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本文通过选取适当指标,在平稳性及协整性检验的基础上,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湖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湖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选取适当指标,在平稳性及协整性检验的基础上,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湖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湖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从金融的作用角度,建立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的回归方程式,并通过Granger因果分析检验,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进行金融改革和大力发展直接金融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嘉楠 《时代金融》2011,(30):107-108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方法,对宁波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规模和金融机构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宁波金融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宁波经济增长促进了宁波金融规模的扩大,但没有促进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金融发展对陕西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被誉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关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在大多数国家得到了实证证实,但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很少具体深入到各地区。由于各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的独特性,导致在不同的地域范围内,两者之间作用关系有所差别。就西部欠发达的陕西省来说,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对于丰富区域范围内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理论在中国的理论研究,有针对性的促进陕西省金融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陕西经济的综合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彭化非 《西安金融》2004,(10):23-26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天水市为例,选取金融发展的深度指标和资源配置相关指标,应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并建立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表明在格兰杰检验意义上金融发展确实构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但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金融资产数量上的扩张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应重点放在如何提高金融深化程度和资金使用效益上,从而发挥金融体系对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县域金融发展,运用协整检验、阿尔蒙变量回归等实证方法,着力探讨定西市安定区经济系统整体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安定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阿尔蒙变量回归也同样可以看出,安定区经济发展总量指标对该区金融发展起促进作用:经济发展结构指标对该区金融发展起阻碍作用,即随着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加大,对该区金融发展阻碍作用越明显;城市化水平指标对该区金融发展水平影响相对较小.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升级是安定区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县域金融发展,运用协整检验、阿尔蒙变量回归等实证方法,着力探讨定西市安定区经济系统整体发展与金融发展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安定区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阿尔蒙变量回归也同样可以看出,安定区经济发展总量指标对该区金融发展起促进作用;经济发展结构指标对该区金融发展起阻碍作用,即随着农业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重加大,对该区金融发展阻碍作用越明显;城市化水平指标对该区金融发展水平影响相对较小。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升级是安定区金融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四川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影响经济增长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消费、投资和出口对四川地区的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却呈现负相关的结论,最后提出发展四川地区经济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1998年到2014年河北省寿险保费收入和河北省生产总值(GDP)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格兰杰因果关系,脉冲响应还是方差分解,都说明河北省寿险收入增长率的变化对GDP增长率有一定的影响效应,但是GDP增长率的变化对寿险收入增长率并没有很大的影响效应。因此,寿险在推动河北省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面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机遇,政府可以利用寿险资金具有规模性,稳定性,长期性的特点,充分合理引导寿险资金在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升级方面进行投资,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5—2010年时间序列,实证分析吉林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规模、金融效率的关系,以及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金融效率差距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吉林省金融发展规模是促进经济增长与提高金融效率的重要原因;而吉林省与全国经济增长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差距及金融效率差距虽然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但金融规模差距对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广西为例,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欠发达地区银行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开展实证研究,得出1999~2013年15年间广西银行业与经济发展总体比较协调、呈波动向上走势的结论,同时全面深入分析了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实力弱,极易诱发金融风险,构建新型金融体系、实施农村信用工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农村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互为影响的关系.通过引入二元经济结构强度指标和ADF检验法对湖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具体表现为农村金融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强势推动作用.因此,要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实现湖南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构建高效的农村经济与金融相互促进发展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根据1990~2008年数据,通过协整检验说明河南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来考察金融相关率变动与GDP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研究表明,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河南金融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东省91个县为例,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县域金融发展、金融体系效率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银行体系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资金运用无效性、贷款质量、银行密度和银行体系结构是影响县域银行体系技术无效率的主要因素.县域金融发展规模、银行体系效率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显著的同向影响,但影响程度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异.在经济发达县,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是“需求追寻”型的;而在中等发达县和欠发达县,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为“供给引导”型.基于此,本文提出促进县域金融体系协调平衡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及实证分析:山西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聚焦"三农",中国农村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新形势下,山西农村经济与金融的不相适应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状况的实证分析,重点剖析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对如何构建新型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体系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中央银行为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频繁地使用利率工具,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波动幅度逐渐加大,存在不同方向和不同幅度的利率变化,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利率风险防范策略是一种考验.本文通过建立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崇左市7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比率、利率敏感性比率偏离度、利率敏感性缺口率进行实证分析,并针对其潜在风险和存在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目前都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本文以农村金融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1992-2010年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广东省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广东农村地区金融发展不如经济发展,金融资源配置低下,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广东省的经济发展.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构建一个多元化、高效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围绕金融发展与江苏省海洋经济增长关系这一问题,检验了江苏省沿海三市的存贷款总额和保险行业保费收入与江苏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海洋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金融有力的支持,但江苏沿海三市金融发展水平有限,金融对海洋经济的促进作用微弱.因此,江苏海洋经济发展应该考虑到金融发展,完善金融机构和创新金融产品是目前江苏海洋经济增长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