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延伸动车组列车的服务范围,提高运输服务质量,满足客运市场需求,从既有普速铁路开行动车组列车的现状入手,梳理开行动车组列车在能力、技术、安全和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市场需求发展趋势、运输经济性、点线能力、装备发展等因素,分析普速铁路开行动车组列车发展趋势,从推动既有普速铁路开行动车组列车、保障可持续开行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与其他交通方式融合发展、深化铁路部门与政府合作、整合优化线路客货列车的开行方案、加强车辆装备研发力度等前提条件,增加铁路客运产品的有效供给,拓宽动车组列车的旅客运输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2.
紧跟世界重载铁路先进技术水平,提高运输能力,我国有必要发展3万吨重载列车。以大秦线为例,借鉴2万吨重载列车开行经验,探讨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的运输组织方案,采用组合站始发—直达终到站分解卸车—空车返回的循环运输模式,从列车始发作业站、编组方式、列车检查、司机换班、终到分解、回空运行等方面,阐述运输组织方案的合理性。考虑运输能力受始发作业站能力、牵引供电能力、区间通过能力的限制,检算始发组合站到发线能力及重车方向运输能力,结果表明,在现有列车开行方案基础上,开行6列3万吨重载列车,平均通过能力利用率达到93.1%,输送能力可提升0.49亿t,运输能力提高11.5%,扩能效果良好;也可以选择采用3万吨重载列车1∶1替换2万吨重载列车的组织方式,输送能力可提升0.17亿t。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第六次提速调图以来,既有铁路干线客货共线运输组织的列车开行规律和运行图结构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通过对干线区段列车运行图的结构特征统计和旅客列车开行的时段性分析,说明多种追踪列车间隔时间标准、多种旅客速度等级、旅客列车开行比例和连发比例的增加,以及旅客列车分布时段性明显等特征,对铁路通过能力计算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青藏铁路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分析格尔木—拉萨的客货流量及特点,对客货列车的开行结构进行设计,并结合机车运用编制客货列车运行图。参照既有机车技术作业标准推出青藏铁路格拉段的机车作业时间,并对列车速度指标和机车运用指标进行了推算。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西宁地区铁路客货运系统布局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西宁站既有客货运设备,针对西宁站客货运作业集中一站、客货列车作业交叉干扰大、货物列车通过客运站产生噪音及影响旅客乘车环境等问题,依据西宁站客货运量预测结果,研究提出了三大方案。方案Ⅰ:客货列车通过西宁站;方案Ⅱ:旅客列车通过西宁货站、货物列车绕避客运站;方案Ⅲ:客货自西宁东站疏解。建议采用方案Ⅲ。  相似文献   

6.
在对铁路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进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开行不同速度目标值的A、B类列车条件下,按不同开行方案和站间距离,在给定B类列车开行数量的前提下,分别研究各种站间距离对应的A类列车最大可能开行对数,并检算B类列车的旅速。通过实例分析,说明客运专线的站间距离、开行方案、旅速和开行能力的配比关系。  相似文献   

7.
关于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国内外市郊铁路的发展,提出市郊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特征差异。在分析我国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快市郊铁路发展、实现城市和铁路"双赢"及铁路网资源条件等角度,提出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主要形式,阐述了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的基本条件和城市开行市郊列车规划。  相似文献   

8.
根据北同蒲线客货列车共线、万吨重载列车和普通货物列车混跑的运输特点,对其集结技术作业站大新站的车流组织方案进行了分析,结合既有设备概况和车站到发场作业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大新站改建为万吨列车集结技术作业站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中国道路运输》2010,(8):92-92
7月1日起,拿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对重点线路列车开行方案进行调整优化,武汉至广州间铁路通道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每日增开旅客列车24对,日均增加货运能力25万吨。武广高铁“和谐号”动车组列车根据客流需要实行分号运行,日常(周一至周四)开行50对列车,周末(周五至周日)开行59对列车,高峰期满线开行,达到63对,始发站最小发车间隔10分钟,最大发车间隔25分钟,将实现“高密度、公交化”开行。  相似文献   

