严格的贷款审批程序,确定贷款的审批权限.农业贷款是国家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一种有偿性的支援.发放——按期收回——再发放,合理使用,不断周转,这是农贷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基本公式.根据世界银行的介绍,1946年成立开业以来,共发放贷款2350笔累计金额达580亿美元,这些贷款中,没有一笔呆帐,而且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八二年世界银行纯收入利息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各地不断涌现出一批粮食专业户.他们是广大农村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商品率的排头兵,在发展粮食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劳动生产率高,生产的粮食多,提供的商品粮多.从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市)湖北省荆门市一九八三年的粮食生产情况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荆门市一九八三年涌现出户卖一万斤商品粮  相似文献   

11.
我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老、少、边、山、穷”五字俱全的山区,人均水田0.75亩,但境内山岭重叠,地域辽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草丰茂,是个发展种养业多种经营得天独厚的地方,过去受极“左”路线的干扰和破坏,使全县农业生产结构长期处于不合理的状态,近年来,比例失调状况,虽有了一定改善,但是,没有根本改善,1981年粮食作物收  相似文献   

12.
提高银行农贷资金的经济效益,就是要以尽量少的信贷资金支持贷户生产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为国家创造更多的国民收入和积累。农业银行把资金贷给借款单位,通过借款单位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先进的农业科学措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借款人就能增产增收,贷款就能收回,银行农贷资金周转就快。因此,不断加速农贷资金周转率,提高回收率,是检查各级农业银行和信用社管好用活农业信贷资金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各级农行和信用社工作优劣,成绩大小的重要标志之一。 建国三十多年来,我区农贷资金运用的经济效益如何,有些什么经验教训,今后应如何改进,这对开创农村金融工作的新局面,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过去在“左”的路线的影响下,银行没有自主权,农村信贷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加上银行信贷工作人员少,素质差和没有法律保障的信贷管理制度,造成了农贷资金的大量沉淀,严重地影响了农行信贷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银行自主权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复,比较地能按经济规律办事,但也因种种原因,农贷呆滞资金的沉淀仍然不断增多,资金营运不正常,资金供应紧  相似文献   

14.
赵紫阳同志在五届四次人大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核心问题。”银行农业信贷和其他经济工作一样,也应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千方百计地提高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的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从农村金融部门来说,在国民经济第一次调整时期,党和国家就要求管好用好支农资金,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并要求每一个县银行组织一个检查小组,专门检查贷款的使用效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2月国务院在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中指出,农业银行要按经济规律办事,充分发挥信贷对经济活动的促进和监督作用,明确农贷重点用于支持发展商品生产。1980年在苏州召开的《支持商品生产,活跃农村经济经验交流会》上提出了“因地制宜,支持发展商品生产,讲求经济效果,活跃农村经济”的农  相似文献   

16.
(一) 社会主义农业信贷和社会主义其它经济工作一样,都应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基本原则,以获得最终效益作为中心目标,把效益大小作为衡量自身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志。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价值规律对农业信贷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作用于农业  相似文献   

17.
历年来,我们银行农贷资金的分配管理办法是:全年一次分配,资金一次下拨,各地包干使用。在通常的情况下,资金不足向上要求增拨,多余一般则积压不缴。我们认为这样管理的缺点是使农贷资金长期有大量的间歇,没有充分使用。因为农贷资金的需要规律是:自春耕生产时开始,余额逐月上升,秋收之后则逐月下降,全年农贷达到最高额度仅是一个短暂的时间,这样就经常有大量农贷资金长期间歇而造成浪费。如以我区1957年的农贷资金使用情况为例:  相似文献   

18.
领导干部是经营管理的带头人,经常面临着诸多纷繁复杂的矛盾和大量事务性工作,需要处理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大量棘手问题。在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经营压力很大的情况下,面对工作中的千头万绪,如何做到把工作“想全”,不仅是衡量领导干部敬业精神,事业心,责任心的一个重要标准,更是对领导干部驾驭全局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周云 《金融博览》2005,(7):11-11
自然灾害,目前农业存在靠天吃饭的状况,一旦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农民往往束手无策.而损失将不可避免地转由农村信用社来承担。  相似文献   

20.
一九七五年以前,河南省南阳县高庙公社农贷资金管理比较混乱,占压多,周转慢,效果差,每年能够周转使用的只占贷款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银行营业所、信用社经过调查研究,将工作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