10.
讨论在单线非自动闭塞区间条件下,铁路检修天窗对铁路通过能力的影响。以天窗前后开行组合列车为前提,研究了在开天窗时,为使运行图规定的列车都能通过,在满足通过能力、车站站线长度等约束时,得出组合列车开行对数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1.
大秦铁路大新站通过改造站场及运输设备、优化运输组织结构、修改和完善铁路运输规章制度,成功开行万t重载列车。为适应大秦线全面开行2万t列车的新形势,大新站仍需继续改造既有设施,改进运输组织方式,大幅提高装车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城际铁路列车运行组织,从列车开行的节时效果、线路通过能力利用和不同等级列车旅速变化等方面研究列车开行模式的影响。针对城际铁路有速差列车运行模式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分析最匹配列车能力占用情况,确定大站快车不是最匹配列车时的附加时间,以及列车组合的能力占用情况和规格化列车组合方案下大站快车对通过能力的影响等,给出各种模式对线路能力和服务效果的适应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铁路装车地直达列车作为一种高效的车流组织形式,可以提升铁路货物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增强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分析铁路车流的3种典型运输模式,以所有货车的总运输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建立装车地直达列车编组计划优化的线性0-1规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求解。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在装车量较小的装车站或装车量较大而无法满足整列出车条件的装车站组织开行装车地直达列车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运行图数据,研究京沪高速铁路不同运营时期的运输组织模式,分析不同速度列车共线模式下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能结构变化,探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发展趋势。在分析本线全程列车始发时段与停站次数的关系,研究本线列车开行的周期规律。结果表明,2018年底京沪高速铁路区段通过能力利用存在较大的不均衡性,能力限制区间为徐州东-蚌埠南;分析列车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区域路网直达+跨区域换乘"的运行模式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青藏铁路具有日常行车密度低、突发运能需求高、沿线自然环境恶劣、维护成本高等特点。在分析目前青藏铁路增强型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运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青藏铁路行车密度较低的特点,制订低密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目标,提出青藏铁路低密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分析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的列车定位、宽带无线信息传输、移动闭塞、列车完整性检查、智能调度集中、列车自动驾驶等低密度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以达到降低系统部署和运营成本,提高系统可靠性,提升运输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际铁路客流具有时段性和周期性的特点,以及对运输质量的要求,在对列车运行图进行结构分析描述的基础上,采用最小列车间隔时间法和低速列车扣除系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城际铁路区间通过能力。其中,分析了各种速度列车情况下的低速列车扣除系数,并对相关参数进行了说明,阐述了非时段性和高峰小时的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根据铁路客票收入计算的基本原理,分析旅客列车、客运段、铁路局(分局)3个层次中客票收入的影响因素,并对列车定员、列车里程、旅客列车上座率、人均收入率及平均运程等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了探讨,以有利于铁路运输企业提高客运经营决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铁路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对于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依据直接计算法的思想,结合具体的运行图铺画,建立铁路双线自动闭塞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求解郑武客运专线新郑州到新许昌段的通过能力,通过实例验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This research identifies factors that are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freight rail congestion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Total train running time is predicted based on free running time predictors (horsepower per ton, track topography and slow orders) and congestion-related factors (meets, passes, overtakes, prior time periods’ train counts, total train hours, train spacing variability, and train departure headway). Primary congestion predictive factors (meets, passes, overtakes) are consistently found to have the largest effect on congestion delay. The predictive equations are used to forecast average monthly train running time with a 4.6% mean absolute percent error.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铁路运输能力计算面临的新问题,综合分析国内外在铁路运输能力计算方法上的优缺点,提出最适合我国路情的扣除系数法亟需改进。通过提出基准列车和连发率等新概念,改进铁路通过能力计算理论方法.分别对双线自动闭塞线路和客运专线进行扣除系数取值和通过能力计算研究,最后以京沪线一段和京沪高铁为例分别印证改进方法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